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凤高速公路穿过红光沟 见证航天人艰苦奋斗的201洞 办公楼里诞生过多项奇迹 大礼堂里陈设和布置如旧 扫一扫看视频 ■文/图本报记者张家旗
冒着凛冽的寒风,我们来到凤县,追溯一段惊天动地的传奇往事,寻找一群默默无闻的航天前辈。
前辈已在20多年前离开这里,但他们的印记仍深深留在凤县那条不起眼的山沟里,这印记是周围村民口中流传的一个个名字,是防空洞中不曾消散的一道道光芒,是深山里向阳生长的一草一木。
一份信念小山沟里也能干大事
走进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的大门,时光似乎停留在上个世纪。写着“宝鸡市公安局红旗分局”的木牌虽已掉漆,但仍牢牢钉在墙上。
右拐,苍郁的松柏后,一幢小楼静静矗立,这就是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过去的067基地指挥部大楼。轻轻推开大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
“团结敬业务实创新”,写在黑板上的粉笔字至今清晰可见;各种指示牌和标语挂在墙上,展现着浓浓的时代感;“欢度春节”的灯牌倚在窗下;老式拨盘电话仍未拔去线路,仿佛时刻等待着最新指示;办公室里的各种奖状,见证着曾经的骄傲,就连蜘蛛也懂事地绕开奖状,只在一旁结网捕虫,不侵扰属于英雄的荣耀。
阳光透过窗户,在楼道里洒下片片光斑。时光在这里凝结。
这座指挥部办公楼建成于1973年。当时,指挥部负责组织全基地的科研、生产。1980年、1981年和1990年,这里曾遭遇特大洪水和泥石流袭击。
许多曾在此工作生活的航天前辈,面对媒体采访时都提到过,洪水来袭,许多道路、桥梁、房屋被冲毁,通信和水电中断,他们被困在小山沟里,甚至有人牺牲,基地科研生产面临极大困难,几乎瘫痪。
但航天人就像他们身后的巍峨秦岭一般,以勇气和乐观直面灾难。他们在积极进行自救的同时,还不忘抓紧恢复生产。
“自己干、三不变”“开展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等重大决策和指令,有条不紊地从指挥部办公楼里传出。所谓“三不变”,就是产品交付时间不变,科研经费不变,新产品研制进度不变。航天人咬紧牙关,哪怕是肩扛人抬,也要将产品安全及时送出。
在全体航天人的努力下,这些目标逐一实现,确保了中国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埋头苦干无数实验助火箭上天
马路对面的大礼堂、医院都保存完好。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大礼堂,见证过一幕幕或感动、或激情的历史时刻。上世纪80年代,抗洪抢险表彰会和重大决策的动员会都在这里召开。
1990年底,大礼堂迎来了高光时刻。航空航天工业部在这里召开全国航天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号召全系统向067基地学习,特别授予067基地的锦旗上写着“艰苦奋斗的楷模无私奉献的榜样”。
我们来到大礼堂时,大礼堂空旷且寂静,除了一角堆着些木料,一切都和20多年前一样。红色的窗帘,绿色的墙裙,颜色依旧鲜艳,保留着火红年代的激情;镭射灯球、拉花、塑料藤蔓从礼堂顶部垂下,配合着舞台两边拉开的帷幕,不难想象,那些年间,礼堂里是多么热闹。
离开这里,沿着山路向深处行进。山脚下,不起眼的铁门内,是一个静谧的世界,宽到能通过一辆卡车的隧道直通山腹。
向着深处进发,阳光从身后射进,让人不再畏惧前方的黑暗。
这里名为201洞,是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三大重点工程之一。那些可敬可爱的人,就在这里待了20多年,做了2000多次重要实验,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和多种卫星的成功发射,提供了准确的实验数据。这里还进行过许多重要实验,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的杨敏达,是永远铭记在201洞的一个名字。
1956年,杨敏达考入北京航空学院,在航空冲压喷气发动机设计专业学习。毕业后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三设计部技术员。上世纪60年代,他主动报名,拖家带口来到凤县,成为201洞最初的建设者之一。
杨敏达在山洞工作了近20年,主持完成了数十种、数千台次火箭发动机泵的研究实验,装机上天成功率达100%,创世界航天史的奇迹。
1989年,一项关于“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发动机液流系统的紧急任务下达,杨敏达此时已是癌症晚期。他忍着病痛,带领全洞职工连续奋战了28个夜班,抢先完成了紧急任务。他还带头钻进火箭发动机液流系统设备的油罐进行操作。
5月25日中午,杨敏达病情突然加重,7月1日不幸病逝。1990年5月,航空航天工业部党委决定,授予杨敏达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体党员和职工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现在,201洞虽已没有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传扬至今,被所有航天人铭记。
以苦为甜为航天事业无悔奉献
在凤州镇国安寺村,成片的宿舍楼和科研楼矗立在阳光下。航天人在这里工作生活了数十年,这里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国航天的栋梁之材,诞生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的骄傲项目。在他们的影响下,这里许多村民都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都有着火热的家国情怀。
自从067基地整体迁出凤县,这些宿舍楼和科研楼就交给了群众。在村民们的悉心保护下,这里基本保留着当年的原貌,那些楼体上的红色标语,至今仍令人激动。
在凤州镇党委副书记朱双强带领下,我们来到国安寺村一栋普通的二层小楼前。我国著名火箭发动机专家张贵田院士就曾在这里居住。房间逼仄,但就是在这样小小的房间内,张贵田院士熬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突破了多项重大关键技术难题。老一代航天人,就是这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
国安寺村党总支书记任存林说,当时这里特别红火,那些职工穿得也很干净,上世纪70年代,村民拉着蔬菜和日用品在街口摆摊,每天上午10点多出摊,中午12点就卖完了。
从搭帐篷开始,航天人自力更生,用一砖一瓦建起了绵延十多公里的基地,国安寺村只是其中之一。165所原党委副书记、7107厂原党委书记叶志明回忆说,十多公里的基地,每个聚居点都是一个小社会,商店、服务店、医院,正是有了这些完善的服务,基地的正常生产才得以保证。
在村外的河边,我们找到了此行的终点——一座不起眼的土厕所。
“厕所实验室”是科研英雄为它取的名字,在这间厕所改成的实验室里,自力更生的中国科研人先后解决了催化剂、推力室结构设计等问题,这里还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堪称“功勋厕所”。如今,虽然杂草丛生,但它作为传奇的一部分,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心中留存。
从这里诞生的传奇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