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卫红指开门收徒打破的是什么?
张晓燕




    卫红指的泥塑作品夸张、有趣、烟火气十足。

    卫红指给徒弟吴建磊讲泥塑造型

  卫红指,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俗泥塑”代表性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家,宝鸡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获得“宝鸡市拔尖人才”称号。
  卫红指自小在父亲的指导下,从学习绘画入手,主攻泥塑艺术,成长为一名陕西泥塑奇才。在陕西、山西、甘肃、福建等省雕塑的历史人物、现代人物肖像以及中国西部风情等作品神情各异、形态逼真,作品深受海内外艺术家青睐和高度赞誉。
  他技艺精湛,却始终没有收徒。11月11日,他在宝鸡正式开门收徒,17岁的吴建磊成为他的第一个徒弟。
  11月11日上午,在全国都有很大名气的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宝鸡泥塑艺人卫红指开门收徒了!
  这个十年前在西安办泥塑个展时坚决不让观众拍照,生怕手艺被人学走的卫红指;这个一心只想塑好他的艺术品,几乎不问市场的卫红指;这个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关中农村人的生活,通过一块块泥巴复活了的卫红指,竟然郑重其事地举行收徒仪式!当17岁的少年吴建磊单膝跪地,给他敬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拜师茶,在几位宝鸡民间工艺大师见证下行拜师大礼时,这个纯朴的农民艺术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圈发红,几乎要流泪了。
  从担心手艺被人学走到主动开门收徒,这其中的心路历程究竟打破了民间艺人怎样的心理底线?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教会徒弟就会饿死师傅以艺谋生
  11月12日早上,记者来到高新区千河镇魏家崖村卫红指的家。在两大片茂密的翠竹掩映之中,卫红指的农家小院显得格外宁静,今年刚过45岁的卫红指正在给新收的徒弟吴建磊教授调泥、捏泥的基本功。院门外的草地上是他塑的十八罗汉,曾经漂洋过海参加过不少展览。小院的水泥墙上,他做出来的水泥浮雕“老农、农家女子”等活灵活现。
  当记者问及他开门收徒一事时,他说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要收徒弟,他当年只是跟着父亲卫秋让学了一些泥塑基本功,因为他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观察的角度又很独特,所以才走上了这条路。卫红指的父亲常说,手艺人就是靠手艺养家糊口,把门背后的那点绝活都教给外人,徒弟会了,师傅就只有饿死了。所以,当年他们爷俩到外地布展,绝对不让观众拍照片,卫秋让说这些人拍了照,回他家里坐炕上就把这些捏出来了。
  后来,随着思想越来越开明,展览上有人拍照,他们也不再阻拦,那些人只是因为喜欢卫红指夸张、有趣、烟火气十足的泥塑作品,即就是让他们照着捏,也未必能捏出这些作品的灵性。不是人人天生都是艺术家!所以,也不必人人都防着。以前保守,是为了以艺谋生,现在农村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老艺人卫秋让对儿子的期待也从靠泥塑养家糊口,转变到期望他的艺术水平越来越高、艺术造诣更上一层楼这个方面。老人说,有些捏法、技巧,总不能只装在心里。
  “如果有人愿意吃这个苦,我肯定愿意从和泥、使用工具、造型等方面,手把手给他教。”卫红指笑着说。他人生第一次开门收徒,打破了他们两代人绝技不外传的禁忌,这在业内都成了一个大新闻。
  终遇良徒急功近利的人难成大器
  2019年7月4日,“西府泥塑奇人——卫红指泥塑艺术展”在位于西府老街东门的西府展览馆开展,38件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精美亮相。几乎所有人都不断拍照发朋友圈,每个人对他精湛的技艺都赞不绝口,那时候卫红指还没有收徒的想法,但是实情是并没有人表示过要跟他学艺。
  卫红指说:“这些年,泥塑这个行当不太景气,青年人都奔着钱去了,能吃下苦耐住寂寞学泥塑的人几乎没有了。所以想教也没人学。”
  以前师傅不想教,现在是只有“粉丝”捧场,没有人愿意学艺!这是如今民间艺人共同面临的一个尴尬事。年轻人急功近利的心态,是他们招徒难的主要因素。不少年轻人学习某个特长,都是为了找一种快捷途径挣钱。
  凤翔泥塑是民间工艺品,它可以批量生产,成本低,老百姓买来放在家里也好看。但是卫红指的泥塑是艺术品,一件和一件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题材,一次和一次捏出来的人物神态都不一样。因此,泥塑艺术对从业者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及积累要求,学习门槛高,学习过程漫长、艰辛,往往是爱好者多,有志从事者少。
  “啥事都讲个缘分,这次是缘分到了。”卫红指疼爱地看着满脸稚气的吴建磊,高兴地说:“这娃从言谈举止上看,心里很静,不浮躁,只要认认真真学,将来能成气候。”
  在吴建磊之前,跟着卫红指学习泥塑的是他的侄子卫照金。这是民间艺人历来“手艺传内不传外”的传统,手艺可以教给自己的子女亲戚,外人来请教,只给说一两嘴,绝技绝对不外传。这次开门招了一个外姓徒弟,行内人都说泥塑奇才卫红指的心胸一下子开阔了、敞亮了。卫秋让老人高兴地看着儿子:“要是能招几十个徒弟,也不枉红指一身本事。”
  尊师重礼拜师之前先学做人
  开门收徒,与社会上办美术学习班、大学开办雕塑系是不一样的,那些只是系统学习美术功底和造型规则。当年卫红指以“陕西十大怪”系列泥塑走红西安,曾想过去美术学院学习,但是当时中央美院一位看过他展览的教授却反对他去美院,说那是“学院派”,会禁锢他的思想。他捏出来的是纯粹来自关中乡间、土得掉渣的艺术品,那才是真正打动人心并深入人灵魂的因素,艺术来源于生活,就要沉在乡土生活中,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美术班教的是技法,收徒弟就带有传承的意思,师傅的一切都会教给徒弟,包括绝技,更包括做人。
  三十年前,卫红指从人生三件事开始他的泥塑事业,农村结婚、办满月、出殡,这些场面被他捏得出神入化,麦客、收种、串亲戚,一个个人物或高兴或谦恭或敦厚,咋看咋传神。这些年他还为全国八个省的纪念馆捏了全场景主题泥塑,比如河北的“百团大战”、山西的刘胡兰等,捏啥像啥,每件泥塑都神形俱佳、气场十足。而且,找他创作的人最后都敬重他的为人并和他成了好朋友,这完全就是他的人品赢得了人心。卫红指善良、朴实、憨厚,所以他此次能开门收徒,也是看好17岁的吴建磊有良好的家教和踏实的性格。
  “学艺先学做人,尊师为先,学艺为重,在师父的教诲下,踏实学艺,才能把关中泥塑艺术发扬光大。”吴建磊的父亲吴民很注重培养儿子的品德修养。吴民是宝鸡著名的崖柏根雕艺术家,也是一位民间工艺大师。他说,拜师当天,他要求儿子必须按照传统艺人收徒的规矩行跪拜大礼,这不仅仅是跪师傅,更是对艺术的崇敬。当时,卫红指感动得红了眼圈,在场见证的几位宝鸡民间工艺大师也都流下了眼泪。
  到底是民间传统的礼仪过时了,还是这些守着民间传统礼仪的人守旧?卫秋让老人从事了大半辈子民间工艺,他说过去民间艺人做耍活赚钱养家,从来没想过要个社会地位或者要让别人怎么尊重。他今年72岁了,还没有见过这样严肃认真的拜师场面,古人那句话说得就是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民间的一些好传统,比如规矩礼仪,尊敬师长孝敬父母,这些是应该一代一代遵守并传承的。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卫红指不时叫吴建磊给各位客人添茶倒水。开门收徒传承技艺,同时传承的还有关中人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的礼仪和规矩。
  卫红指对吴建磊说:“大胆想大胆捏,把心里最想要的情景捏出来,然后要从我的作品之中寻找你自己内心的表达方式,这就是创新。”
  一对师徒,在初冬的暖阳中开始传授和学习,乡土气息浓郁的卫红指泥塑艺术品,后继有人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