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历史微光中的西府印迹
孔令燕

  孔令燕:199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同年入职《当代》杂志,一直从事文学编辑和研究工作。现为《当代》杂志社社长、主编。
  常听西安人说西府,说西府的面好吃,西府的面皮正宗,西府的秦腔也好听。甚至外乡人一律听不懂的陕西方言,在陕西人看来,西府人说的陕西话也是更为正宗的陕西话,是最接近于周礼雅言的“国语”。在陕西人的坐标里,西府才是真正的古都,西府是当下生活的起点和来处。
  我喜欢西府的叫法,透着不急不躁的古雅和幽远。北京的街巷、公园、王府中常见的“西府海棠”,听说也来自这里。单位对面有一座规制宏大、保留完整的王府,是道光第九子奕譓的宅院孚王府,俗称九爷府。九爷府二门两边各有一座比天安门狮子还高的石狮,每一座石狮身边种着一株西府海棠。海棠经过百多年的岁月成长,已经超越石狮成为树大根深的华盖。每到春天,满树满园的碧绿粉红,成了方圆几里内让人最为期待的去处。
  原来看了多少个春夏的海棠美景,家乡在遥远的西府。
  西府不是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在地图上也看不到“西府”这个名字,西府其实是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的泛称,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西府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真正的起点,“西府”不仅是个地理概念,更是情感意义上对历史根脉的文化认同。
  从西安向西,沿着高速开上一两个小时,就是西府。一路经过武功、扶风、岐山、凤翔、宝鸡等西府故地,沿着这里走一遍,几乎可以串联起中国的上古史。从一个个地名细数,每个村镇县乡都有来处,都有清晰可触的历史缘由,汽车行进中,仿佛把时光上推了几千年。
  西府也是周原,从字面上能看到与周王朝的渊源。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先祖之一的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建了周王朝最早期的国家雏形,此地成为西周最早的都城——岐邑。据推算,古公亶父是周祖后稷的第十二代孙,被称为“太王”,至今岐山附近仍保存着相传为古公陵寝的周太王陵。凤翔古称雍州,与岐山同处古周原,是民间传说里出产凤凰的地方,有凤鸣岐山、吹箫引凤等故事。凤鸣岐山是周朝立国兴盛的天命依据,在上古人眼中,凤凰是吉鸟祥瑞,当天下有大德大才之人才出现。《竹书纪年》中记载,周文王在岐山时,有凤凰栖息鸣叫,被认为是由于文王的德政才来的,是周兴盛的吉兆,同时也以凤凰比喻周文王。“文王梦日月著其身,又鷟鸑鸣于岐山。孟春六旬,五纬聚房。后有凤凰衔书,游文王之都”等。唐朝以后,凤翔成为西府台的所在地,故称西府凤翔。这里是上古农业大师后稷教民稼穑的地方,也是最早兴农酿酒之地,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最早被称为“秦饮”的西凤酒就产自凤翔柳林镇,称柳林酒,后改名西凤。苏东坡曾在凤翔任职,酷爱此酒,其“花开酒美曷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的佳句至今在凤翔东湖留有墨迹遗存。
  这些历史文字和民间传说,在西府周原几乎都能找到可触可感的地理物证,一路向西,就是不断验证的惊喜旅程。
  我们向着西府周原的地方行进,车窗外是萧瑟空阔的关中原野,绵延空寂的地块一直延展到天尽头,尽头有几处土丘高耸,不知道是山还是皇陵。周原作为中国上古文明的发源地,奠定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如政治、文化、礼制、生活等的规制标准,几千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埋藏了极为丰富的文物和记忆。西府周边各处出土的青铜器,充实支撑了一座中国最大、馆藏最多的青铜器博物馆——位于宝鸡的青铜器博物院。
  虽然去之前当地的朋友已经反复介绍和推荐了馆藏的丰富和稀有,当真正置身其中的时候还是被震惊了,几个巨大的展厅被各式各样穿越几千年的青铜器物摆得满满的,有鼎、尊、钟、盘、簋、卣、豆等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每一个器物上都布满了饕餮纹、夔纹或人形与兽面结合的神灵图案,每一件都纹饰繁复、器型精致、各具形态。
  即使是如此丰厚的青铜盛宴中,仍有更为惊喜的发现,最早记载“中国”两个字的青铜器“何尊”,就珍藏在这个馆中。
  何尊虽并不是馆内器型最大的一座,但却是文物价值最高之一。听讲解员介绍,何尊1963年出土于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是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贵族所做的祭器,尊内底铸有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的事情。
  正听着,忽然同行接待方的一位大姐说:这个尊是我父亲当年在一个废物收购站里买回来的,看到之后,他立刻断定是个宝物。为防止出现差错,他在废品站守着,找了一个人回去拿钱,最后花三十块钱把它买了回来。
  这番话立刻引起同行所有人的惊呼,连讲解员都停止了职业的讲解,眼光全部投向这位大姐,听她讲述当年她和父亲与何尊的交往故事……
  说到何尊,说到周成王,不得不说一说周朝另一位重要人物周公,周成王的叔父,当时的摄政王。周公是古公亶父的曾孙,周文王的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他曾两次辅佐武王伐纣,代成王管理天下,后制作礼乐,是盛世周朝的重要功臣,并被后世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孔子视其为自己的精神和学术导师。孔子曾赞美“周公之才之美”,晚年还惦念不忘“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在武王建立周王朝仅几年就病死后,周公辅佐周成王,从成王十三岁到二十岁,摄政七年,一生功绩记在《尚书·大传》上:“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由此可见,周公不仅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还有后人高山仰止的德行心胸。他最大的德行,是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归隐,他在成王成年之后,坚决将王位归还给成王,退隐于西府周原的中心地带卷阿。卷阿,多么古意盎然的地名,位于岐山县城西北方的凤凰山南麓,读音为“全窝”,卷意曲,阿指大陵,即弯曲的大陵。这个地方形似簸箕状如倒凹字,故称卷阿。《诗经》中对此地有直接描述:“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为了纪念周公,后人在其退隐的地方建祠祭祀,成为历代瞻仰的周公庙。
  我曾在过旧历年的时候到过岐山周公庙,冬季的萧瑟凸显了景区的清冷与山麓的空旷,反倒更有韵致。安心仔细地参观完庙宇楼阁,走在古树冷风中,居然在景区内部的西边空地上看到了一座古戏台,而台上正演着一出装扮齐全、锣鼓齐鸣的秦腔戏。古戏台坐南朝北,虽然经过岁月侵蚀显得破旧斑驳,但远远地仍能看出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建筑古迹。像所有传统戏台一样,建筑主体东南西三面合围,向北一面空出舞台,台面离地大约一两米,两边有粗大的柱子,台顶是繁复精美的雕花飞檐。戏台与寺庙或祠堂建在一起,是中国礼制文化在建筑形式上的集中体现,这两者都是民间文化和精神信仰的平台。古代戏曲多以忠孝节义、才子佳人为主,娱乐的同时让人修德向善。
  远处只听到胡琴锣鼓的高昂热闹,走近了才听出演的是秦腔经典剧《铡美案》。看台上场景和角色的装扮次序,正是第三场戏“告状”,也是全剧最令人揪心的部分,秦香莲是否能冤情得申、包公是否能秉公执法都还未知。冬季的冷风里,高亢粗犷的秦腔竟然被这个苦命的角色唱得哀婉低回:
  包相爷坐上边细听民言
  提起我家乡路遥远
  湖广钧州有家园
  我公父名叫陈洪范
  我婆婆康氏是大贤
  所生一子陈世美
  送他南学把书观
  ……
  台下只有零星几个当地的老人在看,投入而镇定,任周围跑叫着几个孩子,他们沉浸在秦香莲悲戚的命运中,随着唱腔的起伏而轻声附和。我站在他们中间,耳边缥缈着戏者婉转悲戚的倾诉,恍惚间置身千百年前,向着历史更深处追溯。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