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政法专刊
第05版:廉政广角
第06版:综合
第07版:今日高新
第08版:专版
标题导航
|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风采
梁增基:旱塬丰收的守望者
徐立平:“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
张水珍:好媳妇的代表和榜样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徐立平:“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
陕西日报记者 董剑南
身着防静电棉服,小心翼翼地用金属刀具将火箭或导弹发动机内装填好的固体火药一点一点地削切、修整至设计要求的型面,以满足火箭及导弹飞行的各种复杂需要。整个过程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疏忽和纰漏。一丁点磕碰,甚至衣服摩擦出静电,都可能瞬间引起燃烧爆炸。这,就是徐立平的工作日常。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总装厂7416厂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组(徐立平班组)组长,徐立平从事火药的“微整形”工作已经32年了。每一次操作,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徐立平被形象地称为“在炸药堆里工作的人”“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
作为战略战术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动力之源,发动机推进剂燃面的尺寸和精度,直接决定着飞行轨道和射程的精准性。30多年来,在这项只能由人工操作的高危工作中,徐立平以严慎细实的极致追求、以国为重的赤胆忠诚,为火箭上天、导弹发射、“神舟”遨游做“精雕细刻”,让一件件“大国利器”在云霄华丽绽放。
1987年,19岁的徐立平从陕西航天技工学校毕业,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7416厂的一名发动机药面修理工。进厂的第一课,是师傅带他见识点火试验。巨大的火光和滚滚浓烟让他印象深刻,也让他下定决心要苦练技术、规避风险。
从最基础的拿刀、握刀学起,徐立平跟着师傅刻苦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不断钻研。在练坏了30多把刀之后,他的手艺炉火纯青——只要用手摸一下,就知道如何修整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药面。
0.5毫米是航天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所允许的最大误差。经过徐立平整形的药面精度不超过0.2毫米。至今,他仍保持着整形产品100%的合格率和安全事故为零的纪录。
1989年,我国重点战略型号发动机研制进入攻坚阶段。一台即将试车的发动机出现大面积脱粘疑点,为了不影响后续的研制进度,专家组决定就地挖药。“火药雕刻师”们钻进发动机的药柱里,一点点挖开填筑好的火药,寻找问题部位。那一年徐立平21岁,是年龄最小的队员。
由于空间狭小,徐立平和同事们忍受着火药浓烈而刺鼻的气味,半跪半躺着用小铲一点一点抠挖。为防止用力过大引起强摩擦,每次最多挖四五克火药。因为高度紧张和缺氧,每人干10分钟就必须出来。经过两个多月“车轮战”,大家挖出300多公斤推进剂后,将故障成功排除,为国家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争取了宝贵时间。
徐立平根据国家航天任务需求和整形工作不同阶段、发动机挖药的不同部位,设计、制作和改进了30多种刀具,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其中一种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立平刀”。
长时间在局促的空间里接触火药,徐立平双腿麻木,有一次竟长达3个月无法行走。但他在身体康复后继续工作。他始终坚定着航天报国的志向和航天强国的信念,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征程中践行着无悔的人生追求。
“三秦楷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时代楷模”……一项项荣誉是对徐立平32年坚守奉献最好的褒奖,同时激励着他为祖国富强不断奋斗、为人民幸福努力奉献。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