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绿色发展提颜值
——太白县以全域旅游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太白秋色


    太白蜜蜂产业

    太白蔬菜

    虢川河教育园区项目

    自行车慢行道

    虢川河两岸生态环境治理项目

    太白冰葡萄产业

    太白山高山杜鹃(资料图)

    金秋黄柏塬(资料图)

    太白山云海(资料图)


  文/本报记者刁江岭图/本报记者孙海黎楠
  青峰峡森林繁茂,溪瀑壮观;黄柏塬十里画廊,令人神往;跑马梁白雪皑皑,雄伟壮观……近日,走进太白县,这里的山水田园美景让人目不暇接。
  近年来,太白县立足县情,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富民,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推进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特色发展,实现了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5A景区县城初现雏形
  10月29日,西安摄影爱好者杨昕来到太白县采风。他从姜眉公路进入太白县,经过衙岭,穿越褒斜古道,骑上自行车,绕县城转了一圈。杨昕说:“好风景、好空气,让人好惬意,这就是‘中国达沃斯·仙境太白县’的魅力。”
  9.4公里自行车慢行道,沿着县城而建,按照全县一个大景区理念,县城就是一个景点。太白县委书记田来锁说,根据《太白县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县城将实施东扩南移战略,拉大骨架,面积由10.7平方公里扩大到27.3平方公里。规划还为县城7条主要街道、沿街13栋建筑楼体、3个公园广场、16个重要节点建设绘就了一幅美丽的风貌图,塑造了城市发展特色。以虢川河为界,北岸正在进行老城改造,管线下地,建公园、绿地、停车场、集贸市场、智慧城市管理暨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等;南岸正在建设新区,以教育园区、移民搬迁安置区、医疗康养中心等为主。目前,总投资1.3亿元的虢川河两岸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已基本完成,虢川河上出现了跌水堰和七座拱形桥。
  “坡面红屋顶,墙面暖色调,墙裙文化石,门匾木质化。”整个太白县城建筑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颇具观赏性。站在翠矶山上远眺县城,只见群山之中,白云缭绕,红屋顶和碧野田畴若隐若现,整座县城美若仙境。
  “把县城作为一个5A级景区来打造,是我们推动全域旅游的一个点睛之笔。”田来锁说,县上策划了14个重点项目作为创建5A景区县城的抓手,如今80%的项目已经完成,5A景区县城初现雏形。
  这14个项目“绿意盎然”。其中,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和县城污水处理厂工程建成后,县城可实现雨污分流,县城人口即使再增加一倍,排污问题也能顺利解决。县住建局副局长胡纬说:“‘引红济石’工程在太白县,我们要确保没有一滴污水流到西安市。”
  储气调峰站项目建成后,县城供暖供气将用上清洁能源,太白县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325天的纪录将被刷新。
  大地景观项目东起衙岭,西至太洋公路,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约350米,通过建设“七色花田”“箕谷追忆”“云溪湖”“塘口遗风”“虢川花海”“七彩桥”等绿地花海和精品节点,凸显太白独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营造了山清水秀、生机盎然、景色宜人的“雪域太白、秦岭夏都,诗意田园、养生慢城”。
  四大产业打造绿色引擎
  太白县县长张建科说,全域旅游就是把整个县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太白县要用美丽乡村激活全域旅游的“一池春水”,把绿水青山、美丽乡村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从而走上生态立县、绿色崛起之路。高山蔬菜、蓝莓产业、蜜蜂产业、太白药谷四大特色产业,则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绿色引擎。
  在咀头镇塘口村,菜农王珠娥每天早晨6点半准时来到基地采摘最新鲜的蔬菜,这些蔬菜8点半进入冷库降温处理;次日下午6点半,由冷链物流车运往西安咸阳机场;第三天早上6点半,搭载早航班直飞东南亚。48小时,太白蔬菜就走向了国内5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东南亚和日本、韩国等国家。目前,蔬菜是太白县最大的特色优势产业,全县86%的耕地种植蔬菜,85%的群众从事蔬菜生产,农民收入的73%来自蔬菜,每年农民人均蔬菜收入1.1万元。
  李雪英家住咀头镇拐里村,全家4口人8亩地,过去曾是村里的贫困户。海升现代莓类产业示范园入驻该村后,李雪英流转了家里的8亩地来到园区打工,不仅每个月有2000多元工资,年底还有园区分红,她家早早就脱了贫。海升产业园主要种植蓝莓、高山草莓、树莓等莓类新品,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发展莓类种植2200余亩,其中草莓实现亩产值18万元以上。
  10月29日,在方才关村的中蜂产业示范园里,园区负责人郭昌辉向游客讲授土蜂蜜的鉴别方法。在我市打造“中国蜜都”的战略定位中,太白县是中蜂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全县森林覆盖率95%,有丰富的蜜源植物。全县中蜂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思路,稳步推进,目前发展中蜂养殖6万余箱,建成规模化养蜂场20多个,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47家。
  今年以来,黄柏塬镇掀起中药材种植热潮,4个猪苓种植项目同时开工建设,该镇基本实现村村都有中药材种植项目。鹦鸽镇有流沙崖村苍术种植基地、龙窝村五味子基地,咀头镇有国内面积最大的太白贝母种植基地,太白贝母的地标产品品牌价值达2.5亿元。全县建成吉利沟、老爷岭等中药材示范园6个,全县中药材留床面积突破4万亩,实现外销4000吨、产值1.8亿元,“太白药谷”建设初显成效。
  公路水库将变最美风景
  太白县是我市人口最少的县,全县只有5.2万人,但是去年游客接待量达到328.55万人次。发展全域旅游,首先要解决游客进入的便利化问题,并完善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太白县正在用绿色环保技术打造“最美公路”和“最美水库”。
  明年8月底建成通车的太凤高速公路,将结束太白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这条公路沿途花木葱茏、景色宜人,远处山峦起伏,环境优美。这是一个呵护秦岭绿水青山,打造红色旅游路和生态环保路、创建绿色公路的示范工程。太白县交通运输局干部刘海军说,这条道路一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老传统,应用隧道代替开山、高架代替路基的新工艺,最大限度优化设计,尽量减少对山体、植被和水源的破坏。
  投资123亿元的眉太高速公路,沿途都是风景名胜,将成为一条旅游热线,方便西安游客来扶风、眉县、太白观光。10月22日,市县相关专家结合《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对该项目太白境内涉及跨河建设的4个点位,进行了全面评估论证,还对河道保洁、养护和绿化、设施保护等提出了操作规范和要求。眉太高速将在太白县梅湾村与太凤高速顺接。
  太白县城目前只有两万人,随着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建设,相信今后来太白县旅游、投资兴业的人会越来越多。小县城如何解决人口剧增带来的供水问题?县级重点项目石沟水库和龙王河水库的建设就是答案。这两座水库建成后,不仅可以解决县城和周边群众用水问题,还将有效解决城区周边产业园区、工程建设缺水问题。这两座水库不仅水质优,周围环境还十分秀美。建成后,太白县城将新增两处美景:一潭碧水密林掩映,花草环绕;一潭碧水群山环抱,倒映烂漫红叶。如今的太白县,正在把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县域经济驶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