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千河之阳珠生辉
黎楠谢克强












  千阳有太多令人神往的景致、人物和故事。来到这片热土,可以感受风光旖旎的千河水景,可以欣赏巧夺天工的传统刺绣,还可以品尝色香味俱佳的矮砧苹果,更可用心聆听燕伋故里的动人故事……
  早在上古时期,这里便是炎帝氏族的活动区域,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燕伋的家乡也在这里……燕伋在此地兴办私塾,因感念师恩撩土垫足登高望鲁而堆成望鲁台,留下了尊师重教的千古佳话……虽然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但千阳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说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往事,老一辈千阳人有着太多的回忆。那时的千阳人口不足十万,县城仅有两三条土路,经济发展缓慢,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更是滞后,有些老千阳人说,那时的娃们上学苦,有的一天要走几十里山路,还得自带馍馍咸菜;加之不时“光顾”的水灾、旱灾等各种自然灾害,让千阳戴上了一顶叫作“贫困”的帽子。
  贫穷,会让人的物质生活匮乏,但却压不倒强者心中的梦想,勤劳勇敢的千阳人不会让贫困阻挡追求幸福生活的脚步。千阳人行动起来了!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从乡村振兴到脱贫攻坚,千阳抓住每一次历史机遇,持续不断深化改革、解放思想,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让千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如今的千阳,便会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机,千湖国家湿地公园风景如画,重点项目让县城越来越现代化,特色农业持续发力,矮砧苹果行销全国,羊乳制品享誉中外,传统刺绣“触电上网”……
  2019年5月,千阳县正式甩掉贫困县的“穷帽子”,千河岸边的明珠正焕发出越发耀目的光彩!
  讲述者
  讲台上的欣喜
  站在千阳县燕伋小学门前,校长兰晓利讲起了千阳教育的喜人变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千阳县的很多学校都是土坯房,家远的孩子在学校睡土炕,老师既教课,又要照料学生生活。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代代的千阳教育工作者坚守清贫,把渴望知识的孩子送出山外。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千阳教育今非昔比,2017年建成投用的燕伋小学便是其中的亮点,目前这所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过硬的教师队伍,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活动室更是一应俱全,2000多名学生正在这里放飞自己的梦想。
  亲历者
  新居里的幸福
  “能过上看电视、用冰箱这样的好日子,一家人连想都不敢想。”千阳县南寨镇闫家村84岁的张存财老人说。以前,他们一家六口住在土坯房里,每逢下雨房顶漏水,整夜睡不成。自打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一切都开始改变了,先是儿子、儿媳被帮扶干部介绍到市上和县城打工,他家还享受到了国家移民搬迁政策,不花一分钱就住上了80多平方米的新房,也过起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黎楠谢克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