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渭河涛声
  ◎李洛发
  黄昏时,站在渭河堤上向西望去,河水像从太阳里涌出,鼓着波涛,卷着浪花,拍打着堤岸奔涌而来。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河面上,被翻滚的浪花托起抛下,变成了片片碎金。
  太阳西沉,暮色降临,路灯亮了,长堤下的渭河涛声深沉有力。渭河与黄河一样古老。《山海经》里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在古人的心目中,渭河与黄河同样波涛滚滚涛声震耳,同样奔腾不息令人敬畏,同样向东奔流神秘莫测。渭河两岸的台塬,是先民居住的地方。腰围兽皮的炎帝,在渭河边教民耕种,创始农业;用草药治病,以疗民疾;立日中为市,以兴商贾。他与黄帝结盟,部落繁衍,族人兴盛,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凡大河必有传说,渭河也是如此。相传大禹奉帝尧之命,来到陇东鸟鼠山治水,他用耒耜挖出大沟,引导洪水流出,渭河得以疏通,渭河因此又叫“禹河”。奔流不息的渭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
  月亮升起来了,泛着碎波的河面波光粼粼,似晃动的无数镜面。渭河从陇东奔涌而来,冲破山峦台塬,来到坦荡广袤的关中平原,温和蜿蜒,舒缓平静,酣畅怡人地向东流去。河水滋润出了这方神奇的土地,弱国在这里强盛,英雄在这里成就霸业,历史在这里转折。居住在渭河北岸的周人,经过百年的励精图治,手持戈矛来到镐京,建立了八百年的姬周王朝。他们挖掘渭河岸边黄土,砌炉冶炼青铜器,纹饰华丽,器型精美,铭文记事,把青铜文明推向了巅峰。沿渭河东徙的秦人,从娴熟的养马技术中感悟出了治国理政之道,兴利除弊,富国强兵,纵横捭阖,开疆扩土,最终在渭河震耳的涛声中,扫六合吞八荒,书写了厚重的社会进步史。浪花冲撞的渭河,目睹了中华民族的统一融合。
  似水的月光柔和地漫延下来,轻轻洒在河面上,在波浪间涤荡。看那碎银似的白光,心中便有了“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的意境,眼前浮现出了“如雪芦花载满舟”的美景。汉唐时,渭河是水上交通要道,甘陇之地的瓜果美酒,沿渭河顺流而下,运抵京城,交王宫选食;江南的绸缎、陶瓷和茶叶,先溯黄河而上,后转渭河运到长安,供皇室享用。那时的渭河烟波浩荡,白帆点点,荷苇无边,渔舟唱晚,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大汉将士远征匈奴甲胄上的尘埃,在渭河里洗濯,马踏飞燕捷报频传;满载丝绸的骆驼,在渭河岸边长饮,把唐人的名字带到了五洲天下;文人墨客汲渭河水磨墨,挥毫写就的汉赋唐诗,激人情怀,千古流传。水波浩渺的渭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强盛繁荣。
  涛声阵阵,月色无边,堤岸上游人如织,大坝前水波不惊,廊桥上人来人往。近处,缀满绿叶的柳枝轻拂河面,漾起缕缕涟漪;远处,两岸高楼林立,万家灯火和不断闪烁的霓虹灯倒映水中,俨然一座水中不夜城。仰望皎洁浑圆的明月,静听河水拍打堤岸的哗哗声,陡然感悟到心灵的震颤。渭河引大河小河之水,纳千溪万涧,从山峦遍布的陇东犁来,留下了平坦深厚的绿色平原,展现了她的粗犷与朴拙、苍凉与遒劲。渭河浇灌两岸农田,滋养万亩果林,绘就了辽阔旖旎的景致,又显露了她的恬静与细腻、宁馨与秀美。
  这就是养育了炎黄子孙的渭河,这就是与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息息相关的渭河,这就是秦人自以为豪的母亲河。渭河涛声,深沉悠远,亲切入耳。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