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虢镇 从悠悠历史走来的 渭河第一镇
■本报记者韩正强
    虢镇主城区张家旗2019年摄

    虢镇游园一角2018年摄

    虢镇街道卖醪糟的个体户1983年摄

    虢镇火车站站前路面1980年摄

    虢镇西秦大队农机大院1975年摄

    原宝鸡啤酒厂1986年摄

    虢镇西大街1982年摄

  一个地名,从我们小时候去看“天明戏”就记在心头;一种味道,从吃第一口“烧肉面皮”时就与这个地方连在一起;一种艺术,从“马勺脸谱”的油彩中折射着地域的文明……
  虢镇,是中国地名志中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之一,有渭河第一镇之称。尽管虢国的故事已成为传说,摆渡的码头也已消失,换驼的商队早已远去,但它的味道至今依然浓郁。

  寻找 虢镇的老居民
  记者寻找到的第一位受访者叫刘怀义,1949年2月出生于虢镇南堡村,祖辈生活在这里,他听着虢镇的故事长大,又见证了新虢镇的变迁。
  刘怀义说,他小时候就常随家人从城墙上开的口子进城玩耍,7岁时到虢镇小学上学,一直上到高中毕业。早些时候,虢镇还保持着过去的模样,城墙是土夯的,城内街道不宽,两边商铺是土木结合的二层楼,早上店家把门上的木板抽下来,晚上打烊时又插上去。虢镇是“双日集”,有集时他们村上的人到街上卖甑糕、醪糟、蒸馍。他爷爷做的甑糕很有名,一直在县剧院门前卖。慢慢地,虢镇现代化气息浓了,街面盖起了小洋楼,街上的汽车、摩托车也渐渐多了起来。虢镇是个热闹的地方,每年的“四月八”会,从农历四月初四就开始了。四月初七下午,街上店家早早就把桌子、凳子摆放在店前,再泡壶茶,等着唱乱弹的班子来。而当晚,整个虢镇街上每走几步就能看到唱乱弹的,邻近县区的人也赶来,整个街上人拥着人向前走。“天明戏”一直唱到第二天,店铺整晚门开着,大街上也热闹到天明。虢镇城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拆的,拆城墙时,刘怀义和村民把城墙土拉到地里做肥料,没多久,整个城墙被挖完了。
  遇见老城与新城
  记者寻找到的第二位受访者叫蒋五宝,今年67岁,长期致力于西虢文化研究,至今已撰写和出版了30多部著作。
  蒋五宝说,虢镇是中国地名志中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之一,西周时在这里建立了一等诸侯国“虢国”,秦武公十一年灭“小虢”国后设立虢县,元至正十一年虢县并入宝鸡县,政治中心西移,原县城降格成为“虢镇”,“虢镇”这个名字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虢镇处于陈仓古道、千河古道、渭河峡道交会处,又向北连接凤翔府,外地商队在这里“换驼”,所以也是古代的“物流中心”。蒋五宝说,他小的时候虢镇很繁华,城墙内主要是零售,大宗货物的批发主要在城外。虢镇的地理位置,更加凸显了它的交通和工业布局,1936年陇海铁路修到这里,虢镇火车站建成投用,比宝鸡火车站还要早一年。同年,虢镇与凤翔公路修通,两地通行不再绕道千河。工业方面,抗战时虢镇处于“秦宝工业”区中心地带,一批纱厂、兵工厂相继落户虢镇。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在虢镇建了酒精厂、陕西机床厂、铁路线路桥梁大修队等企业,为虢镇注入了现代经济的活力。进入21世纪,随着撤县设区及宝鸡港务区的建设,虢镇迎来了空前的发展,现在虢镇城的面积是老城的10倍,城区人口达13万。
  结缘陈仓社火的民间工艺大师
  记者寻找到的第三位受访者叫李继友,今年83岁,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他自上世纪50年代从江苏来到宝鸡后,工作和生活一直在虢镇。他创作的“马勺脸谱”成为虢镇文化和陈仓社火的重要符号。
  李继友说,他于1958年来到虢镇工作。过年时,虢镇的社火非常热闹,李继友打第一眼看到后就深深地迷上了这种古老的艺术。那时照相机很少,每次看社火李继友都拿着一沓纸画脸谱,但社火一年才在正月演几天,手再快他每次也只能画十几张。为了把精美的脸谱记录下来,李继友拜社火老艺人为师,认真学习收集社火脸谱。1982年,他把自己画的400多张社火脸谱投寄到上海美术出版社,引起了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极大兴趣,又历时7年不断修改,李继友创作的《中国陕西社火脸谱》出版。在这期间,他又尝试通过马勺承载社火脸谱,在国内外展出后引起轰动,使“马勺脸谱”闻名海内外。他说,结缘虢镇、结缘西府社火艺术是自己一生最幸福的事!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