文物,是今人与祖先对话的载体。每一件“物”,就像人一样,质地、大小、颜色、痕迹,任何一处都会显露出先辈们的智慧和秘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武汉、宝鸡,两座历史文化名城虽隔千里,但心相连。秦楚故事,千年之约,我们用宝鸡之宝为武汉加油。
这些独一无二的个体,沿着光阴的甬道走来,或许来自不同的时代,但在时间的历练中,留下自己的故事与经历,告诉世人,要以家国为重,要以个人修养为荣——
剑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人质朴骁勇,急公尚义。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用这句话来形容秦人的团结一点也不为过。在进入关中地区后,秦人积极引进人才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对农业和兵器制造实行统一管理。
在掌握了先进生产力,规定了严明的纪律后,秦缔造了一支强大且无畏的军队,他们有着攻无不克的战斗力,打仗从不戴头盔。
秦人不仅有锋利的武器和严明的纪律,更不乏仁德之义。东周时,已结秦晋之好的秦穆公作为姐夫,通过渭河运送粮食,支援遇到灾荒的小舅子晋惠公,史称“泛舟之役”,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内陆河道水上运输。
凭借着秦人骨子里的坚韧不拔,秦灭六国后,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铜镜
见日之光,天下大明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铜为镜,可正衣冠。
镜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实用器,同样,古人的生活也离不开镜子。我国最早的铜镜出自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镜的出现,结束了我们的祖先以水照容的历史,与现代的玻璃材质不同,古人使用铜制镜,后来为了既实用又美观,匠人还在铜里添加锡、铅、锌等金属,并镶嵌玉石、螺钿、鎏金等装饰物。
铜镜的作用就是妆饰理容,在古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对于今天的镜子,古代铜镜不仅仅是正衣冠、饰面容的日常生活用品,更蕴含了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祝福。
钟鼓钟将将,汉水汤汤
钟鸣鼎食、黄钟大吕、击钟陈鼎……在西周礼乐制度中,礼以鼎为中心,乐以钟为中心,编钟是祭祀宴飨和军事活动中的重要器物。宝鸡地区出土编钟数量达百余件,作为西周时期兴起的“众乐之首”,编钟一直受到周人的重视。
宝鸡竹园沟弓鱼国墓地出土的西周云纹编钟,将我国编钟起源从西周中期上推至西周早期,为探讨我国编钟的发展源流及乐律学、铸造工艺的演进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钟在古代不仅是象征地位和权力的礼器,也是社稷秩序的象征。青铜器上铸刻的铭文,有补史之用,具有研究价值。在扶风庄白村一号窖藏中出土了21件编钟,其铭文包含了“敬顺天德”“仓仓思患”“以乐父兄,以宴宾客”等内容,就是训诰、箴诫性的铭文。
盾六辔在手,龙盾之合
说到盾,人们常会想到“矛”,一个善防守,一个好进攻。盾是一种兵器,古称“干”,很早就有个成语“大动干戈”。
传说我国最早的盾,远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山海经》中有关于“刑天”这位神话人物的描写,他一手使巨斧,一手使盾牌。作为防御性的武器,盾可以掩蔽身体,防御敌人的兵刃矢石的杀伤,多配合短戈、短剑、长矛三种兵器使用。
早期的盾,用木、皮等材料制作,表面涂漆,形状多呈长方形或上窄下宽的梯形,长度一般不超过三尺。古代战争,将士们做好一切进攻的准备时,盾在手中只是改变了进攻方式,为了更好地防守。
面具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号令响起,一个个戴着面具的将士英勇地冲入战场,不惧强敌。
古人戴面具的历史久远,最早的面具可能产生于原始的狩猎活动,为了方便接近猎物,猎人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各种动物。从甲骨卜辞的内容及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来看,面具也是祭祀中的重要道具。
面具主要分为人面和兽面两种。人面具是仿人面制成,五官透雕,制作精致,形象逼真;兽面具造型似动物,显得非常凶猛威武。经历了人生的大风大浪,戴上面具,总一副处变不惊的神情,看不到是悲是喜,但总感受到那种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精神力量。
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古人认为,玉不仅是石之美者,还必须具有“德”行。因为,只有有“德”的仁人君子,才可以用玉饰标榜自己,所以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
《周礼·玉藻》记载了佩玉的礼法,其中所讲,君子佩戴玉佩,玉佩只有在不快不慢、富有节奏的步伐下,才会发出有韵律、悦耳动听的声音。这声音不仅集中了君子的注意力,同时也告诉周围的人们:君子来去光明正大,从不偷看偷听别人的言谈举止,这便又成为君子行动光明磊落的标志。
孔子曰:温润而泽,仁也。他认为,仁就是玉质温柔滋润而给人以恩泽。“君子比德于玉”,自古以来,玉就是中国人的精神投射和审美参照。正所谓,君子佩玉,不是为了乔装打扮,而是按照玉德规范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