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志愿者献爱心
检查站撤点前,交警和医护人员24小时执勤坚守。
宝鸡小朋友用画作为武汉加油 本报记者李波
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假期后,我们的共同抗“疫”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复工复产一步步开始,回看一下大家宅在家中的日子:有人理解了“凡人才是英雄”的道理,有人把自己培养成了厨师,有人找到了亲子游戏的内涵,也有人养成了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有人则被居家生活憋出了一肚子戾气,甚至有人忘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偷偷聚会聚餐……
面对仍未结束的疫情,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
弥补亲情别介意独处
“孤独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至少能平静地面对自己!”生活在宝鸡的耿辉是宁夏人,一个人独自在家待了几天后,他在社交媒体上更新了这样一条动态:“有人回复说我装,有人调侃说我成了哲学家,也有人关心我是不是遇到了烦心事,其实我一切都好,就是感觉生活突然慢下来了,有空憧憬自己的未来,想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挺好!”
作家周国平这样评说孤独:“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听起来像是“围城”一样,但足见孤独的真谛,矛盾而又复杂。其实在独处时,我们可以从群体和事物中抽身出来,回归自己的内心。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耿辉一样欣赏孤独,有些人感受到的,只有宅在家中的无聊。不顾劝阻,聚众打麻将的是他们;不听安排,硬闯疫情防控检查点的是他们;不明责任,编造各种谣言扰乱人心的还是他们。
“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疫情来了不戴口罩,疫情没结束总偷摸往外跑。多少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者等冒着危险在防控疫情,他们却到处冒头。这些行为应该坚决制止!”我市志愿者李雯从春节开始,一直忙着为疫情防控人员免费送方便面、酒精、衣服。她认为此类无聊者自控力差,也不排除本性自私麻痹大意,所以才不断地无视禁令,掉以轻心。
好不容易你能脱离人际关系的喧嚣,给自己和家人一个独处的机会,单家独户相处其实并不是孤独,八方来客虽是一种热闹,而自家人利用这段时间在一起相处,会给彼此一个机会,弥补往日因工作繁忙而忽视了的亲情。
传递善意多做些好事
有这样一则关于一件小事的报道: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一家住着数百位医护人员的酒店门口,来了一位菜农,45岁的秦师傅。他开着农用三轮车,车上装了24箱蔬菜。他说:“听说医疗队住在这里,我送些新鲜的菜来。”40公里的路程,他的脸和手被风吹得通红,但他坚持不要钱。他告诉酒店的人:“这是最新鲜的菜,我只有这么多了!”
最近网络上火了一件事,宝鸡有10家面皮企业及爱心公益组织积极参与,向陕西援鄂医疗队发送了2650份宝鸡面皮,还有一部分锅盔馍。这些捐赠者说:“一线援鄂医护人员很想念‘家乡味道’,给他们邮去面皮,只是想表达传递小小的一分力量,希望我们能共同作战、抗击疫情,也希望我们陕西的勇士们早日凯旋。”
做好事的,还有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给市人民医院放下防护口罩就悄然离去的人,到凤翔县公安局石家营派出所放下捐款转身离去的人,主动请战申请上一线的人,有家不回忙碌在联防联控一线的人……
疫情考验人性。身处于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应该要相信善意的力量,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真诚善意地对别人。善意就像空气一样是会流通的,到时会有正面的能量还给你。
崇尚文明养卫生习惯
勤洗手、多通风,这个连幼儿园里都在不断提及的要求,却被很多成年人忽略得太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这个生活常识显得那么正确而重要,让成年人不得不重温。从幼儿园学起的生活习惯被忽视,告诉成年人一个什么道理?
“生活条件变好,我们就容易忘乎所以。我想疫情至少让我们明白一件事,就是卫生习惯和敬畏自然。”小雅是一名旅游美食博主,拥有不少粉丝。在她看来,所谓的卫生,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里,我们要明白并非所有东西都可以肆意食用,要尊重不同生命的生存方式,给自己的嘴巴加一道篱笆,坚决不吃野生动物,而且要多吃熟食。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细节,哪怕从最简单的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抽烟做起,约束好自己的行为,这也是进步。
2003年的“非典”,消毒水曾经卖断了货,“非典”一结束人们就忘记了病魔带来的教训,日常的卫生习惯被很多人忘记了,好了伤疤忘了疼!疫情告诉我们,文明卫生习惯要培养和坚持,应该沉淀于生活中的每一天!另外,敬畏自然,不是双手祈祷,而是要实际行动,不仅自己要坚持原则,更要制止别人的不良行为。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