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土是搞好钻探的关键。 一堂生动的考古课,让听众受益良多。 “考古人”发现的漆皮遗痕。 使用探铲也是一门技术活。 走进课堂我把故事讲给你听
考古的意义,并不只是为了获得惊世文物,而是要理清这些遗址和文物背后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脉络,是在寻找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那些已经丢失的记忆。
“为了让市民了解考古,感受宝鸡厚重的历史文化,树立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厚植文化自信,就是我市举办首次公众考古活动的目的。”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所长辛怡华介绍道。
活动当天,一堂生动的考古课开讲——市文物局副局长刘宏斌从“文物大市数家珍”“多管齐下护国宝”“精品殿堂展新貌”“考古研究结硕果”等方面,讲述了1949年以后,宝鸡考古七十年的发展过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杨武站讲授《走近考古》,据他介绍,考古学在中国是一门年轻的学问,其独立发展的时间尚不到一百年。他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考古与盗墓的区别,并强调,考古可以让一个民族的历史变得更加透明,有利于了解历史的每一个脚印和文化,对现实或社会以后的发展都会很好的启迪意义。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田亚岐是宝鸡人的老朋友。他是秦雍城考古队第六任队长,也是血池遗址考古队的总领队。当天他以《秦“九都八迁”过程中,“蓄势之都”——雍城》为主题,通过大量考古资料和对历史文献中有关秦汉“雍畤”祭祀的梳理,用考古发掘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复原了祭天礼仪成规场景,介绍了血池遗址背后蕴含的重要学术价值以及雍畤发现对历史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启示。
通过这次通俗易懂的学习,志愿者了解到宝鸡的文物考古现状和发展,对考古工作、考古学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知识,对雍城考古工作和秦文化研究都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清楚了考古工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探访遗迹我把珍宝摆给你看
走出课堂,好奇的“考古人”又走进了秦公一号大墓遗址。
秦公一号大墓是秦始皇第14代先祖秦穆公四世孙——秦景公的墓葬,被誉为“东方倒金字塔”。
“这么大的墓?”“什么是‘箱殉’和‘匣殉’?”“怎么会有186具殉人?”……带着大家的疑问,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馆长景宏伟作了细心讲解,他说,秦公一号大墓是继秦始皇陵兵马俑及铜车马出土之后,有关秦考古的又一丰硕成果。
秦公大墓是整个秦公陵园中最早发现、唯一发掘的最大墓葬,故称秦公一号大墓。大墓平面呈“中”字形,全长300米,面积5334平方米,有东西墓道和墓室。发掘后的秦公一号大墓,占据了中国考古学史上五个之最:它是中国迄今发掘出的最大先秦墓葬;墓内有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
在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展厅内,大家在一套1∶1复原模型椁具和几根当年出土的柏木椁木前驻足。这套出土于1985年的椁具如同一座巨大的平顶木屋,面积约90平方米,紧靠主椁室西南有副椁室,主椁室是安放秦景公遗体之处,四壁及椁底均为双层椁木,椁盖有三层椁木。尽管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但出土时仍然叩之有声。
景宏伟介绍,这套椁具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天子专用的神秘丧葬礼仪——“黄肠题凑”,也是我国发现“黄肠题凑”的第一个实例,是已发掘出的时代最早、等级最高、形制最大的一套“黄肠题凑”。经检测,这些规整的椁木均由柏木芯做成,制作这套椁具,要用680多根百年以上树龄的柏木,据专家推测,至少需要300亩森林才能凑齐这些木料。
学习发掘我把手铲拿给你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离不开各种装备和工具。比如发掘时使用的探铲、手铲、竹签、刷子、罗盘、比例尺等“老资格”,还有现代考古中的GPS、RTK、全站仪、浮选仪,到全副武装的考古实验车、考古机器人等“新科技”。
探铲和手铲是最常见的考古工具。探铲俗称“洛阳铲”,用来挖掘探洞、采集探土。铲头为铁质,铲杆为腊木杆,杆尾有孔,以备探深眼时使用,铲身呈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灏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他说,利用洛阳铲钻探,灵活、省工,最重要的是破坏性小,它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大范围内的地下情况。使用洛阳铲的一般姿势是手上方握杆向下用力落铲,站法应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相距约10厘米。落铲时要稳而准,使探孔始终保持垂直,不要触动孔壁,但多石地区,不宜使用探铲。
一个考古工地,上至领队老师、技工,下至学生,每个人手中必定要有一把手铲。手铲铲面大小5寸,使用时手要紧握铲柄的顶端,刀片跟地面成45°角,它的作用是刮面、找边、切壁和收土,而不是挖。
学会用铲后,大家还要学会“认土”。认土是搞好钻探的关键。土分生土、灰土、夯土、路土、五花土等等。
生土是未经人类动过的天然土壤,习惯上又称“死土”。各地生土的颜色和性质不一,但共同的特点是结构较紧密,略有光泽,颜色均匀,质地纯净,而不包含人类活动遗物。钻探时,每一个探孔一般都应探到生土为止,才能弄清全部文化堆积的情况。
挖墓坑时,往往把各层颜色不同的熟土和生土挖出来,在下葬后,又把这些土混在一起回填到墓坑中,形成了“五花土”。一般来说,见到了“五花土”,就代表离找到墓葬不远了。
踏入探方我把历史教给你学
“零距离”接触考古的关键就是要自己动手。带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志愿者被带到了一个个正在发掘的大坑前,这些大坑用行话说就是“探方”。
按照工作要求,大家依次戴上安全帽、手套,穿上印着“雍城考古”字样的黄马甲,跟着专业老师一起下坑。这个坑约15米深,要下坑必须踩着固定好的两段铁梯才行,还得有一定的胆量。
志愿者被分成两组,在各自领队的带领下,有序踏入探方,每两人为一组,开始清理探方内的盗洞。半个小时过去,一直蹲着作业的“考古人”都逐渐感到双腿发麻,手的关节也开始发酸。带队老师一直在提醒大家,在发掘中要借助小三齿耙、铁锨等工具,只有在找边界和清理遗物时才用手铲轻轻地捣、挖和清理。
时间又过去了半个小时,“考古人”平均下挖40厘米左右。这时有人在一处盗洞内发现了黑红色的物质。“老师,快看!”经王灏判断,这是一小块漆皮遗痕。他说,要观察土质和土色,也就是说依据填土颜色、硬度区分不同的遗迹单位,每个遗迹单位出土的遗物可能不同,它们可能是不同时代人们留下的遗迹或遗物,代表着不同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两个小时匆匆而过,“考古人”并没有发掘出任何有价值的“宝贝”,带着一丝遗憾,志愿者结束了一天的体验。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考古体验,在收获考古基本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考古人的艰辛与执着,也明白了考古并不等同于“挖宝”,而是具有其专业规章及操作程序的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