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鲁奖”获得者、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陆春祥:
诗经和姓氏文化值得挖掘
本报记者张琼

  “我在书上‘走’了很多遍周原,这次来到周原,让我实地印证了中华典籍里的宝鸡。”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陆春祥痴爱阅读,尤其对周秦历史文化书籍兴趣浓厚。借助《史记》《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等案头读物,陆春祥无数次“逛”过周原、雍城。他认为宝鸡周秦文化资源丰富,可以从诗经文化、姓氏文化几个方面进行挖掘。
  去年,陆春祥曾前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凤翔县探究秦文化,瞻仰过宝鸡出土的青铜器,陆春祥赞叹道:“除了震撼还是震撼!”随之不久,陆春祥写成了大气磅礴、有趣深刻的《秦风起》一文,发表于《人民日报》《宝鸡日报》等报刊,引起广泛关注。
  7月17日,陆春祥漫步周城、凤凰山、周公庙,谈到了挖掘周礼的意义。他认为,西周的礼其实就是规则,敬畏规则,才能万物有序,如果人人都讲礼,社会自然和谐文明起来。如今,很多礼失去了,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规则,但周礼的精髓一直在传承,所以,岐山作为周礼发祥地,可以在“礼”字上进行挖掘,争取与现代人产生关系,让人们能感受、认知这段历史。如果不知道周人的历史,来岐山只是吃碗臊子面,那种感受是较为浅薄的,留不下印记。
  作为青铜器之乡、文物大市,陆春祥认为宝鸡还可以在汉字文化上做文章,甲骨文、金文等资源亦可挖掘。此外,陆春祥说:“这里的诗经文化很宝贵,可以用更生动的方式,把那些美好的诗经篇章展现出来。再者,也能做姓氏文化,打造中华姓氏寻根地、发源地。”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