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满怀文化自信开启宝鸡发展新征程
——贯彻落实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一
  本报评论员
  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群贤毕至,精彩纷呈,成果斐然,好评如潮。这次大会是我市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一次大集结,尤其是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在大会所作的讲话,吹响了宝鸡文化产业发展的冲锋号。当务之急,是要把大会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运用好、转化好,推动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大的跃升,文化事业实现新的繁荣。
  宝鸡的文化内涵是立体的、丰盈的。8000多年的文明史,2770多年的建城史,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不畏艰辛、为民造福的姜炎文化,敬德保民、革新图强的周秦文化,信仰坚定、救国救民的红色文化;生发出崇尚美好、返璞归真的民俗文化,和谐共生、取之有道的山水文化……这些优秀文化纵贯古今,交相辉映,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史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它们滋润着心灵、生发着情怀、锻造着风骨,是华夏儿女的魂和根,更是宝鸡人的骄傲和荣光。如今的宝鸡,以文化为杠杆、以时代为支点,撬动发展、实现腾飞,举足轻重、意义非凡。
  宝鸡的文化基因是奋进的、务实的。从炎帝教民稼穑到马融设帐授徒,从姜太公磻溪垂钓到秦穆公开地千里,从周公制礼作乐到苏轼修建东湖,从扶眉战役的枪声到宝天铁路的流血牺牲,无论是典故中的为民请命、圣贤先哲的民本思想,还是革命先烈的救民情怀,都彰显了为民生幸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忍辱负重、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一脉相承的本质精髓,是我们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把宝鸡的优秀文化传承好,把宝鸡的文化资源利用好,在文化产业大放异彩的新时代,不负韶华。
  宝鸡的文化特质是开放的、包容的。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以及区位特征、地理环境、自然禀赋等,赋予了宝鸡这座城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豁达。在这里,操着南腔北调的人不会有陌生感;在这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创业者、投资者梦想成真,并自发为宝鸡“代言”。近年来,我市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步伐,接连举办宝鸡发展大会、钛产业博览会、石油装备跨国采购会、宝鸡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等规格高、影响大的展会,不断提升宝鸡美誉度和影响力。展望未来,文化宝鸡怀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敞开怀抱,以前所未有的自信面向世界,再启征程。
  新时代是最好的时代,文化是最根本的力量。宝鸡这座被文化浸润了数千年的古城,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开创新的辉煌。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