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社区警务改革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我市“四单一图”模式在全省推广


  张敏涛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交流会上,我市强力推行的社区警务“四单一图”模式受到肯定,这一模式在全省推广。
  近年来,我市针对新时期社会治理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内涵,转变思路,创新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延伸下沉,建立了“四单一图”工作模式,让社区警务改革难点变成了亮点。经过多年实践,这一模式在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同时,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格局。
  社区警务居民积极参与
  “这次组织治安巡逻队,我一定要参加。”8月27日,在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渭水苑警务室,年过七旬的张师傅正在和民警赵德宏沟通加入巡逻队的事。近年来,渭水苑警务室先后组织了治安巡逻队,采取不定时夜巡,大大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辖区治安事件不断降低。这只是我市实行“四单一图”以来,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一个场景。
  受警力不足影响,社区民警“沉不下去”曾是不少城市的老大难问题,有的甚至成了公告栏中的“挂名民警”。为扭转“责任田失守”局面,我市探索以“四单一图”为依托的精准化社区警务改革,即制定社区民警职责任务清单、执法清单、权力清单、奖励问责清单和工作流程图,明确民警行政执法和服务的范围、依据及边界。同时,我市不断前移社会治理末梢,市公安局要求民警像钉子一样“钉”在社区,破解了社区民警“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效果”的难题。
  9月1日上午,在高新五小门前,渭水苑警务室组织的“护学岗”队员认真值勤,开学第一天让家长和学生倍感安心,大家纷纷为他们点赞。据了解,当天市区各警务室都在辖区校园加强了巡逻,有些还组织志愿者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随着社区警务改革不断深入,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全市大部分社区警务室均组织建立了治安巡逻、矛盾纠纷化解小组等,这些社会力量大部分由退伍军人、退休干部及群众组成,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同时,也解决了警力不足的问题。
  “社区警务室能快捷地处理突发事件,在服务上也更加便捷,这让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不断提升。”高新分局副局长董晓力说,随着“四单一图”模式的推行,群众深切地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大家平安意识增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了。
  服务市民打好群众基础
  社区民警是公安机关的“眼睛”和“耳朵”,不仅要“耳聪目明”,服务还要接地气。市公安局渭滨分局经二路派出所仇群警务室,是目前全市公安系统唯一一家以民警姓名命名的警务室。民警仇群在工作中发现,不少群众在辖区内的宝鸡汽车西站乘车时,经常会因为没有带身份证而影响出行。他便在站内设立提示牌,引导群众就近到警务室办理户籍核查证明,这一举措得到了大家的点赞。两年多来,已累计服务群众3000多人。
  通过走访,仇群及时了解群众需求,除设立了户政、消防等4个便民服务台外,还为大家提供户口资料查询、办理居住证等6项便民服务。“群众的需求是各种各样的,所以平时还要多主动去了解,才能更好地搞好服务。”仇群说,平时良好的服务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大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乐于参与社区治理。
  仇群警务室辖区有3000多户上万人口,只有两名民警负责,工作量可想而知。而“四单一图”的实行,让民警打好了群众基础,开展日常工作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某栋楼新来了租住人员、某小区有居民发生了纠纷、某商户消防设施不到位……每天,网格员都会通过建立的信息报送制度,将情况反映到警务室,以便民警及时上门处理,这就节省了大量的走访和巡逻时间,同时争取了更多的时间为群众搞好服务。
  智慧社区延伸服务触角
  宝鸡钢管厂社区居住密度大、日常管理任务重。对此,渭滨分局紧抓“雪亮工程”建设契机,着力打造智慧化社区,建立e智社区警务平台,将“四单一图”与智慧社区警务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民警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触角。
  近日,在姜谭路派出所宝管社区警务室,民警刘喆刚一上班就从e智社区警务平台上看到了一条群众来信。群众张某反映,因为楼上漏水,家里墙面出现了大面积污损。为了不引起居民之间的矛盾,刘喆联系了该栋楼的管理员,请求上门查看。情况核实后,刘喆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登门,为两家人做思想工作,最终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姜谭路派出所所长白宗辉说,现在有了“e智社区警务平台”,群众通过下载平台APP,就可以实现网上留言、报警、申诉提交,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除了便民服务,该平台还集合了重点人员动态管控、治安力量实时管理、公共场所管理等功能。此外,渭滨分局还不断延伸“掌上警务”,结合微信群、二维码的应用,建立了以分局、派出所、社区警务室三层微信为主的“渭滨掌上警务”新载体,运用“社区警务+警务室二维码微信公众平台”,全面开展户政咨询、预警提示、法规宣传等工作,一系列举措让日常工作变得高效起来。去年,辖区长岭、凌云、宝成等6个社区实现了“零发案”。
  警务改革群众获得“红利”
  社会治安环境好了,群众是最终的受益者,渭滨区龙山雅居小区居民张海龙对此很有感触。他刚搬到小区时,由于周边流动人口大、居住人员复杂,盗窃、酒后滋事等治安案件多发。警务室挂牌后,就设在小区内,相继还成立了治安巡逻队。现在,小区治安环境大变样,以前的乱象几乎消失了。
  “四单一图”培养了社区民警的“钉钉子”精神,民警把警务室当家,而群众就是家人。高新区一小区居民李某患有间歇性精神障碍,发病时邻居都远远地躲开。民警得知这一情况后,在对李某加强心理疏导的同时,还主动联系了心理辅导,并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救助治疗。李某直言,作为一名普通群众,从来没有想过能和警察走得这么近,心贴得如此近。
  多年来,我市坚持推行“四单一图”模式,精准推进社区警务改革,让社区民警执法办事有依靠、有规划、有方向,在不增加警力的情况下,有效推动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沉,让群众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为推动更高水平平安宝鸡建设持续发力。
  2018年以来,市公安机关将8358件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每周刑事警情较2016年下降40%,破案率总体上升31.2%,社区可防性案件、易发性侵财类案件同比分别下降52.7%、32.36%,全市有47个社区实现“零发案”,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安全、人民安居的良好局面。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