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幸福路
——宝鸡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贫困户喜领分红款

  本报记者李波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一组脱贫攻坚数据为金秋添彩。在市委、市政府精心安排部署下,经过多年努力,宝鸡市5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有51万人脱贫,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11.9%降至2018年底的2.2%。截至目前,全市剩余43个贫困村、3.98万贫困人口。2019年计划实现43个贫困村退出、1.78万人脱贫,到2020年,剩余2.2万人将全部脱贫。
  找准问题实施精准扶贫
  宝鸡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个、片区县5个,其余县区都有扶贫任务。面对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副省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切实履行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职责,先后赴5个贫困县和岐山县、陈仓区、高新区调研指导,召开专题会议,现场解决问题。市长惠进才召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研究“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推进工作,赴千阳县、扶风县、高新区等县区脱贫攻坚任务重的镇村进行调研,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按照“三突出三解决”和“两下两上三聚焦”的工作思路,我市深入开展脱贫问题大排查,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中涉及的问题细化为158条具体整改措施,将《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中涉及的问题细化为136条具体整改措施,市、县、镇、村自上而下建立《整改方案》,自下而上建立“三单一账”,扎实推进问题整改。通过普遍问题标准化整改、个性问题边查边改、第三方反馈问题精准化整改等手段,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与此同时,市扶贫办通过成立专班、加强巡视、强化督导等举措,着力解决产业扶贫、扶贫资金监管等整改难度较大的问题,并积极组织业务培训和巡回指导,以现场点评会、观摩会、擂台赛等形式,组织各镇街面对面交流,明确整改措施,夯实整改责任,推进整改任务全面落实。
  瞄准目标冲刺年度任务
  今年以来,我市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和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协调推动脱贫攻坚工作。
  在深化产业就业稳增收方面,我市自2016年以来,通过产业入户,带动3.45万户贫困户通过种植、养殖等产业增加收益。如今,全市实施到村产业项目690个,发展种植产业39.92万亩,发展养殖产业39.95万头(只),覆盖贫困户8.24万户,实现了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同时,全市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8.4万人,新增就业6521人、自主创业180人、技能培训2671人、公益专岗安置1283人、农村特设公益性岗位安置6821人。
  安居,对困难群众意义重大。我市采取奖、补、减、免等方式,实现了搬迁群众全部入住,并打造了4个省级示范安置点。与此同时,不断深化基础设施“1+7”管理,投资2.24亿元实施农村交通、水利、电网升级改造等项目212个,投入管护资金6952万元,全面提升了农村公路、水利、公厕等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水平。
  在落实保障政策方面,今年以来,我市发放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助学金1687.24万元,资助学生2.42万人,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辍学”目标。招聘特岗全科医生16名,遴选乡村医生37人次,解决了镇村全科医生、乡村医生后继乏人问题。同时,为2157户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资金8769.13万元,实现了60周岁以上贫困群众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全覆盖。我市刚性支出救助成果,被民政部评为年度社会救助领域优秀创新实践案例。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
  脱贫不返贫,是脱贫攻坚的目标之一。为此,我市通过强化动态监测、推进“项目超市”、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等措施,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
  在脱贫人口动态监测上,我市主要关注已脱贫户中的低收入群体和非贫困户中的“边缘户”。对人均年纯收入在3100元至4000元的3.1万脱贫群体,实行预警监测、定期回访等,保证帮扶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切实防止边脱贫边返贫。对非贫困户中的“边缘户”,准确掌握基础信息,摸清制约瓶颈和发展难题,确保其不致贫。对特殊困难群体,落实社保兜底政策,同时组织引导社会各界、志愿者与特殊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实施个性化帮扶项目。
  在推进“项目超市”、巩固脱贫质量方面,我市研究制定相关实施意见,依据贫困群众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等情况,把全市已脱贫的14万户51万人分为稳定巩固户、重点帮扶户、兜底保障户三类,精准对接产业、就业、危房改造、教育、健康等“八提升一保障”项目,建立户、村“项目超市”,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户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帮扶项目”。
  在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上,我市对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全面改善“两类学校”办学条件,组建城乡教育联盟121个;推进贫困县医院建设、镇村医疗机构标准化项目建设;全面开展贫困户家庭住房安全鉴定,保证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同时,实施农村贫困地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季节性缺水等问题。
  强化保障提高脱贫成效
  脱贫攻坚要形成长效,保障措施到位是关键。
  重点是人员保障。我市目前在岗第一书记562名、工作队员1740名,全市各级帮扶干部达2.7万人。全市驻村帮扶干部引入帮扶资金3638万元,实施帮扶项目477个,就业扶贫安置贫困人口6825人,消费扶贫725万元,带动20230户贫困群众增收。
  在引导群众脱贫的同时,我市召开徐宝扶贫协作联席会议,今年以来,落实对接扶贫协作项目18个。国企合力团项目资金向5个贫困县倾斜,完成投资2.73亿元,带动贫困户863户。此外,全市有471家社会组织与帮扶对象签订协议、开展帮扶活动,发挥了定向发力的作用。
  激发内生动力,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我市充分利用农民夜校、扶贫大讲坛等有效形式,让“自主脱贫、我要脱贫”成为贫困群众的愿景和实际行动。通过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宣传脱贫致富典型,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扶勤不扶懒、扶干不扶看”的鲜明导向。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三比一提升”行动为统领,全面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米”问题,啃下“硬骨头”,确保实现脱贫攻坚“不落一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