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今年我市共救助381名残疾儿童
  本报讯记者日前从市残联了解到,今年我市共救助381名听障、智障、肢体残疾和孤独症儿童,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极大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
  今年3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对全市0-6岁视力、听力、肢体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训练救助。各县区也出台了本县区的实施意见,其中有5个县区将救助年龄扩大到10岁或14岁。
  康复救助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听力残疾儿童,免费配戴助听器、免费提供人工耳蜗产品并实施植入手术,提供术后1学年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费2万元;为视力残疾儿童适配助视器,并开展视功能训练,每人补助2000元,训练时间不少于1个月;对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提供康复训练等救助,救助标准为每人19200元;为智力残疾、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救助,每人每月补助2000元,训练时间不少于1学年。
  据统计,我市在381名残疾儿童救助中,为165名听障少年儿童免费配戴了助听器,为14名听障儿童免费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术后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为131名肢体残疾儿童免费适配了矫形器(鞋)。同时,为残疾儿童家长提供了经常化的康复知识咨询、培训和心理辅导等支持性服务。
  据了解,为方便残疾儿童家庭申请康复救助项目,我市接入了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管理平台系统,并推进市残联、财政、定点康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同时,积极推进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定工作。目前,我市有6家机构被省残联确定为全省首批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家长可根据孩子康复需求及家庭实际情况,自愿选择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本报记者刘亚媚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