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虹 安仁 王玲
名师引路自我奋进
1956年,崔宝堂出生于宝鸡县(今陈仓区)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他在12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岐山高店看到一位刻字师傅在摊位上刻章,这立刻引发了他的兴趣。从那以后,崔宝堂常常跑到那位师傅摊前,看他怎样起印稿,怎样写反字,怎样打磨章料,怎样执刀雕刻……
18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公社党委书记发现崔宝堂有写作才能,遂将他推荐到信用社工作。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逐渐划出一道越来越靓丽的风景线。在工作中,他没有放弃对篆刻的喜爱,一个人慢慢研究。
1980年的除夕夜,崔宝堂惊喜地发现,自己给《陕西广播电视报》投稿的一方印章“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刊登在当天报纸的报眼位置,顿时他的激动之情难以掩饰。他又在报纸中缝看到长安书法学校招收学员的告示,于是立刻写信咨询,后来虽没能如愿,却意外获得了书法家李子青的联系方式。崔宝堂给李子青写信,并附上他刻的六方印模,表达了虚心求教的意愿。一周后,他收到回信,李子青让他去宝鸡市书法研究室。
崔宝堂与李子青一席谈话后,拜在李子青门下,正式学习,从1981年到1985年未曾间断。
1986年,经李子青介绍,崔宝堂又拜在书法家刘自椟门下。在刘自椟的鼓励、指点下,崔宝堂进步非常快。每次创作前,他都会认真想一想,将对书法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创作的每个环节。作为中国当代篆书泰斗刘自椟的入室弟子,崔宝堂说:“老师‘不学古人,是为无法;纯学古人,何处着我?’的观点,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一生取之不尽的宝藏。”
从为他在人生十字路口指路的李子青,到带领他叩开艺术之门的刘自椟,崔宝堂的艺术事业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终有所成。
深植传统注重创新
崔宝堂的创作以大篆为主。说起学习篆书,崔宝堂说,大篆是最重要的书体之一,也是汉字的基础,学起来是比较难的,难就难在要“先认字、再学书”,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文字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下笔就可能错字连篇、漏洞百出。宝鸡是青铜器之乡和石鼓之乡,这里出土的金文、石鼓文享誉国内外,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而崔宝堂就出生在这里,家乡的沃土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崔宝堂说,老师刘自椟的篆书以大篆为基调,融大篆、小篆于一体,用笔逆入平出、藏头护尾,在近现代篆书中独树一帜。在老师的基础上,崔宝堂不断体味琢磨,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如,他从书法线条的灵动变化中找出了美的规律;在字的架构上,他把中宫收得更紧,这样一来,字的张力就更大。
崔宝堂不但写篆,而且刻篆,不仅刻印,而且刻字,从他的刻印刻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具有很深的功力。他的行书笔意流畅但不虚妄狂悖,富有激情却不肆意宣泄,从“静”的篆书中跳出来,用行书的“动”调整自我的创作心绪和状态。业内认为,他的行书既有明清书法的影子,也掺入了碑的味道,与其篆书相得益彰、恰到好处。
心怀艺术情系故土
前些年,全国篆刻发展不平衡,篆刻群体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地区,西部则较为薄弱。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研究会委员,崔宝堂自感振兴陕西篆刻任重道远。在他的积极努力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刻字艺术委员会于2009年4月成立,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展成为拥有200多人的团队。在第八届全国刻字艺术展览上,他们代表陕西取得了第九名的优异成绩,并获得优秀组织奖,成为当届展览的一匹黑马。随后,在第九届全国刻字艺术展览上,他们获得第八名的好成绩;在第十届全国刻字艺术展览上,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崔宝堂选送12名学员到清华大学艺术学院刻字高级研修班学习,还自己拿出6万元作为部分学员的学费和生活费;他自筹资金10多万元,在西安、宝鸡、汉中、延安、渭南、咸阳等地举办了16场次刻字培训班;他还在省书协的支持下,自筹资金110多万元,连续组织举办了四届全省刻字展览。
凭借最初的那份热忱和苦苦的坚持,崔宝堂开辟出了陕西书法篆刻艺术的一片园地,正如他自己所说:“作为一名艺术家,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寻找自己的艺术归宿。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和目标。”
在谈到宝鸡文化艺术发展时,崔宝堂说,宝鸡应该设立陕西省现代刻字博物馆。陕西省现代刻字虽然起步晚,但这些年来发展已成规模,人才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已走在全国前列。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推广现代刻字的平台,向社会全面展示这门艺术,而宝鸡就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