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结婚照
冰箱、洗衣机、电视机成为上世纪80年代结婚时髦的“三大件”
上世纪60年代的结婚证
上世纪70年代的结婚证
裸婚时代
朴素简单的浪漫
64年前,18岁的李桂莲与丈夫闫贵明举行了婚礼。回想起婚礼当天,李桂莲说道:“那一天,我穿着一件红袄子、一条红裤子,没有顶盖头,带着一面半米多高的梳妆镜,从家里出来,坐上马车,一路到了丈夫家。而丈夫就站在家门口,等着我的到来,当丈夫牵着我的手走进大门时,婚礼就算结束了。婚礼虽俭朴但很热闹。”
没有婚礼,没有嫁妆,李桂莲想不到当年的“简单”又变成了现在流行的“裸婚”。她说,结婚就是亲戚朋友吃顿饭,相互认识一下。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结婚的时候除了穿得干干净净外,不少人要在胸口戴毛主席像章,手里拿着《毛主席语录》。结婚证也只是一张纸,像个奖状一样,上面也不用贴照片。
1967年,宝鸡市豫剧团小伙李存才和在沈阳市无线电厂工作的张丹炜喜结良缘。
婚礼的筹办很简单。刚参加工作一年的张丹炜利用去四川培训的机会顺路来宝鸡,俩人在宝鸡市渭滨区人民委员会领了一张看起来很像奖状的结婚证,在法律上缔结了婚姻关系。结婚那天,典礼在李存才单位的礼堂举行,他们把礼堂事先简单布置了一下,李存才的同事做司仪,都是演艺圈的人,大家吹拉弹唱热闹了一番。按说婚礼总得整几桌酒席吧?没有!一个是那个年代提倡节俭,风气如此,再一个李存才也没钱。李存才准备了点喜糖喜烟给大家散,还有少量的喜酒,每人嘬几口,简单热闹的婚礼就算办完了。
说是婚房,实际上就是李存才的办公室。门外,是剧团的会议室;门内,是他们简单而朴素的家:两条长凳并在一起的床,一张办公桌,一个衣柜,一只皮箱……
改革开放初期
时髦的三大件
上世纪70年代,毛主席像章、《毛主席语录》是婚嫁最热门的礼品,铁皮暖壶、搪瓷盆、搪瓷缸是婚房的主要生活用品。而家庭富裕一些的人,就会准备“三转一响”,也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谁家娶媳妇要是有这个排场,就会让周围人羡慕不已。
市民董金梅回想起他们的婚礼时说,结婚当天,没有婚车,她和亲戚朋友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带着几床新被褥和脸盆、水杯等生活用品,步行来到丈夫家。那一天,董金梅没有穿婚纱,而是穿着一件藏蓝色的套装,里面搭一条粉红色的纱巾,因为天气转凉,还穿着秋衣秋裤。而丈夫姜峰旺只穿着一套新的工作服。结婚仪式很简单,没有司仪,没有表演,也没有小游戏。只是双方单位领导和亲朋好友轮番上前,说几句祝福的话语,然后姜峰旺的家人在自家厨房拉起风箱,做几道家常菜,就算是婚宴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曾经备受推崇的“三转一响”开始退出,取而代之的是“新三件”: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
今年60岁的冯小东说,他和妻子1988年结婚。当时他们都在企业上班,厂子效益不错,家里条件也还不错,结婚前他们就把这“三大件”购置齐全了。那时候的电视机是黑白的,冰箱是单门的,洗衣机是单缸的,但能拥有这些,也是许多新婚家庭梦寐以求的。
虽说为结婚准备的家具变成了家电,但结婚当天的形式并没有多大变化。冯小东说,结婚当天,他骑自行车把媳妇接回来后,借用了单位的食堂,喊了几十个亲朋好友还有邻居,聚在一起喝喝酒、拉拉家常,婚礼就算结束了。
2000年以后
个性婚礼悄然兴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接触到更加多样的信息,思想观念也逐步变得开放,一生之中最为关键的节点——婚礼,渐渐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仪式感。
市民韦婷说,她和丈夫是2000年结婚的,婚礼前他们就拍了婚纱照。婚礼当天,来接她的花车是小轿车,花车后面还跟有5辆车,寓意着“六六大顺”,车子是朋友借给他们的。她在宾馆门口迎亲朋好友的时候穿着洁白的婚纱,到敬酒的时候换成了红色的旗袍。“那时候婚纱是自己买的,一套大概要四五百元;旗袍是好友送的,到现在还保留着。那时候的婚宴跟现在的差不多。”韦婷说,除此之外,他们还请人把婚礼的过程拍了下来。
说起这些变化,韦婷说,其实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婚礼就已经有了这些形式。
如今,灯光、舞美、音效等等,把婚礼办成一场炫目的演艺盛典,已经成为不少新人的选择,婚礼仪式的设置也出现了诸如“隔空传递玫瑰花束”之类的新花样。随着新人对婚礼要求的提高,婚庆行业内部业务分工越来越细,包括婚车租赁、婚庆司仪团队、婚礼摄影摄像、发型妆容塑造、婚庆服饰租售等,形成了分工明确、协作有序的产业链条。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婚礼的样式越来越多,但爱情的主题没有改变。70年来,无论人们以何种方式步入婚姻殿堂,婚礼都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最美好的回忆。最初的物质匮乏也好,现在的追求创意也罢,都是人们开启美好生活的一种仪式,都是时代变迁的一种见证。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于虹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