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百位书家问礼周原千年文墨嘉惠扶风
——写在“问礼扶风”全国百名书家作品邀请展开展之际


  ■本报记者王星
  “扶助京师,以行风化”,地处关中西部的扶风,因此而得名。这里留下了三千年前周人的梦,梦里有青铜被烈火淬炼的炙热,有铭文被刀石铸刻的印痕,有纹饰被细心绘制的点滴;梦里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留下盛世不衰的期许,满载繁花似锦的未来……
  在扶风这片“堇荼如饴”的土地上,每一寸都弥漫着厚重的文化气息。在仰韶及龙山文化时期,就有刻画文字遗存。西周初年,周公在此制礼作乐,铸器载德,使秩序井然。在这片古老而丰饶的厚土之下,墙盘、簋、大克鼎等海内珍宝相继破土而出,更让扶风“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名扬天下;后有颜真卿《夫子庙堂碑》等名家书丹遗存,是不可多得之瑰宝;杜林、曹喜、窦蒙等辈出的书家,让此地更显人杰地灵。
  丹青传情迎盛世,翰墨飘香颂华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艺术再现周原扶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由宝鸡市委宣传部、扶风县委、扶风县政府主办,扶风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系列活动之一“问礼扶风”全国百名书家作品邀请展,于12月10日在石鼓阁举行。
  笔底墨端含意蕴,字里行间见精神。此次展览盛情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以上的百位书法名家,围绕历史上有关扶风的诗词文赋、名言警句等创作了101幅书法作品,都是文意笔兴、谐韵俱臻、众香馥郁的精品,无不展现了书法大家的高超技艺。有浑然古朴的篆隶,有工整隽秀的楷书,有挥洒自如的行草,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文墨合璧,相得益彰,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感染力,是一场心灵和视觉的书法艺术盛宴。
  周原大地,代有贤良。千百年来,这片丰饶的土地养育了无数的名人圣贤,培养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书画名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主人士王冰如老先生以花鸟画在全国知名,现代画家许继善老先生的梅松竹菊影响深远。当代书画名家更是层出不穷,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陈扶军、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卫双良、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宋晓峰等等,这些从周原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书画人才,既是扶风的骄傲,也是宝鸡乃至陕西书画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坚强后盾。
  追寻历史遗迹,沐浴周礼之风。本次活动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陈扶军先生的积极协调、大力推动下,有幸邀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百名理事,为扶风丹青泼墨、挥毫写意。此次活动自9月24日正式启动以来,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及时成立邀请展组委会,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保障,统筹协调、推动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共搜集整理389条历史上有关书写扶风的诗词文赋、名言警句,并择优向各位理事进行了推荐分发,收到全国各地书法名家作品101幅。待本次展览结束后,这些作品将作为珍贵文化艺术精品被扶风留存,予以永久收藏,以飨后人。
  风从周原来,翰墨浸人心。本次邀请展规模大、格调高,在扶风乃至省市书法文化史上都是绝无仅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书坛亦属首次,对于宣传扶风、展示扶风,再现宝鸡地域文化,丰富地方文献资料馆藏,其意深远,亦为后人了解学习当代书法提供了范本。
  书法,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笔与墨的融合,心灵与现实的碰撞。作为保护和展示周文化的核心地区,扶风将以此次邀请展为契机,深度挖掘以周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弘扬繁荣地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围绕书法精品,做足“文化+”文章,扶风将不断延伸文化产业链,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打造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生动实践中步履铿锵、阔步前行。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