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依山而建的职工住宅 建设者在修建公路 1978年,067基地举办中小学运动会。 第一批参与筹建的部分人员 试验人员在草棚里调试设备 1981年,洪水损毁了公路和房屋。 直升机送来救援物资 抢险人员整修河坝 扫一扫看视频 本报记者麻雪
067基地在建设之初,有一个技术人员写过一副对联:“身居茅屋胸怀祖国,脚踏荒山放眼世界。”茅屋之简陋,不妨碍航天人胸怀祖国的大情怀;山沟之荒芜,不妨碍航天人放眼世界的大格局!
1月3日,记者来到凤县凤州镇红光沟的沟壑塄坎,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随后,记者又联系了几位曾经在067基地奋战过的老航天人,听他们讲述那些奋进的年华!
艰苦条件挡不住奋进的脚步
1965年,067基地选址人员到达凤县,1994年搬迁完毕。29年里,基地的航天建设者们奉献青春、挥洒热血,艰苦条件挡不住奋进的脚步。
记者在位于凤州镇的067基地曾经的“指挥部”,遇见了年过六旬的海师傅,他是当地人,如今在这里做看护工作。
“我当年在凤州火车站当装卸工,也曾给这个基地搬运过粮食。每次把粮食搬来后,基地的工作人员总会热情地请我在他们食堂吃一大碗面条。他们说着普通话,穿着很整齐。我只知道他们是从大城市来搞科研的,其他的情况,我什么都不知道。但他们对人热情,我印象很深。”老海说。
热情!这是老海这样一个“外人”当年对基地建设者最深的印象。
的确,当年那些可谓“天之骄子”的年轻人,来到偏僻的山沟创业,凭借的就是一腔热忱。
叶志明是165所原党委副书记、7107厂原党委书记,1976年从部队转业分配到067基地。
“那时,我看到的红光沟一条沟都铺满了各种建筑”,他回想起当时已初具规模的红光沟067基地,各种厂房、研究所、医院、生活区职工住房等建筑群,在沟里分散布局。
那时,生产区建设还在不断完善,叶志明所住的平房漏雨,不得不拿牛毛毡盖在屋顶上防漏。“那时站长给我说,现在生活条件已经好多了,我们来的时候没有设计室,搭了个窝棚,晴天还可以,碰到下雨天时,外面不下了,棚里却还在下,大家放几个盆接水,继续工作。可见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我当时很佩服他们的。”
叶志明至今清楚记得1981年下了将近一个月的连阴雨,河水暴涨,泥石流随河水而下,公路被冲垮,有的桥梁被冲断。当时一个试验区有个燃料厂房,里面放着燃料和氧化剂,检查时发现试验区内水流不畅,有山石松动的现象,随时会有滑坡的可能。如果发生滑坡,燃料和氧化剂会发生爆炸,后果不敢想象。当时全站都动员起来,大家主动冲向试验区冒雨奋战,疏通水道清除阻塞物,同时派出巡视队日夜守护着试验区以防不测,最终排除了险情。
不仅“不吃闲饭”还要赢在前面
7107厂在凤县黄牛铺的山沟里建厂,后来同属于一个基地,与红光沟的精神一样,黄牛铺的那条山沟,挥洒了那一代航天人的青春和热血。
1月6日,记者在7107厂的社区办公室见到了老厂长王从生,他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精神矍铄,虽然已年过八旬,却掩藏不住科研人员的风采。
“1968年8月,我接到来凤县的任务,那时我在北京的230厂工作。我一个人背了一个简单的包,拿着一张火车票,觉得被分配到三线,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王从生笑着回忆说。
那一年王从生只有34岁,是一个从哈工大毕业后又具备工作经验的年轻知识分子。第二年,他举家来到凤县的山沟。那时的7107厂还在建设中,别说住的条件异常艰苦了,就连吃饭都成问题。
“没菜吃,怎么办呢?就组织我们年轻人去山里挖野菜。记得当时有一种‘崖蒜’,长在山崖边,很难采摘,但是吃起来却很香。我们用好不容易挖来的崖蒜和着从供销社买来的粉条,一起做成包子,是最好的美味。”
缺吃少穿不要紧,他们还可以一起下河抓螃蟹,谁去北京出差了,可以帮着大伙捎回糕干粉、糖等各种生活用品。王从生记得他的“最高纪录”,是从北京为大家带回了23个大包的东西。
因为还在建设中的7107厂没有生产任务,但是大家不愿意“吃闲饭”,要为国防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1978年时,他们向上级单位申请接任务,开始投产。
王从生讲了一件特别令人骄傲的事情!听说北京的前方厂子生产长征三号甲火箭的产品,7107厂也申请生产任务,不仅接任务还要与北京的那家厂子比赛。当时总设计师说,哪家厂子的产品先出来就用哪家的。
结果令人惊喜,位于偏僻山沟里的7107厂居然胜出了,大家就是在喝稀饭、吃咸菜的加班加点工作状态下胜出了!这不得不令人惊叹,佩服三线建设时航天人的精神!
那次7107厂生产的产品,用在了长征三号甲火箭的首次发射中,且获得圆满成功。
王从生讲述了很多让人感怀的故事,比如,1981年三岔河发洪水,厂区附近道路全部冲断,医院也被冲毁,新产品送不出去,在给上级单位汇报后,他们在河滩上点了一堆火作为信号,由直升机进来运走了产品,并接走临产的两位女职工。看到产品被安全送出,他们放心了,继续埋头苦干,修复被洪水损毁的厂房和道路……
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至今火热
时光荏苒,它能带走曾经的光阴,却带不走航天人的奋斗精神。
据067基地留守处负责人说,这些年来,每年都有不少来自西安、宝鸡的老航天人带着儿孙,再次踏上凤县这片山沟里的热土,一起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记者在指挥部大楼前看着老黑板上“团结敬业务实创新”的标语,在“厕所实验室”前感受艰苦创业的奋斗痕迹,在充满时代记忆的大学生楼前,追寻曾经的激情岁月……记者正沉浸其中时,遇到了凤县凤州镇党委书记罗强,他讲述了自己与这里的故事。
“我曾经在067基地的子弟中学上学,记忆中这里当时非常神秘,各个沟口都有站岗的解放军战士。家里的灯泡突然变暗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基地里在做实验了,因为一做实验用电量就很大……”
罗强还说了一件不久前让他感觉特别温暖的事:“去年,我们组织各村合作社的人员带上优质农特产品,到西安的航天城去展销,当听说是凤县来人了,有多年‘沟龄’的老一辈人在子女陪同下赶来。展销会开始不到一个小时,产品就被抢购一空。”
吃着凤县的农特产品,那些老航天人回味的不仅是凤县的味道,更是在回味自己挥洒青春与热血的担当,回味自己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那份胸怀祖国的情怀。
正是因为想把这份“情怀”传承下去,凤县计划和航天六院一起打造“航天精神文化区”。罗强介绍,按照凤县县委、县政府的规划,将以品牌化、市场化为方向,着力在红色旅游和“旅游+”方面下功夫,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升级版。航天精神文化区将通过“凤县+航天”的合作方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据了解,这一项目将致力于打造航天人的精神家园、航天精神文化传承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等,使其激发凤县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新动力以及航天服务业发展的新动能。
过“原始的生活”,搞“尖端的事业”!067基地的航天人谱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秦岭的山沟里也诞生了我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如:第一台远程火箭发动机、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等,圆满保障了我国以“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探月工程”为代表的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今天的我们需要传承航天精神,不忘初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严谨勤奋的科学态度,继续积极进取,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