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以文化软实力打造发展硬支撑
——贯彻落实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
  本报评论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滋养。从远古走来的宝鸡,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积淀着文化的丰盈。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光照华夏文明,滋养华夏儿女。宝鸡的文化资源,如周原大地上的青铜重器,令人惊叹。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以文化软实力打造发展硬支撑,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盘点宝鸡文化资源,如滔滔渭水连绵不绝,似巍巍秦岭厚重无比。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到九成宫醴泉铭碑、铁马秋风大散关,都是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符号;从太王迁岐、文王访贤,到周公制礼作乐、穆公称霸,都是不可复制的千古经典传奇;从《周礼》《诗经》《周易》,到镌刻“中国”二字的青铜重器,都是不能模仿的中华文化瑰宝;从一代大儒张载“横渠四句”的至高追求,到“两当兵变”“扶眉战役”的革命精神,都是彪炳史册的为民情怀……开发历史文化的“富矿”和“金山”,加快优势转化,以文化软实力打造发展硬支撑,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
  加快优势转化要借嘴说话,讲好宝鸡文化故事。丰盈的文化资源是宝鸡发展最大的“软实力”,是最具竞争力的宝鸡之宝,我们要亮宝讲宝展示宝。这次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就是展示宝鸡之宝的成功实践,邀请权威人士、名流大家为我们支招代言,把宝鸡文化故事传播到海内外,“看中国、来宝鸡”就是因为宝鸡有“宝”,是中华文明追根溯源之地。他们代言宣讲比我们宣讲更具客观性。所以,要学会借嘴说话,让专家名家讲宝鸡文化故事,让人一想到炎帝就想到炎帝故里,让人一想到礼仪就想到周秦文化,让人一想到书法就想到醴泉铭碑……让人感觉看中国不来宝鸡就是一种遗憾。
  加快优势转化要借船出海,用好宝鸡文化资源。竞争是资源的竞争,我们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已经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关键要用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理念和态度,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做好资源的市场配置,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等大好机遇,超前谋划,包装项目,招商引资,借船出海,以大气魄演绎历史经典,以大思路还原千古传奇,让宝鸡的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加快优势转化要借智聚力,做好宝鸡文化产业。文化繁荣要靠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来支撑。借科技之智,聚发展之力,走“文化+”的融合之路,是大方向也是大潮流。文化如阳光、似空气,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少不了文化元素,有文化的产业才有底气,所以要把新兴科技与传统文化嫁接,让文化资源与各类业态融合,采取“文化+网络、旅游、工业、农业、商业、体育”等,打响宝鸡文化产业品牌,让宝鸡文化资源“活”起来,让文化产业“火”起来,让宝鸡发展“跑”起来。
  新时代是最好的时代,奋斗是最美的姿态。让我们以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创新实干,比拼争先,加快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以文化产业大突破带动宝鸡全面高质量发展,在追赶超越中创造新业绩,展示新作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