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山水库位于千
河下游的千阳、凤翔、陈仓三县区交界处,是我省关中最大的蓄水工程。这是宝鸡人用血汗铸就的一座丰碑,那一声声战天斗地的号子,至今响彻在人们耳边;那一句句火线入党的誓言,激励我们不忘初心、再创佳绩;那一股股清
水,滋润着一代又一
代人……
寻找冯家山水库第一批建设者
记者找到的第一位受访者叫陈宗科,今年72岁,是冯家山水库第一批建设者之一。
陈宗科说,1970年2月,扶风县接到上级通知,两个公社各组建一个连队,作为冯家山水库先遣队开赴工地。他从当时的市长寿中学毕业返乡务农不久,被公社任命为其中一个连的连长。当时的工地,还在一个荒沟里。因为没有住的地方,村民养过家畜的废弃窑洞就成了连部,其他人就在山坡上挖窑洞,10人一孔窑洞打地铺住着。先遣队的主要任务是修路、建设物资装卸等场所,做好前期准备。民兵们扛着镢头、铁锹,拉着架子车,硬是在山沟中挖出一条崎岖的路来。路挖好后,还要铺石子,他们就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捞起沙子、石头,再一筐一筐抬到路上。当年7月,岐山县、宝鸡县、凤翔县等县的民兵团到来,开始建设大坝。那个年代,机械化程度非常低,主要靠人力干,每天3万人要出工,前前后后出动十几万人。每天干完活,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冬天,人从沟里往工地走时还浑身是汗,走到沟上面时,衣服上的汗就结成了冰。尽管条件艰苦,但经过大家的齐心奋战,1972年,大坝主体建成。1974年8月8日,冯家山水库的水通过南干渠,输送到了扶风县午井,使沿线的旱田成了高产田。陈宗科也被招工到水库,后来成为冯家山水库管理局党委副书记。
遇见关中最大的“水缸”
第二位受访者叫何跃,今年52岁,现任冯家山水库管理局总会计师。何跃的父亲曾是冯家山水库的建设者之一,何跃长大后也接力走进了这里。
何跃说,渭北台塬区土地肥沃,然而因长期干旱缺水,粮食产量极低。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接连数年发生超过3个月的干旱。在这种情况下,修建冯家山水库、引千河水上塬,被提上了省市议事日程。1969年初,我市开始筹建冯家山水库,由水库建好后受益的原宝鸡县、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等,抽调民兵承担建设任务。1970年7月,水库启动大规模建设,何跃的父亲当时在凤翔县财税局工作,被抽调参加水库建设。当时,指挥部下了硬任务:在次年主汛期来临前,大坝必须建到53米。“大干几十天,达到53”成了每一位参战者的冲锋令。拉土、打夯、炸石头……工地上24小时不停工,不仅在1971年主汛期前完成了任务,而且创造了1年10个月用人力建成大坝主体的奇迹。随后,又用时15个月,打通了当时国内最长的地下水利隧道——万米隧洞。1974年8月8日,水库建成试水灌溉。整个一期工程持续到1982年结束。
何跃是1987年进入水库工作的,这时,为市区居民和工业供水,成为冯家山水库的新使命。何跃说,水库通水后,灌溉宝鸡、咸阳两市八县区136万亩农田,累计向灌区供水40多亿立方米,灌区的粮食产量由每亩100公斤增加到每亩580公斤。同时,水库为市区居民及工业年供水5000万立方米,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血脉”。
结缘永不退休的水库人
第三位受访者叫冯来娃,今年85岁。虽然退休了27年,但他一天都没有离开过水库,而是坚持在水库周围的荒山上植树,至今造林3000亩。
冯来娃说,1970年冯家山水库大会战时,36岁的他从扶风来到建设工地,由于表现突出,当年他火线入党。1974年他被水库招工,先后任工程队副队长、渔场场长。1992年,冯来娃从水库退休,但他没有走,而是在水库边找了孔窑洞住了下来。因为水库周围有冯来娃和同事栽的4000亩防护林,但被人砍得只剩下千余亩,冯来娃觉得他有义务留下来栽树。他向同事和女儿借了1800元,买了种子开始育苗。树苗育好后,他又划着小船拉着树苗,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栽树。前些年,农村人烧火要用柴,盖房也要木头,冯来娃前脚刚栽下的树苗,后脚就被人拔了,原先栽的粗一点的树也经常被偷伐。为了护林,冯来娃揣着馍,白天黑夜在林间巡查。有一次,他制止别人偷树时,被对方打掉了三颗牙,但这更坚定了他栽树护树的决心。管理局领导被冯来娃的精神感动了,提出每年拿出3万元,补贴冯来娃买树种、生活费,被他拒绝了。冯来娃觉得水库是他参与建设的,爱护水库是应该的。如今,冯来娃租住在水库边的彭祖塬村里,每天划着小船进出在山水树林间。被毁掉的林地现在已全部补栽,冯来娃栽的最早的树都一搂粗了,这令他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