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鹏,笔名石欣。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第四、五、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五、六次会议代表,陕西省优秀文艺创作人才“百人计划”首批入选作家,宝鸡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三次被宝鸡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
创作有大戏《悠悠春晖》《渡娘桥》《黑虎鞭》等20余部,改编秦腔传统戏《苏武牧羊》等10部,创作小戏《当选之夜》及小品《此页作废》等40余部。
被剧团相中“这一辈子交给了戏剧”
1952年6月,李志鹏出生于陕西凤翔。学生时代,他是校园里有名的文艺分子,校内校外的舞台总活跃着他的身影。1971年,他随学校文艺宣传队到县上会演,被县剧团一眼相中,从此“这一辈子就彻底交给了戏剧”。
在县剧团,上过高中的李志鹏算得上是个“知识分子”,他好学、有文化、喜欢研究剧本,曾在多部现代戏里担任主演,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角色。但他对此并不满足,一边当演员,一边学习文艺创作,希望有朝一日能演上自己写的剧本。
这个机会终于等到了,1978年,李志鹏先后改编了《赤桑镇》《五台会兄》等传统剧目,收到了很好的反响,这给了他创作的信心。1987年,他推出自己的第一部大戏——新编秦腔历史剧《黑虎鞭》(又名《焦赞招亲》)。该剧取材于杨家将的故事,演出后,不仅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还被省振兴秦腔办列为“陕西省振兴秦腔花脸重点剧目”。
多年的舞台实践,让李志鹏在创作戏曲时,首先考虑剧本的舞台适演性和观众共鸣点,他的作品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凸显人物性格,又能抓住特殊情境,紧扣剧种特点出戏,犹如春天的花朵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这也使他创作的戏曲剧本广受好评。
创作《渡娘桥》实现了舞台上的“三级跳”
李志鹏上小学时,听过家乡流传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木匠不经意间得知,他守寡的母亲常在半夜偷偷渡河,与河对岸的一个男子约会。为让母亲免受风寒,小木匠历经千辛万苦,在河上架起一座木桥,当地人称之为“寡妇桥”。李志鹏还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在某村办厂的厂长致富后,为报答寡母的养育之恩,花巨资在村口为母亲立了一通贞节碑,但在揭碑之日,母亲当众痛斥几千年来“贞节牌坊”对妇女的伤害,并令儿子当场砸掉贞节碑。这两件事激起了李志鹏强烈的创作热情。经过十几次修改,他终于完成了以“桥”为线索,反映新旧观念冲突的现代剧《渡娘桥》,这部戏把古代传说与现代故事相互贯通,让修桥的儿子与立碑的儿子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人们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道。这部戏首场演出大获成功,后又获得宝鸡市第四届戏剧节演出、编剧一等奖,陕西省新创作剧(节)目观摩演出综合演出、剧本创作一等奖,首届中国戏曲“金三角”(秦晋豫)交流演出优秀剧目编剧奖。
从演员到编剧,李志鹏成功实现身份转换,虽然同行都说他的剧本情节生动,但他总觉得自己“半路出家”“内功不够”。1993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李志鹏参加了成人高考,并被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录取。
毕业回来,他创作了大型现代戏《悠悠春晖》,最初由宝鸡市豫剧团排演,获宝鸡市创作剧目调演编剧一等奖,后移植为秦腔剧本,由宝鸡市人民剧团排演,先后赴兰州、西安展演,并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编剧奖、第三届中国戏剧文学奖剧本奖。
抢救“西秦腔”誓让老剧种焕发新活力
从与秦腔结缘的那一天起,李志鹏就知道,这辈子最割舍不下的就是秦腔。在数十年的研究和创作中,他感受到,作为发源于宝鸡、天水一带的古老剧种,“西秦腔”这一原生态戏曲艺术亟须保护和传承。
2001年,李志鹏当选宝鸡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从此,他致力于“西秦腔”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有一次,他与省剧协组织的10余位秦腔专家学者一起到宝鸡一个村子寻访西秦腔老艺人。一位70多岁的老艺人得知他们的来意后,拉着李志鹏的手动情地说:“没想到还有人愿意听西秦腔。西秦腔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不能让我们这些人把它带进棺材!”看着老人的眼泪在眼眶打转,李志鹏一阵心酸,他下定决心要让西秦腔重回戏曲舞台。他在抢拍10多位“西秦腔”艺人表演录像的基础上,创作了一部大型现代戏《秋雷》,将“吹腔”及“抡麻鞭”等绝技传承再现于剧中。
李志鹏说:“宝鸡是青铜器之乡、周秦文化发祥地,也是秦腔的重要发
源地。我将不遗余力地抢救
西秦腔,让古老剧种
重新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