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千阳:田间大学出人才
■本报记者庞文渊



  这是一所与世界接轨的“品牌大学”,成功与荷兰瓦格宁根、美国康奈尔等大学牵手,荷兰的杰克、美国的赫尔曼和琼斯、意大利的kurt等10多名专家定期前来授课,带来了新思维、新管理、新模式,让传统观念与先进理念撞击出智慧火花。
  这是一所聚集国内高端人才的“著名大学”,拥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农业专家李丙智等7名教授和60多名硕士研究生、50余名市县农技员,组成智囊团,培育新品种、传授新技术。
  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田间大学”,农民与教授面对面,农民专业课堂学理论、田间地头学技能,开启了“理论+实践”的大门,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带头致富的“田秀才”“土专家”脱颖而出。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千阳县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国际标准,引进海升、华圣等龙头企业,建成集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于一体的10.2万亩矮砧苹果示范基地,采用“政府+高校+企业+农户”模式,创办“田间大学”,培养“泥土味儿”的“田秀才”,不仅圆了贫困户的“大学梦”,而且走出了乡土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田间大学”被原农业部命名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其经验在全国交流。
  学有所成“田秀才”抱团闯市场
  “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不干活一天完;早晨睡到八九点,醒来串门谝闲传”。千阳县是国家六盘山片区贫困县、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过去,这两句俗语是当地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千阳县委、县政府从致贫的思想根源找原因,邀请海升、华圣等龙头企业的顶尖人才给农民讲新理念、新技术,并带着农民干,“田间大学”应运而生。目前,全县已在张家塬镇等地设立4个教学点、22个教学班。在西农苹果试验站、海升示范园、华圣苗木繁育中心设立3个实训基地。同时,县上拍摄《田间大学》《千湖河畔苹果红》等专题片,传播新理念。
  “田间大学”犹如久旱逢甘霖,送来“及时雨”,激活了渭北旱塬“一池春水”。农民纷纷进课堂、进果园,学技术、比技能蔚然成风,出现了“专家教授做示范、田间地头解疑难;脱贫致富在果园,家家户户比存款”的新变化。
  自从“田间大学”办到家门口,不仅让山区群众学到了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更重要的是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看到了“钱”景,树立了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激发了内生动力。
  赵可行是南寨镇三合村人。妻子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女儿是残疾人。赵可行走进“田间大学”,听来自美国、荷兰、意大利的“洋教授”讲课,虚心请李丙智教授作指导。由于他爱学习、善动脑、肯钻研,果树芽接、枝接一刀见效,成活率高,被专家和乡亲们称为“赵一刀”。
  “赵一刀”把自家的3亩矮砧苹果园打造成标准化示范园后,为了让乡亲们增加收入,他组织70多名乡土人才走出家门,足迹遍及陕甘宁三省区的30多个苹果园,为群众指导技术、嫁接果树、引进新品种。三年来,他带领的团队每年创收达到400多万元。
  南寨村贫困户景海珍,一直跟随“赵一刀”嫁接果树。她说:“2017年,我丈夫因车祸去世,丢下我和孩子,我当时对生活都绝望了。在‘田间大学’,我学了嫁接技术,能挣钱,我家的生活不愁了。”
  “田间大学”就是这样,一带十、十传百、百帮千,乡土人才异军突起。目前,千阳县通过“田间大学”培训乡土人才2300余人,其中520人通过职业农民认定,向龙头企业、农业园区输送技能人才1800余人。
  学以致用“田间大学”产生“磁场效应”
  思路一变天地宽。“田间大学”不仅让农民学以致用,使“一技之长”有了“用武之地”,而且产生了“磁场效应”,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开办实体。
  蒲维科是草碧镇龙槐塬村人,今年50岁。2014年,蒲维科的母亲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后来,他的父亲也因车祸不幸离世,家里剩下他和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他家成为村里典型的贫困户。为了养家糊口,蒲维科先后在宝鸡、西安等地的装饰公司学家装,四处打零工。
  2016年,蒲维科听说县上办起了“田间大学”,来了“洋教授”,不但讲解世界上最先进的矮砧苹果作务新技术,还在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他就撂下装修活儿,返回家乡。
  刚开始,蒲维科对矮砧苹果作务技术一无所知,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他走进华圣公司边看边学。白天,他跟着公司技术员学理论、学修剪、学施肥;晚上,则抱着书本啃,把自己没有弄懂的问题记下来,向技术员请教。很快,他就学会了“大苗建园、矮砧密植、格架栽培、水肥一体、机械作务”的现代苹果种植新技术,并掌握幼园发展林下经济的基本原理。
  蒲维科有了新知识,带头承包30亩地,全部栽植矮砧苹果。2016年第一年建园后,套种西瓜、红薯、辣椒等作物,当年收入5万元。2018年,果园初挂果,但遭受了霜冻,而他套种的红薯等作物,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蒲维科成为远近闻名的技术员、脱贫明星,村民纷纷来取经。他因势利导,指导全村发展矮砧苹果园600多亩,为全村致富增收探出新路子。
  蒲维科说:“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方向、掌握不了新技术,其实路就在脚下。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田间大学’开在家门口,送不来新技术,就没有我的今天!”在千阳,像蒲维科这样返乡创业、领办经济实体的人就有143名。
  学有所获“洋教授”教出“土专家”
  “田间大学”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让贫困户学到了新技术,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59岁的沈爱乾是张家塬镇宝丰村人。2014年,他的妻子因患腕管综合征,在市中医医院做手术花去了2万元,当时儿子还在上大学,他家成了村上因病致贫的贫困户。
  面对没资金、没技术、没收入的家庭,沈爱乾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后来,村上成立了盛园合作社,村民都建矮砧苹果园,地里还来了“洋教授”。驻村第一书记张永刚动员沈爱乾参加扶智扶志“双扶”学校。沈爱乾跟着“洋教授”走进“田间大学”,地头学、现场学、网上学,留芽、剪枝、拉枝等矮砧苹果作务技术,他一一记在了心里。几个月后,沈爱乾掌握了新技术,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他坐不住了,把家里10亩地全部栽上了矮砧苹果。
  张永刚看到沈爱乾有了脱贫激情,一边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帮他建果园,一边安排他到合作社当库管、干零活,月工资3500元。今年,沈爱乾家庭收入突破5万元,不但还清了外债,还有了存款。
  如今,在宝丰村,已涌现出沈爱乾、王宝贤、杜世玉、沈文科、沈林杰等20多名果树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全村矮砧苹果面积从零发展到2631亩,搭载131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猛增到430万元。
  “田间大学”培养出的乡土人才,已成为千阳乡村振兴、造血强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全县38人创办家庭农场、93人担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340多人成长为种养大户、创办36个农业生产园区,5315户贫困户搭载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入股分红等“快车”,户均年增收近万元。目前,全县上下正在沿着“生态立县、人才强县、果业富县”的绿色发展之路,向着小康目标阔步前进。 
  

田间大学是乡土人才的摇篮
庞文渊

  事靠人做,业由人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千阳县“田间大学”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成为乡土人才成长的“摇篮”,为助力乡村振兴、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加速农业向高质量发展闯出了新路子。
  面对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艰巨任务,如何克服农民缺技术、产业缺人才、发展缺后劲的短板,是当务之急。“田间大学”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农民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使一批高素质、懂技术、会经营、能带富的乡土人才脱颖而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田间大学”上接世界一流大学,与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面对面;下接田间地头,把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传授给农村普通群众,让他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看到了国际化发展新趋势。因此,培养出的乡土人才,起点高、水平高、技术好,能够独当一面,有信心、有能力、有本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培育新品种、传播新技术、传授新技能,引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成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实践证明,“田间大学”是乡土人才的“摇篮”。发挥“田间大学”的作用,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乡土人才,引导农民群众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