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国展需要什么样的作品?
  四年一度的国展,数万人参赛,仅有千人入展,其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很多人不明白,国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作品?且听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李明是怎么说的。
  首先,国展需要能够深入传统经典的作品。植根传统,从古代经典中走出来的作品,无疑是展览创作的主要方向。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古人所创造的艺术高度,有些至今无法超越。对当代的学书者或创作者而言,传统是取之不尽的源泉,离开传统是无路可走的。有出处,有较强的传统笔墨功夫,能够传达古典意趣、法度和神采的作品,往往更耐得长时间品读。
  其次,国展需要能够体现创新精神和自家风格的作品。对于古人经典,一味地描摹、复制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在对经典的阅读和认知中,在大量的笔墨实践中,表现个人的精神气质,表现时代的审美趣味和精神风貌。能够具有独特的自我情感表达才更有感染力,因而,展览的作品不应该是千人一面,而应该是各具特色、一人一品,既得传统精髓又具创新意识,并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第三,国展中,书文并茂、文字准确是必需的。古代的书写更加日常化,随手而书的便条、信札如《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书谱》等都是书文并茂的,彰显出作者的笔墨才情和文化素养。当代的书法创作,更多的是抄书式的,如有能力,鼓励作者自作诗词、文章、楹联。还需注意的是,书写时,对古今繁简字要使用准确,对异体字、通假字、碑别字等容易出错或误读的一定要慎用。
  最后,国展需要更具有探索性和典型意义的作品。传统书法中,每个时代、每个高峰都有其强势的代表人物。当代书法创作也需要有人能够站出来,打破原有惯性,敢于探索和突围,尝试全新的创作观念或创作手法。国展作品中,评委和观众更倾向于共性多的作品,这也是共性多的作品容易入展的原因。但反过来说,个性强的作品会给人更强烈的印象和记忆,如果能把共性和个性结合好,那么一定是件精彩的作品,会成为展览的亮点。
  (王商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