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专版
第08版:文化
标题导航
|
网红,你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票友欢聚展歌喉
陈仓飞歌赞祖国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不少“网红”,也兴起了“网红”产业,诱人的经济回报、粉丝热捧带来的自我满足感,让不少青少年竟将“网红”定位为将来最期望的职业。客观地说,“网红”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能尊重公序良俗、恪守道德底线,这样的“网红”可以很美,可一旦陷入眼球经济的“名利场”,把低俗化当作卖点,如此“网红”其实很丑——
网红,你不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本报记者王星
网红别让素质赶不上“颜值”
“网红”,泛指那些因被网民追捧而走红的人。有人说,他们的走红皆因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所谓的“网络红人”。
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
不可否认,“网红”是网络新媒体时代的产物,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网红”人数已达百万,但最近“网红”这一词似乎总伴随着一些低俗的事件一起出现。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在互联网上贩卖低俗劣质的内容走红,且拥趸不断扩大时,则需要大众理性精神的觉醒。
在记者的采访中,多数受访者对“网红”的评价大都是“庸俗”“浮躁”“博眼球”等贬义字眼,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看“网红”视频,只是为了消遣时间,放松心情。大部分“网红”以“流量为王”“金钱至上”为价值导向,有些“网红”剑走偏锋:活吃蜈蚣壁虎,大马路上上演“真人打滚”,三九天身着单衣跳河……就像很多“网红”高呼的那样:“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做不到的!”
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强教授表示,网络发展和自媒体的兴起,为很多人提供了赚取流量和获取“粉丝”的机会。在这种新兴业态中,其中不乏充满正能量的内容和积极阳光的“网红”,但在利益驱使下,“网红”群体也良莠不齐,有的人为了获利,甚至以无底线的哗众取宠、博人眼球来成就自己的“网红”之路。
“素质赶不上颜值”可谓是当下“网红”行业的尴尬现状。归根结底,部分“网红”颜值在线素质缺位,满脑子想的就是利益变现,从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难怪有网民呼吁:“低素质不配当‘网红’。”“千万不要让那些素质低下的‘网红’,带偏年轻人的‘三观’。”“灵魂有厚度,内在有深度,素质和颜值并驾齐驱,这样的‘网红’才能得到支持。”……
网红别光想赚钱不守公德
“扬名立万之心”古已有之,但在今日有些“网红”却以“博出位”或“秀下限”的方式,来博眼球,这样就算出了名,也出的是“恶名”和“臭名”。
是谁在“审丑”文化的滋长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业内人士表示,“网红经济”被认为是“网红”低俗化的一大推手,网红品牌变现的能力流露出巨大诱惑。直播平台上,粉丝通过购买虚拟礼物对主播进行“打赏”,“打赏”的人越多,该主播获得的利益越多,这也驱动主播去做一些违法违规的事情。
宝鸡本土导演高上云,曾拍摄完成了多部城市公益微电影,他与团队制作的《大宝鸡》系列,在各大平台上收获不俗的播放成绩,特别是今年推出的《大宝鸡》短视频,在某平台单条播放量达200多万次。他告诉记者,很多“网红”都是通过直播中的打赏、视频播放量,及在视频中植入广告等方式变现。所以,为了博眼球,就需要“网红”不断推出新的东西来吸引网友,而低俗内容只能一时满足某些看客的猎奇心理。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敖鹏在《基于“网红”现象的解读和思考》一文中指出,在“网红”泛化的当下,只要有个人特长、天赋、风格以及好的故事呈现,人人均有机会走红;另一方面,泛化也意味着“网红”群体竞争呈现白热化的激烈程度,“网红”们也不断探索新的方向,力求在突出自我的时候避免流于平庸,在同质化的“网红”群体中开辟差异化的个人风格,通过独辟蹊径的自我呈现打造自身的“魅力人格体”。
所以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网络平台中,有些“无一技之长”的人,便想凭一些低俗手段达到蹿红和挣钱的目的,以至于出现了大批低俗“网红”。
当低俗和“网红”合体,不仅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也使有的年轻人追逐在一夜暴富的幻想中。高上云说,宝鸡也有很多人在做直播和短视频,这些人中有些将直播变成了一份“工作”,播放那些没有“营养”的内容,只要离开了脚踏实地而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都是不被提倡的。
网红别说网络是法外之地
我国的网信事业蓬勃发展,网民数量居全球第一,虽然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却是现实的。所以,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红”千万别当法盲。
2018年,曾有众多的网友向警方反映称,某“网红”女主播“莉哥”在直播中,不仅公然将国歌曲谱篡改了,还以嬉皮笑脸的方式唱国歌,甚至还将国歌作为她自己所谓的“网络音乐会”的开幕曲。经过调查,上海警方落实了女网红“莉哥”侮辱国家尊严的行为,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律草案》将她拘留五天。2019年,知名直播平台“网红乞丐哥”高某被绍兴诸暨警方抓获,高某拥有400多万“粉丝”,系在逃犯罪嫌疑人,在被通缉的过程中,他仍不忘在平台上直播,还在直播中挑衅警察称“你们抓不着我”,最终难逃法网……有很多网友大呼:“活该!”在多元的网络市场中,要想留住观众,各种“耍怪”方式层出,结果“打脸”的还是自己。
近年来,我国网络空间之所以能日渐清朗,很大一方面得益于“净网”“剑网”“清源”“护苗”等系列专项治理行动的开展,得益于网络法规的逐步深入人心。李强表示,在现实社会中,不能让“我是网红,我有很多粉丝,就可以无视社会法纪”的观念蔓延,只有大家遵纪守法,明确各方权利义务,才能让网络空间生态良好。
最近,高上云正在和他的团队筹拍《大宝鸡3》,2016年他推出的歌曲《咸鸭蛋》,被网友们称作“宝鸡首支洗脑神曲”,而这首MV的主人公就是宝鸡“网红”——“咸鸭蛋爷爷”戴华民。城市的风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都是高上云拍摄视频的灵感来源,他说,很多“网红”都在盲目地从众,没有主题,没有思考,去直播或拍摄所谓的“作品”,其内容有的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有的甚至无视法律和道德底线。所以,“网红”必须把关注点从自己的脸和别人的钱上移一移,补补政治课和法律课。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拥有粉丝就意味着拥有盈利机会,面对一些“网红”乱象,相关部门必须强化监管,对低俗“网红”要亮明法律“红线”,及时清理有害内容,依法处理违法人员。李强建议,各平台应加强督促和监管,从法治的角度构建健康、完善、有序的行业市场,要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积极而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空间。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