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诗人、著名新闻调研专家、新华社高级记者蔡晖:
一片归乡情难尽
本报记者麻雪



    或许是渭河边那一洼莲藕地,散溢出湿润的泥土气息,40多年来,紧紧缠绕了他的乡情与乡韵;
  或许是水寨村那二亩稻田,稻香阵阵、蛙鸣声声,紧紧缭绕了他40多年的乡愁与乡梦……
  渭水边,老黄牛一声响亮的“哞”叫声,催起了他奋进的脚步,促使他在新闻事业的道路上,踏出了属于西府汉子最响亮的跫音;
  周原沃土上,几只喜鹊“啁啾”的鸣叫,伴随他整装出发。因为常年奔波在新闻一线,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在文化、文学研究与创作上,走出了一条见解独特的道路……
  他就是蔡晖——著名新闻调研专家、新华社高级记者,是咱宝鸡人,是咱岐山乡党!
  蔡晖,著名记者,著名国家级新闻调研专家、国防问题调研专家、西北民族问题研究专家、文艺评论家、诗人、散文家、书法家。
  历任战士、文书、班长、军校学员、排长、营部书记、政治处书记、新闻干事、宣传科长、宣传处副处长、军区军交助理员、《人民军队报》主编、新华社记者、新华社驻兰州军区记者站站长、新华社兰州军区支社社长、第二炮兵支社社长、新华社国防军事动态总编辑、中国新华电视军事部主任、新华社军事新闻信息中心主任兼高级记者(正教授级)、中央智库高级研究员等职。
  曾16次参加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5次参加重大军事作战行动,13次担任中央和军委工作组新闻小组组长。参与和筹组搭建了我国第一个国防军事新闻信息平台和新华社第一个国防军事电视新闻采编平台,担任国庆60周年阅兵新华社电视报道组组长并出镜主持直播解说。
  创造了新华社有史以来记者年写内参超百篇的纪录,调研成果先后得到多位中央领导人的批示,多次受到中央和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
  其采访报道的黎秀芳、武文斌、王伟等11名先进个人和“英雄八连”等9个先进集体被国务院、中央军委命名,许多先进个人成为当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或是事迹被改编成话剧、电视剧、电影等。两次荣立二等功、13次荣立三等功,4次被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国家部委表彰为“先进工作者”,3次被评为“优秀机关干部”。
  先后发表新闻作品和诗歌、散文、报告文学1000多万字,获全国全军各类奖项百余次,500多篇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
  出版著作10余部,在国家核心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在全国首次提出和命名了“应急交通管制六法”“维稳”“封控”及“环媒体”等基本概念,并得到采纳和广泛应用。书法作品多次获全国全军奖项,一些作品还被中央国家机关和组织机构收藏。
  乡土的滋养:
  “我的父亲,是最了不起的农民”
  蔡晖的老家在岐山县蔡家坡镇水寨村,这是一个靠近渭河的村庄。在他的记忆中,17岁之前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农田里度过的。
  渭河边有不少水田,形成了当地独有的小气候,少年时的蔡晖,常常插稻秧、挖莲藕、逮蚂蟥。
  而那种惯于“深耕细作”的品质,则来源于一以贯之的好家风。
  蔡晖自豪地说:“我的父亲,是最了不起的农民!一年365天,只要父亲不生病,除去正月初一和正月十六,363天,他基本上都在田地里劳作。辛苦劳作后的父亲,身上的衣衫常常被汗水打湿,汗水洇染开来的地方,就像是一幅地图。所以,父亲的衣衫上,常常有一幅幅我们看不懂的地图。”
  蔡晖的母亲也拥有西府女子典型的质朴、坚韧、包容和善良的品质。
  在父母的影响下,他将这些品质融入少年时的学习中,养成了勤奋阅读、写作的习惯,每天还会抽出半天时间参加农业劳作。
  17岁那年,对于蔡晖来说是重要的一年,那一年他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他参军了。
  在宁夏的部队中,蔡晖因为踏实、肯干、厚道、能吃苦的品质,和擅于写作的特长,仅仅6个月就当上了班长,不到一年又入了党,还荣立三等功,并被选拔为提干对象。
  成长是迅速的,进步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取得的。
  蔡晖说:“我在部队里,从排、连到总部,每一级机关都待过。我一直从事部队的新闻宣传工作,那时,真正是用脚底板走遍了防区的每一个地方,每个哨所、每个连队我都采访过。在团里,没有一个班长以上的干部是我不认识的,因为我经常与他们攀谈、采访,了解每一个班、每一个排、每一个连的事情。”
  新闻报道的信念:
  “脚上有多少泥土,心中有多少激情”
  身为同行,记者采访蔡晖时,深感他是年青一代记者的楷模。
  蔡晖将他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总结成一句话,慎重又带着殷殷嘱托般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记者,脚上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激情。”
  蔡晖又说,记者在采写稿件时,最不可缺少的是——角度。他讲述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上世纪90年代的一天,几名军人在街道边偶然遇到一件事情,一对祖孙来城里走亲戚,小孙女在路上突然生病了,祖母慌乱之下大声求救,喊了一声:“谁是共产党员?请帮帮我。”几名军人闻声,赶紧上前帮助老人,路人中也有几名党员纷纷伸出援手,甚至还有不是党员的群众,也一起加入救人队伍中。
  蔡晖在详细采访、了解了这件事情后,琢磨了多个角度和标题,最终就以那位祖母的话,作为稿件的标题——《谁是共产党员?》
  新闻通讯的标题是一个问句,还带着问号,这在今天看来已经不稀奇了,但是在那个年代,却可以说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
  稿子经新华社播发后,社会反响非常好,被全国数百家报刊和电台采用。同时,还有《“吃喝”团长王正国》《两千个鸡蛋会唱歌》等角度独特的通讯,也掀起了新闻通讯写作创新的热潮。
  在新华社工作以后,蔡晖更是将“泥土”与“激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曾用两个多月时间走遍青海藏区,那里的牧区、乡村等,蔡晖都走了个遍,写了一组青海调研的内参。这些内参,解决了当地多年来未解决的很多问题。
  他曾10次上青藏高原、5次前往阿里地区,在无人区留下脚印。
  望乡的自信:
  “认识中华文化,必须了解宝鸡”
  蔡晖除了写下一篇篇分量很重的新闻稿件,也创作了不少文艺作品,曾出版《多情的雨季》《秋夜思塘》《昨日春秋》等诗集、散文集。
  在一首首充满乡情乡味的诗歌中,蔡晖品味出的不仅是一碗臊子面的“酸辣香”,更品味出了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并自信地告诉大家:“认识中华文化,必须了解宝鸡。”
  蔡晖还提到宝鸡要抓住发展的“牛鼻子”:“宝鸡要发展,要首先发展文化,文化是宝鸡发展的基础,是牛缰绳。牵住了牛缰绳,就抓住了机遇,争取了主动。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重新审视、研究、挖掘、提升本土文化,使得本土文化站在了新的高度。我认为,宝鸡有多方面需要发展,但是文化的发展应该放在首位,因为这是‘牛鼻子’。”
  说到宝鸡的文化,蔡晖自豪地说起发源于家乡——岐山的周文化。
  “读《诗经》,就能读懂最早的岐山人。如今的岐山,依然处处有文化,就连老爷爷、老奶奶说话都如此。例如,我们现在常常听老一辈人说‘叵烦’,就是对什么事不耐烦的意思。‘叵烦’这是古语用词,是曾经的雅言用词。”
  蔡晖还提到独特的一点,那就是:周文化兴起于周原,我们却不能陶醉其间;也许,我们总结西周末年的衰败比研究周文化的兴起更具有时代意义。一个朝代的衰败,可以警醒世人,可以让我们总结后更加奋起直追。所以,研究周文化,不应该仅研究“前半部分”,更应该研究、讲透“后半部分”。
  采访临近结束,蔡晖展示了他的书法作品。他说:“我对新闻报道的追求无止境,对艺术的追求也如此,就写‘归乡’二字吧。”
  那一刻,记者从他的眼眸中,仿佛看到了渭河边水寨村里升起了袅袅炊烟,耳畔仿佛有一位老母亲用西府话在呼唤:“娃啊,饭熟咧……”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