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在研究铸锭工艺 职工食堂 生产区 住宅区 东岭集团全景 宝鸡,周秦文化发祥地,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儿女,从不缺瑰丽的梦想、奋斗的豪情。
从中西部数万村庄中的一个“小存在”,到拥有千亿元收入的“中国西部第一村”;从小作坊起家到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72位,东岭村的发展足迹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一部风雨与阳光交织的大片。
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中国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东岭村如何守住“创业初心”?东岭村当家人李黑记告诉记者,从起初在市场中打“兔子山羊”,到现在遇到更具挑战性的“老虎狮子”,东岭面对的机遇更大、风险更多,唯有树立起打造“百年东岭”的宏愿,东岭才更有气魄和定力重新整装出发。
“百年东岭”之变在创新求变中发展壮大
纵观东岭的发展史,可以解读为:在创新求变中发展壮大。
1975年李黑记高中毕业,回到生产队干农活。冬天在削白菜的时候,手冻得实在没办法,就将满是泥巴的手放进嘴里增加点热量;夏天在地里摘四季豆,热气烤得人快“熟”了,腿上和胳膊上满是被叶子划的血印子。那时他想,当农民太苦,啥时候能不被大自然折磨就好了。
改变命运的第一次跨越,从办黑白铁皮加工铺开始,那时的难在于不懂工业。当时计划内的镀锌铁皮价格每张5至6元,而计划外的价格每张22至27元,他们用的是计划外铁皮,价格相差大,他们硬是用过硬的产品质量去抢市场,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锻炼了李黑记迎难而上的品格。
后来,市场上有了新的塑料产品,危机逼着他们要搞金属制品加工。为了争取队长同意,李黑记拉着队长等人,到宝鸡市五金厂看金属制品加工过程,看到一半的时候,队长走了,说搞金属制品加工太难了,农民干不了。
得不到队长的支持,李黑记就想办法从回收公司买废旧材料。当时一没设备,二没技术,生产出来的钉子,放不了多久就会生锈,他就从无锡请来懂技术的师傅帮忙解决,按照师傅的要求做,生产出来的钉子,再也没有出现过生锈现象。
“百年东岭”之魂在克服困难中砥砺前行
40年来,东岭人一直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前行。
就在企业热火朝天大干金属制品加工的时候,在建筑结构方面,不再使用水泥预制楼板了,用圆钉的地方越来越少了,连铁丝也不用了。东岭出路在哪儿?经过调研,东岭转入有色金属锌和钢铁冶炼领域。
2003年,东岭集团投资50多亿元,在凤翔县长青工业园拉开了10万吨锌冶炼和100万吨焦化生产项目的建设大幕。来自全国的100多位专家和3000多名工人日夜奋战在建设工地。谁也没想到,就在此时,江苏省常州市铁本钢铁有限公司违规上马了一个840万吨大型钢铁联合项目,被国家紧急叫停,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
这件事引起宝鸡各方对东岭投资项目的质疑:“东岭投资锌冶炼项目,算不算过热?”这一动摇不要紧,一些本来该办的手续停下了,整个工地传言四起。原本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沉寂下来。一些专家害怕受牵连不辞而别,工人也闹着要走,一些银行竟也跟着抽贷。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李黑记像一名角斗场上的勇士,他找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力陈项目的意义,他说:“整个项目我们都是按照行业内国际一流的标准设计的,我们要做全国的标杆,这对整个西部发展都是有帮助的。”
他坚韧的毅力与冷静的分析,在紧要关头发挥了作用。很快,一个由市委、市政府主持召开的支持东岭项目建设的现场大会在工地上召开。政府的坚定支持,稳住了人心,稳住了队伍,项目才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近年来,东岭加快转型升级,在投入巨资进行技改升级的同时,把发展重点转向矿产能源、金融投资、供应链服务、地产商业等板块,完成了黑色和有色的产业链布局;同时建设新东岭城市综合体,让宝鸡有了203米的超高层地标性建筑,引进皇冠假日酒店、银泰城等一批著名企业,大步跨进了第三产业;他们还收购了无锡地标性建筑248米银辉中心“双子楼”项目,打造江南的“小香港”。
“百年东岭”之基容天下人干天下事
40年来,不少企业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而东岭却不断发展壮大,究竟有什么秘诀?
一个秘诀就是:容天下人,干天下事。
东岭的创业者都是农民,没有搞过工业,能涉足煤矿、冶金领域,并做出成绩,靠的是纳天下英才为己所用。接手凤县锌品厂的时候,李黑记认识到:“要改变一个经营不善的企业,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当时,李黑记请来葫芦岛170多人的专业团队,但人家看到凤县地处山沟,条件很差,就不愿待在这里。为了让人才留下来,李黑记积极了解他们的诉求,尊重他们并善待其家人,生活上更是提供各种便利。
人活着不单是为了生计,还有获得尊重和认同等需求。这些人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便心甘情愿扑下身子贡献才干,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硬是让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扭亏为盈。
东岭人抓住市场机遇,以民营企业的身份参与到国有企业的改制当中。东岭先后投资50多亿元,兼并、重组了10多家国有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东岭人靠吸纳的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完成了从单纯的物流贸易向物流贸易与钢铁、金属冶炼加工并举转型升级。
在关键领导岗位上,李黑记很少使用他们家族的人。他常说,东岭是从农村出来的,而市场经济是全球经济,要干天下事,必须用天下人。为了找到人才,他跑遍大江南北。在东岭,汇集了很多奇才、怪才,李黑记知人善用,让这些人成为明亮的“发光体”。正是各类人才,推动了东岭集团的事业“全面开花”。
东岭在全国遍布近百家公司,拥有近2万名员工。其在经营系统推行“合伙制”试点,彻底解决了“为谁干”的核心问题。在用人上引入竞争机制,形成“鲶鱼效应”,让“东岭舰队”变得更强大。
“百年东岭”之梦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东岭集团树立起建设“百年东岭”的新梦想。这个新梦想折射出东岭的决心和更持久的责任与担当。
的确,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落后就会出局,市场不相信眼泪。李黑记在集团内部提出:创新革命、人才革命和时间革命。他认为要做到这些,首先在于一个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理想!一个人会不会成为优秀人才,跟他的家庭出身、智商高低、资源丰富与否关系不大,与他的理想信念关系最大。一个人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有担当,敢冒险,善于践行,人生就有出彩的可能!
打造“百年东岭”,要掀起“创新革命”,东岭要和旧的、顽固不化的、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做斗争,引入全球最先进的技术,继续在冶炼和矿业领域“精雕细琢”,提高产品竞争力。东岭还要在经营模式、管理模式方面创新。李黑记透露,今年他要为东岭做更大的“手术”,就是与管理层的老将们退出“运动员”序列,选一个有综合影响力的人来当总裁,改变过去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
“人才革命”方向在哪?东岭站在中国钢铁、煤炭和有色锌的前沿舞台上寻找人才,面向全球发出邀请。当然还有别的领域,东岭都要在未来寻找更多的行业明星,与东岭共成长。
“时间革命”如何取舍?李黑记认为,东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把时间和精力安排在最能为东岭基业“添砖加瓦”的事情上,向榜样学习,加快奔跑的速度,向前跑出东岭加速度!
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东岭正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奋力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