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积岐(左一)在乡村采风 “著作等身” 第一次读冯积岐的作品,是他的散文《蔡家坡》,文章不长,读起来却很有味道。后来又看过他的几部著名长篇小说,如《村子》《粉碎》,还有几部中短篇作品《我的农民父亲和母亲》《乡村记趣》等。读他的作品,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地方——“南堡乡松陵村”。这个地方,如同鲁迅笔下的鲁镇、沈从文笔下的湘西。
冯积岐说:“我觉得一个好作家,必须要有一个‘背靠点’,这个‘背靠点’靠实的地方,就是故乡。”
他的故乡是岐山县凤鸣镇陵头村(原北郭乡陵头村),属周原之地,就是传说三千年前周文王撒了一把菜籽,从此那里便盛产“才子”的地方。
无疑,冯积岐是从故乡的沃土中走出来的一位才子。他的作品在全国打响,让众多读者知道了岐山,更让岐山本地的读者更加敬仰自己的故乡。
在家乡迈出第一步
“在陕西作家中,我是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冯积岐笑着说,“我在生产大队当了5年干部,在乡镇当了5年干部,然后又在凤翔县挂职当了3年县委副书记。著名诗人、评论家邵燕祥老师说,我有农村体验的‘童子功’。”
作家和一般人的不同,就在于对生活细微、敏感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文学升华。冯积岐说:“我在农村的时候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可以说是苦难的时期。但是我想,那可能是命运对我的一种恩赐吧,如果没有这些苦难的经历,可能就没有那么深刻的人生体验,就不会写出那么多小说。”
1983年,冯积岐的第一篇作品刊发了。“第一篇小说写好之后,不知道往哪里投稿,后来有个朋友说,陕西有个《延河》杂志,可以投到那去。”冯积岐向记者娓娓讲述了他发表处女作时的故事:
1982年秋天种麦子的时候,《延河》编辑部的编辑徐岳回到岐山老家,有个朋友就把徐岳带到冯积岐家里来了。
那时,冯积岐家只有一间厦房,房里盘了一盘炕,地上倒了一堆玉米棒,徐岳把门帘揭起来后,干脆把鞋脱在房门外面,一只脚踏到玉米棒上,一只脚踩着上了炕。
几人盘腿坐在炕上,冯积岐便把自己的稿子拿出来。总共写了3篇短篇小说,徐岳挑选出了一篇,说这个小说不错,修改一下,给寄过来。等麦种上之后,冯积岐才抽出时间修改了一下,寄给徐岳。
就这样,1983年5月,《延河》刊登了冯积岐的第一篇小说《续绳》,小说描述了改革开放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情感的变化。
凭借这篇小说,冯积岐的文学才华被更多人知道、认可。1984年,冯积岐被调到乡政府做通讯报道工作,后来又当上了乡政府广播站站长,直到1988年他到西北大学作家班读书。
今年已年过八旬的徐岳,曾是《延河》杂志的编辑、主编,是陕西众多作家的“伯乐”,发现了很多“千里马”,冯积岐便是其中之一。1982年,徐岳就这样踩着冯家还没来得及收拾的玉米棒,挖掘出了这匹日后绝尘千里的“宝马”!
坎坷曲折的创作路
凭借《续绳》这篇小说,冯积岐的生活轨迹开始变化。1988年,他在西北大学作家班读书,一边读书,一边在《延河》编辑部上班当编辑。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还能挣点工资,确实很不错。但是,还是农民身份的他,家里有六亩半责任田,还养着一头牛,农活也不能落下。
有个蛮生动的小故事:那是1989年6月10日,冯积岐刚参加完作家班的考试,已经是晚上7点左右了,家里正忙着夏收,需要劳力,他匆忙赶到火车站买票,结果只买到了晚上10点多的站票,到蔡家坡火车站已经是凌晨时分。过来一辆摩的,要15元才肯拉他,那时候15元不是个小数目,摩的还没到岐山县城,突然电闪雷鸣,司机退了一点钱不愿去了,剩下的7里路他只好向家里跑去。媳妇一见他,眼泪哗啦流下来,一个女人还带着小孩,那些农活干不动多少,他满是自责。
冯积岐说:“任何作家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生活中设置的这些障碍,也许你逾越过去了,就是一片平地。”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冯积岐经历了诸多生活的艰难,他的文字中,总是呈现出生活真实的一面,引发读者的共鸣,同时,又升华了生活,让文字有了云卷云舒的韵味。
他的长篇小说《村子》,讲述了非常艰难的分田到户的过程,这是他亲身经历的。这部作品好评如潮,并获得了柳青文学奖。
在书房里,冯积岐向记者介绍他的作品:长篇小说《沉默的季节》《敲门》《大树底下》《沉默的年代》《遍地风流》《逃离》《两个冬天,两个女人》,文集《将人生诉说给自己听》《人的证明》《小说三十篇》《我的农民父亲和母亲》《没有留住的》《刀子》《挂职日记》……用一个词语形容,绝对是“著作等身”!
几十年的创作,冯积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美学观。在陕西文坛,他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如贾平凹所说:“冯积岐是我省一个重要的优秀作家,因为他的创作在新世纪以来不但没有衰落,反而很坚挺。冯积岐人有厚德,生活有厚积。他在陕西作家里,是吸收现代小说成分较多的一位,而他又是极传统写作的一位,他的生存状况和经验以及走上文学之路受到的教育都是传统性的,可以说是形成了自己固有的一套写法的作家。”
永远不变的故乡情
冯积岐的很多小说里,有一个不变的地方——“南堡乡松陵村”。“松陵村”的情感归宿,其实就是现实中的陵头村。
故乡,就是他创作的“背靠点”,是创作的源泉,也是精神支柱。他所塑造的人,都带着故乡文化的烙印,带着西府文明的烙印,带着宝鸡文明的烙印。
冯积岐满含深情地说:“我的写作就是活着,我的活着就是写作。开始不是这样,但是后来就变成这样了,写作已经成了我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方式,没有任何功利。”
故乡的文脉已经渗入冯积岐的血脉。对于宝鸡文坛未来如何发展,冯积岐说:“建议可以建立宝鸡文库,就是把改革开放40年来,宝鸡作家的优秀作品汇集到一起,由文化部门做成文化礼品,作为贵重的礼物,给外地客人推介、赠送。再一个,能不能把宝鸡这些作家组织一下,让这些在全国有影响的宝鸡作家都回到家乡,到企业、到农村各地去采风、采访,布置题目让大家拿出作品,宣传咱宝鸡的文化、宝鸡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