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虢王红薯缘何俏销?
本报记者王怀宇





  时值深秋,正是红薯大量上市的季节。今年,有一种“虢王红薯”异军突起,在市区各农贸市场成为“名角”,一路俏销。不仅如此,它还创造了5天内网络销售数万公斤的惊喜,并进入沃尔玛等大型超市,远销全国多个城市。今年9月,“虢王红薯”首次亮相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颇受欢迎。曾经不温不火的“虢王红薯”,如今为何广受青睐?记者就此一探究竟。 
   
  创新思路迎来大丰收
  “寒露”过后,凤翔县虢王镇农民喜气洋洋地迎来了红薯丰收。据了解,今年虢王镇有1200多户农民发展红薯产业,栽种红薯共计6200多亩,亩产最高达3500公斤,规模和产量均创新高。
  虢王村村民侯天锁种了11亩红薯,这些天,他天天往自家地里跑。他说:“挖红薯的时候,大家都像挖人参一样小心翼翼,害怕出现破损。如果破了相,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侯天锁的话,打开了村民的话匣子。据村民介绍,虢王镇的粉质土壤,具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养分充足、通气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宜红薯种植。红薯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往年多是“丰产不丰收”,每公斤红薯只卖0.4元左右。今年不但产量高,而且每公斤红薯价格在0.8元至1.8元之间,属于从未有过的好行情。为了追求好品相,村民不怕麻烦,轻手轻脚挖红薯。好产量、好价格,让当地农民一改往日的粗放式红薯种植,变得细致起来。
  “淀粉足、蛋白高、糖分多、粉糯无茎有嚼劲。”虢王镇党委书记吴国良一口气说出当地红薯的四大特点。他说,虢王红薯是当地传统特色农产品,但一直不温不火。近年来,他们创新思路,重点打造这个特色产业,陆续引进“秦薯4号”“秦薯5号”等新品种,积极帮助和带动群众发展红薯育苗和红薯种植,并成立专业合作社17家,全力提高红薯品质、扩大产业规模。“力争2021年,全镇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让红薯真正成为助农增收、振兴乡村的大产业。”吴国良信心满满。
  在市区陈仓大道的光明村农贸市场,有一位商户专门经销“虢王红薯”,每公斤售价4元钱。据他讲,最近每周都能卖出两吨左右。在市区人民街市场、南关路市场、宝桥市场等处,也都能见到专卖“虢王红薯”的商户。记者在几处市场随机采访了数位消费者,他们普遍认为,“虢王红薯”皮薄肉厚、甘面香糯,味道好似毛栗子。
  网络销售释放“大能量”
  产业发展有势头,农民致富有奔头。今年9月中旬,凤翔县举办了首届“红薯节”,众嘉宾云集虢王镇虢王村,“虢王红薯”一时间声名鹊起,并且成为网红农产品,5天内网络销售数万公斤。10月18日,记者登录京东购物网,看到“虢王红薯”已获得了4300多个好评。
  “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今年红薯销售收入预计能达到3000多万元。”吴国良向记者介绍全镇红薯产业发展现状时,掩不住内心的喜悦。
  如今,虢王镇种红薯的农户几乎家家都会利用微信等手段在网上进行销售,而且总结出了哪些城市的人特别喜欢“虢王红薯”,依据这一信息,他们重点在这些城市的相关网站、贴吧上,发布“虢王红薯”的特点和销售信息,进一步扩大网络销售渠道。
  当农民搭上互联网快车,一下子释放出了意想不到的“能量”。“今天发了多少?”“不多,五六件!”这几天,走在虢王镇的街道上,不时会听到这样的问答声。据了解,“虢王红薯”已通过网络,销售到了西安、兰州、北京、宁波、广州等十几个城市,遍及大江南北。与此同时,外地商贩也不断涌入虢王镇贩运红薯。“我最近基本一周来拉一次货。”来自甘肃的一位商贩对记者说。
  凤翔“红薯节”启动仪式上的一段解说词,成为当地人的内心独白:一窝窝埋在地下的红疙瘩,刨出土后藏在寻常百姓家的地窖,曾几何时走出过虢王街道?而今搭上新时代的快车,进入沃尔玛等大型超市,远销全国多个城市,成了城市餐桌上的美食,变成了农民增收的金疙瘩、脱贫致富的好产业、全县农产品的名牌!
  今年9月,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办,“虢王红薯”首次亮相博览会。这个来自大西北的农产品,引来众人围观、品尝,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商人表现出极大兴趣,纷纷洽谈合作事宜。
  在“虢王红薯”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凤翔县其他镇村新栽红薯上千亩。
  小红薯做成大产业每年正月,不少人还沉浸在新年的欢乐中,虢王镇的农民已经开始红薯育苗。红薯育苗要经过堆肥、整理苗床、架塑料大棚、浇水控温等二十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否则烧苗、病苗等灾害会接连而来。
  此外,红薯对环境和温度很敏感,如果保存不当,有的会发芽,有的会烂掉。红薯储存,制约着红薯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延伸红薯产业链,才能使该产业发展壮大。”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虢王红薯”在提升品牌价值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产业新高度。
  如何壮大红薯这个特色产业?不妨看一看外省的做法。四川省安岳县周礼镇大力推进红薯精深加工,形成了鲜薯、精淀粉、传统干粉条、火锅鲜粉条、速冲速食泡粉等红薯产品多样化格局,产值达到数亿元,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有名的“薯业小镇”。去年,该镇规划布局“百亿红薯产业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周礼镇的成功经验,使虢王镇人受到启发。目前,虢王镇在延伸红薯产业链上积极作为,红薯初加工中心项目正在建设。该中心建成投用后,将对红薯进行汽蒸、冷却、封袋等初加工,预计年加工成品720吨,收入430多万元。除此之外,有一家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除了引进新品种外,还采用新工艺对“虢王红薯”进行加工,把红薯蒸熟后极速冷冻,包装成速食食品,然后在西安、宝鸡等地的智能售餐机加热后进行销售,反响良好。
  当前,虢王镇正在按照“大力推进红薯产业提质增效五年(2020年-2024年)发展规划”,持续提高虢王红薯品质、产量,积极延伸产业链,朝着“西北知名的红薯特色产业镇”目标前进。 
  

声音
坚持不懈打造品牌
王怀宇

  凤翔县虢王镇在发展红薯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地理和气候环境上,也体现在上百年的栽种历史中。发挥好这种优势,是成就“虢王红薯”品牌的关键所在。而成就一个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能找噱头、秀一把,需要坚持不懈打造品牌。
  放眼全国,不少地方都在依据本地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可以说,竞争已步入白热化的程度。就拿红薯来说,打开网页,各种各样的红薯品牌扑面而来,令人眼花缭乱。面对这一情况,想在红薯产业上做出一篇好文章,实在不容易。要占领产业高地,就要靠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抱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信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凭借实干和巧干,打造出持久不衰的新特色。
  良好的品牌具有象征意义,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地方虽然制定了宏伟目标,但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方法,缺乏“一张蓝图干到底”的信心和决心,热闹一段时间后,就烟消云散,风光不再。壮大特色产业、创立品牌,是为地方谋发展、为群众谋利益的好事。要想把好事办成功,不是定一个宏伟目标、喊几声响亮口号那么简单。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另一方面要充分激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开拓进取、久久为功,才能成就一番前所未有的新事业。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