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从宝鸡站到宝鸡南站,火车站伴随宝鸡一起成长,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人们出行的故事。对宝鸡人来说,火车站是离家的起点,他们从这里走向天南海北,去认识和接触世界。对外地人来说,宝鸡火车站是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是宝鸡的形象名片——
火车站送走绿皮车迎来复兴号
本报记者李小玮










     
  从青砖灰瓦到双层大厅
  这则图片新闻《建设中的宝鸡新火车站》,刊登在1985年9月2日的《宝鸡报》上,报道了当时宝鸡人十分关注的新火车站即将交付使用的喜讯。
  “这是当时的全国重点建设项目,从项目动工就备受市民关注。”宝鸡火车站宣传科科长何磊介绍,1936年12月7日,陇海铁路西安至宝鸡段铺轨,宝鸡火车站建成并投入运营,这就是宝鸡人记忆中的老车站。新中国成立后,宝鸡火车站运输量不断增加,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求。1983年8月,宝鸡火车站开始进行整体改造,1985年11月29日落成,次年1月20日正式运营。
  “当时,新火车站的规模和档次在西北地区算是最好的火车站之一。‘搬家’那天,我们的心情特别激动。”铁路退休职工张晓霞回忆说,老车站位于现在的市区华通商厦附近,刚建站时仅有票房三间,建筑面积577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老车站扩建过几次,但还是特别小,青砖灰瓦的平房,检票口和出站口都在露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宝鸡火车站经历了4次改造和扩建。到上世纪80年代,老车站实在不胜负荷,于是进行了第5次改造,也就是人们口中的火车站“南改”。这次改造,把车站站舍由铁道北侧搬到了铁道南侧,来了个180度的“向后转”,建成了新火车站。新火车站位于市区经二路,坐北朝南,建筑面积8868平方米,有到发线10条、旅客站台4个。主体建筑是一座两层候车大厅及两侧的出入站通道、行包房、软席候车室,结构新颖,环境优雅。候车大厅高19.6米,可容纳2300人候车,二楼的两幅巨型壁画《青铜之乡》和《秦岭丰碑》,使南来北往的旅客对宝鸡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火车站的建成,使经二路人气渐旺,逐渐形成了黄金商圈,对宝鸡城市发展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这里依然是宝鸡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从整夜排队到网上买票
  如果说老火车站打开了宝鸡通往外界的一扇大门,那么新火车站则将更多胸怀梦想的人送出家乡,去外面的天地奋斗。
  “多年来,我们宝鸡人坐火车都很方便。”市民韩宗哲回忆说,1966年,16岁的他坐了两天半的火车,去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后来的好多年,他还坐着火车去了贵州、去了甘肃,见识了外面的世界。“每一次远行,都是从火车站启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宝天铁路修复、宝成铁路建成通车、宝成铁路全线实现电气化、宝中电气化铁路建成通车,宝鸡形成了辐射西南、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的铁路运输网络,成为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第三大十字枢纽。何磊介绍,在建设高速铁路以前,宝鸡火车站是列车西去南行的枢纽,所有进川列车都要在此开启,最多时接发旅客列车70多对。旅客发送人数从1951年的55万人次,到2012年的516.8万人次,61年增长了8倍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开始追求更快的出行速度,我国铁路也在不断提速。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CRH动车组上线运行。当日8时20分,时速200公里的“和谐号”西宝D581次动车组首次开进宝鸡市区,用时70分钟。坐车的市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宝鸡和西安这么近!”
  科技在进步,火车站也越来越现代化。1999年,宝鸡火车站实现全国铁路计算机联网售票,售票时间大大缩短。2011年,12306网站开通,人们开始网上购票,再也不用带着板凳、铺盖,提前两三天排队买票了。据介绍,目前宝鸡站有自助售票机12台,互联网售票占比达70%以上;今年还新增了3台实名制验证闸机,开启了“刷脸”进站模式,整个过程只需1.5秒。
  从挤“绿皮车”到坐“复兴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建设高速铁路,给人们出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宝鸡也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又一次站在中国铁路发展前沿。
  2013年12月28日,西宝高铁开通运行,宝鸡进入高铁时代。
  2017年7月9日,宝兰高铁通车运营,打通中国高铁横贯东西的“最后一公里”。
  随着高铁开通,一座独具特色的高铁站——宝鸡南站在高新区建成,成为城市新地标。宝鸡南站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候车室面积约1.2万平方米,可容纳4000名旅客候车。主体结构高28米,造型结合周秦高台式建筑和古典屋顶、廊柱,巧妙利用广场与站台之间8米高差,营造了依附大地、拔地而起的雄伟气势,具有古典特色的青铜古典纹饰,体现了宝鸡悠久灿烂的青铜文化。
  宝鸡站和宝鸡南站,一北一南矗立在渭河两岸,象征着宝鸡的过去与未来。
  速度是高铁之魂,快捷和同城化效应是高铁带给人们最直接的实惠。西宝高铁、宝兰高铁先后开通,极大地拉近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增强了我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宝鸡至西安50分钟、至兰州2小时、到北京六七个小时、到上海8个半小时……高铁使宝鸡融入国内一日交通圈,为我市发展带来新机遇。
  “现在,早晨在宝鸡吃豆花泡馍,中午在兰州吃牛肉拉面,晚上在新疆吃烤全羊,已不是梦想。”一位市民感慨地说。
  “高铁逐渐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宝鸡南站党总支书记赵志选介绍,宝鸡南站刚开始运营时,开行列车12对,开行方向仅有西安、北京。今年7月10日最新一次调整列车运行图后,开行列车数达74.5对,开行方向涵盖北京、天津、郑州、太原、青岛、上海、杭州、济南、徐州、福州、广州、长沙、武汉、南昌、兰州、西宁、嘉峪关等城市。2018年,宝鸡南站发送旅客370.9万人次,日均发送1万人次以上。
  从几间小平房到“高大上”的高铁站,从彻夜排队买票到手机购票,从绿皮火车的长途颠簸到“复兴号”的风驰电掣,新中国成立70年来,火车站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巨变,见证了祖国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宝鸡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未来,宝鸡的交通网络将更加发达,群众出行将更加便捷,幸福感也会越来越强烈。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