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麻雪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粼粼渭水之畔,一位婉约伊人,恍如梦中一般,手持一束蒹葭,在白露夕光中,静立成一幅穿越三千年都不曾漫漶的诗意画卷……这是《诗经》中,对晚秋时节周原地区的美妙描述,刻画出周原故土青葱的模样。还是在这如诗的时节,还是在这行吟者赞颂的地方,10月26日至27日,全国第四届周文化研讨会在周原故土之上的岐山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周文化专家宫长为、汪承兴、吕文郁、武家奉、李健民、傅乃璋、孟庆利、黄怀信、郭胜强、木斋、吕庙军、瞿华英、陈雄等,雅聚箭括岭之下,共话礼乐文化,吟一首当下的“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从商代的“鬼神”到周代的“保民”礼乐文化拉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序幕客观来说,礼乐文化中所说的“礼”,作为古代的治国理政理念,并非仅仅始于周公,而是“始自于夏代,贯穿于殷商代,直到周代”。所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也就是说,每一个朝代都是参照了上一个朝代的兴衰,分析其治国方法的成败,去芜存菁,发展出更适合的制度和方法,这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愈加璀璨的原因。
从夏、商到周,完成了一个认识,国家的命运是由人民决定的,而不是曾经以为的“上天”。虽然这个认识在当时还是肤浅的,有功利目的的,但这是中华文化一个本质上的飞跃。
中国人民大学韩星教授谈道:“夏,由于刚刚脱离氏族社会,礼制淳朴……到了商代,阶级分化十分显著,统治者更注重礼制的阶级内容。”“殷人过分强调等级,而使人普遍相信鬼神所赐的灾福,对君敬而不亲。殷人治国主要靠神、刑、政,不是抬出上帝、鬼神威吓欺骗,就是以刑杀为威。虽然在个别地方也讲德、礼,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制度。”
明代许仲琳的一部话本小说《封神演义》,让纣王的“荒淫无度”与周文王、周武王的“仁德”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形成一个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的确,武王伐纣时,有盟邦的人劝阻纣王,希望他能有所改变,然而,纣王却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意思是,纣王自以为有上天的护佑,可以为所欲为。
最终“大邦殷”灭亡了,还是被“小邦周”打败的!为啥呢?
周公作为西周初年的思想家、政治家,当时的他就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殷商灭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无德又胡作非为,因此丧失了民心。所以,周公提出了“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等主张。
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文郁解释并评价道:“周公的主张意为,执政者必须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了解民众的疾苦,对那些罪过较轻者应当以教育为主,不要动辄就用严酷的刑罚。这些都是周公等西周统治者从殷商灭亡的惨痛教训中得出的正确认识。与此同时,周公又在西周之初大张旗鼓地反对酗酒、反对贪图安逸、提倡节俭。这些措施开创了西周良好的社会风气,为西周的文化建设营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从特权阶层到“谦谦君子”礼乐文化是正常有序的社会生活规矩
周公充分认识到了殷商教训,又总结了夏代、商代的“礼”,尤其是周人的“礼”,从而“制礼作乐”,成为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创建者和杰出代表”。
所以,中国先秦史学会周公思想研究会会长汪承兴提出:“礼乐文化是古公亶父、王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周人、周族为主,和大周原地区乃至整个华夏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信史文化。周公是集大成者、创建者和杰出的代表。正如汉初思想家贾谊说‘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
与其说礼乐是贵族身份的象征,不如说是对特权阶层行为的约束,在三千年前的奴隶制社会,这个观念已经很先进了。
那么,什么是礼乐文化?礼乐都包含什么内容呢?
“礼”,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习惯、舆论等各方面,“既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族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再来说说“礼”与“法”的联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黄怀信认为:古代时,“法”也是社会规范,但与“礼”的区别又很清楚;“法”是强制性的社会规范,主要针对的是已然的行为;而“礼”则是主要通过教育,要求人们自觉执行的社会规范,不具备强制性。其功能,既体现社会文明,也可以预防犯罪。古人强调礼,除了体现文明,主要是教育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
“乐”,周公对史上流传下来的各种音乐、乐舞进行改造,对周天子、诸侯、卿、士大夫等各个阶层的礼仪、音乐、乐舞等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各种礼仪所用的音乐是“雅乐”。记载的书籍是《乐经》,已佚。据考证,《诗经》中一些诗词就是《乐经》中的歌词,有的还是周公亲自撰写的。
春秋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当时的孔子为挽救“礼乐”而创立了“仁学”,大力传承和发展周公礼乐文化。中宣部新闻局原副局长武家奉谈道:“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今天的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不难发现,礼数周全又颇通音律的男子形象,往往会被赞许为“君子”。最典型的是《诗经》中的一句话:“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后来,明清时期的很多话本小说,包括如今的很多文学作品,都会引用《诗经》中的这句话来形容“君子”。
周代的“礼乐”,塑造出一个个古代的“君子”,时至今日,具有“君子”之风的人,依然受到我们的喜爱和尊敬;周代的“礼乐文化”,对古代文明影响至深,更是延续至今。
在本届周文化研讨会上,专家们总结认为:用礼乐文化的秩序与和谐理念,用礼乐内在的道德修养,生发出“礼”尚往来、以“诚”相待、以“信”相许、以“义”相重的情操,造就孝亲睦邻、敬业乐群、尊师敬长、礼贤下士、温良谦恭、平和中正的君子风范。
从挖掘传统到服务社会礼乐文化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本届周文化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
礼乐文化的核心内容有“天道人道,天人合一;敬德保民,以人为本;明德慎罚,以德治国;以礼立序,以乐致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弘扬礼乐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研究和弘扬周公礼乐文化,充分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史和三千年文化史延绵不断,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证明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泱泱大国,可以增强中华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热情;可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经验和力量,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助力。研讨会上还提出,周的礼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保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礼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改革开放的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面向世界,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巩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