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只有勇于正视问题,才能切实解决问题。今年以来,金台区拿出“自我革命”“刮骨疗毒”的勇气,聚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找准“病灶”,以探索形成的“3511”机制为“药引子”,对症下药、清除病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构建三级联动凝聚强大合力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发扬“钉钉子精神”,问题不解决绝不松手、整改不到位决不罢休——这是金台区对于整改的坚决态度。
连日来,金台区委书记宁怀彬走进硖石镇张家崖、司家窑等4个年度计划退出贫困村调研,协调落实资金,解决道路维修、村庄绿化等问题;区级四大班子分别在硖石镇张家崖村、金河镇紫原村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到村里“解剖麻雀”。31名区级领导牵头督促指导,解决问题406个。
今年以来,中央巡视组向陕西省委反馈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成效考核情况,金台区迅速开展大排查,自查认领问题58个,建立“三单一账”,明确整改时间表和路线图。
如何才能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成效考核反馈问题不折不扣整改到位?区上建立了“三级联动”机制,区镇村各级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从政治站位上找问题、从思想认识上找原因、从责任担当上找差距、从工作落实上找不足。
一方面,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学深悟透、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区级领导班子以上率下,带头检讨追责,全区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四去三整治”干部作风建设活动,凝聚共识、坚定信心。
“5”
实施“五大工程”巩固脱贫成果
“我区尚未建立防返贫监测机制,已脱贫贫困户有返贫风险……”这是金台区对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后,自我排查出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个“风险”,金台区创新实施了巩固脱贫成效的“五大工程”。
2018年底,硖石镇董家村实现贫困村退出后,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村“两委”围绕黑蜂、黑猪、花椒主导产业做文章,以两个村集体合作社为依托,念好“产业经”。区花椒基地办驻扎村上,村上引进绿之梦小龙虾养殖公司示范养殖,为产业长效发展提供了支撑……这是该区实施“五大工程”之“脱贫成效巩固工程”的一个缩影。
脱贫成效巩固工程——依托大数据平台预警、基层跟踪报告、部门数据推送监测关注重点对象,建立预警户专项帮扶台账,落实9项举措,巩固提升贫困村发展水平,保障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
产业扶贫增收工程——围绕做大中药材、做强乡村旅游、做优鲜杂果、做精新农驿站的目标,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村能人+”等嵌入式产业脱贫模式,安排产业扶持资金2037万元,落实到村产业扶贫项目32个,带动1601户贫困户增收。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就业创业致富工程——以“转移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打造“就业淘宝”服务平台,开展“9+9”劳务协作活动,就业扶贫三级微信群定期发布岗位信息,新增转移就业361人,贫困劳动力家庭转移就业“清零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政策落实保障工程——持续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建立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障四重医疗保障体系,贫困户新农合参合率、大病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对照贫困村退出“七条标准”,安排实施基础设施提升项目4项,计划投资278.23万元,硖石镇高家湾村、张家崖村两个供水工程预计8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金台区通过实施“五大工程”,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巩固了脱贫成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
“1”“1”筑牢“一座堡垒”用好“一把利剑”
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这两项工作就会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工作推进就能蹄疾步稳。
2018年,原金河镇宝丰村和扶托村合并,由于村“两委”班子融合不好,没有形成合力,推动脱贫攻坚措施不灵活、成效不明显。区委将其列入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后,村“两委”力合一处,一心一意抓建设,村上丰庆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416亩,带动贫困户278人走上脱贫之路……
区委副书记、区长薛建恩说,要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整改过程中,金台区坚持党建引领,强基固本聚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建强“指挥部”,建立区镇(街)村脱贫攻坚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构建了层级负责、逐级落实的责任链。打造“强堡垒”,制定出台加强农村“三型”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创建省级党组织标准化示范村1个、“党建+脱贫攻坚”示范村党组织28个,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16个。
与此同时,金台区用好问责“利剑”,着力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今年以来,全区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9件,立案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人,震慑效果进一步增强。
金台区还修订完善了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实施办法,表彰奖励脱贫攻坚先进单位15个、优秀扶贫干部106人,综合运用“三项机制”,提拔任用18名实绩突出的“第一书记”和扶贫一线干部,调整充实驻村(帮扶)工作队、整合到村力量,建立了在扶贫一线锻炼提拔干部的用人机制。
人心齐,泰山移。在金台区,从主要领导到普通干部,面对压力不焦虑、面对困难不退缩,用持之以恒的坚韧、锲而不舍的钻劲,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用实际行动向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