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太白县六大机制巩固脱贫成效提质量
太宣










  今年以来,太白县委、县政府围绕脱贫摘帽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效、提升脱贫质量,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持续完善“六项机制”,坚决做到“四个不摘”,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和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毅力,扎实完成成效巩固各项工作,为推进乡村振兴、迈向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落实强基础
  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制,坚持“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完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做到“五不变、一加强”:摘帽后,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的定位不变、县镇村三级书记抓脱贫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不变、攻坚工作目标要求不变、四支队伍等一线执行队伍不变、举全县之力巩固脱贫成果的力度不变,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建设,坚持尽锐出战,推进任务落实。全县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34次,明确县镇村三级责任,明晰产业就业发展方向,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全县无新增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充分发挥“三项机制”激励作用,年内提拔重用脱贫一线干部54人,占提拔重用干部的40.6%。
  产业支撑促增收
  持续深化产业扶贫“八带”模式(资金扶持带、企业合作社带、农业园区带、乡村旅游带、农村电商带、光伏产业带、科技服务带、干部帮扶带),全面推进“菜、果、葡、蜂、菌”五项增收计划。年内整合投入产业扶贫资金6295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2个,全县种植高山蔬菜10.47万亩,年产量44.32万吨,占全市的28.2%;建成蓝莓草莓基地3200亩、冰葡萄基地512亩;养殖中蜂6.5万箱,占全市三分之一;发展核桃、板栗、花椒、中药材等16.49万亩,年产高山食用菌1800万袋;林麝、冷水鱼、猪、羊、牛养殖产业合理搭配,梯次推进,全县2915户贫困人口实现了中长期产业全覆盖。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71元,同比增长9.9%,增幅居全市第3位。
  设施完善惠民生
  针对太白山大沟深、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下大气力解决制约“两不愁三保障”的瓶颈问题,启动建设太凤高速、眉太高速、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等一批交通项目,全面推进石沟水库、龙王河水库、石头河综合治理等一批水利工程,有序实施姜眉公路沿线民居改造、农村气化工程等一批环境提升项目,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生活条件差的问题迎刃而解。全县2016-2019年扶贫基础设施投资达到10.3亿元,按照9363名贫困人口计算,人均投入11万元。累计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858个,新建改造卫生室48个,改建农村幸福院19个,农村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修建村级文化活动广场75处,安装太阳能路灯3110套,建成农村排污排水管网48.62公里,1406户农户用上天然气,村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金投入强保障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累计整合资金5.64亿元,其中2016年7332.7万元、2017年1.63亿元、2018年1.96亿元、2019年1.32亿元,整合率逐年递增。制定完善《太白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太白县扶贫资产运营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严、细、实”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未发生重大资金事件,太白连续两年获评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价A级县。今年,太白被确定为全省3个扶贫互助资金委托贷款工作试点县之一,10月,省扶贫办在太白县召开全省学习观摩会。目前成立了县级扶贫资产运营管理中心,预计明年3月1日正式运行。
  驻村帮扶重落实
  结合机构改革和行政村撤并,持续强化驻村联户帮扶工作,“四支队伍”337名干部分片包抓,省市县111个单位1413名干部定点结对帮扶,7个包镇扶贫团33名县级领导包抓到镇、联系到村、走访到户,“解剖麻雀”、解决问题。全体干部常态化进村入户、走访座谈、一线落实,“四支队伍”五天四夜、吃住在村、真帮实扶,确保了各项政策措施落细落小落实,在省级三方评估中错退、漏评均为零,群众认可度达到97.69%。严格执行《太白县驻村工作队积分制管理办法》,全面加强“四支队伍”日常管理考核,组织全县范围“四支队伍”在岗履职情况督查检查4次、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测试1次,保持驻村帮扶要求不降,力度不减。
  扶志扶智抓根本
  探索实施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氛围营造等扶贫扶志“七大工程”,全面激发脱贫群众致富内生动力。常态化组织“四支队伍”和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讲,借助电视、微信、微博等载体宣传脱贫攻坚政策1700余次。举办扶贫扶志群众文艺展演暨《记者眼中的太白县脱贫故事》发行仪式,组织文化惠民扶贫演出103场,开展道德评议346场次、参与8200余人次,树立正面典型300余例,创建镇村级文明家庭223户、星级文明户9855户,规范红白喜事费用,42个村设立红黑榜,推进“信用太白”建设,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的精神斗志。持续推进“爱心商店”建设,鹦鸽镇柴胡山村探索推行的“垃圾兑积分,积分换商品”模式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