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谢海琴:诚信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陕西日报记者王帅
  10年前,她是一个平凡的乡村小裁缝,终日帮客户缝缝补补;10年后,凭着诚信创业致富,她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致富不忘本,回馈家乡献爱心。她就是榆林市谢老大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海琴。9月5日,她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追梦南下学制衣
  谢海琴出生在榆林市佳县方塌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沟,家境贫寒,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照管体弱多病的奶奶、供哥哥上学,谢海琴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
  19岁那年,谢海琴只身一人背着行囊南下铜川,开始追寻梦想,恰逢铜川市服装厂要开设一个服装裁剪缝纫培训学校,正在招收学员。就这样,谢海琴来到了培训学校。一向不服输的她,一边学手艺,一边学文化;培训结束时,她从120多名学员中脱颖而出,理论和实践考试均为第一名。
  毕业时,校长、厂长找她谈话,劝她留在服装厂,可谢海琴心里有着更大的抱负。
  “如果信用没了,用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
  从铜川回到家乡,谢海琴走上了创业之路。她在方塌镇办起了“小草时装店”,那会儿给顾客裁个裤边1元钱、换个拉链1元钱。虽挣不了多少钱,但她从来没有马虎过。她总是说,衣服是顾客花了几十元、几百元买的,如果给人家裁不好,就把好衣服糟蹋了。由于谢海琴手艺好、人实在、守信用,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
  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2005年,谢海琴来到榆林,开了一家服装店,之后又逐渐发展成为一家制衣公司。2012年,公司扩建厂房需要大笔资金,事业发展到了最困难的时期。尽管职工都表示工资可以推迟发放,要把资金投入到生产上。然而,谢海琴牢记当初的承诺,全部按时结清职工工资。她说:“职工挣的是血汗钱,是养家糊口的钱,再缺钱也不能拖欠职工工资。”
  有一次,谢海琴刚和一家酒店签订了一批服装加工合同,没想到随后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若按合同履行,她不但挣不到钱,反而会亏损两万多元。对方得知情况后,主动提出适当提高交易价格,可谢海琴拒绝了。她说:“钱赔了还可以挣,如果信用没了,用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
  回馈家乡献爱心
  数十年艰苦创业,谢海琴从服装店小老板成为民营企业家。她致富不忘本,常说:“我是从农村穷山沟里走出来的,在我有能力帮扶乡亲时,我有责任去帮扶他们。”于是,谢海琴在家乡办起了培训班,广招学徒,先后教会了200多名学徒。他们当中,有的在榆林各县区服装厂上班,有的自己开服装店,日子越过越好。更为重要的是,谢海琴不但教他们手艺,更教他们做人。她说:“艺好不如人好,要做好事先要做好人。”谢海琴的为人处世,不但赢得了学徒的爱戴,也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随着生活的好转,村民的就业安置成了谢海琴操心的头等大事。20岁的高红梅原来在餐馆当服务员,通过佳县人社局推荐,认识了谢海琴。谢海琴将高红梅带到自己的公司,手把手地教她裁剪加工、缝衣修补。高红梅仅用几个月就学会了制衣手艺。几年来,谢海琴已先后解决家乡200余人就业,其中50多人为残疾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