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副刊
第04版: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
坚定信心担当实干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智能掌上办群众更方便
坚决守护好秦岭生态安全屏障
千阳苹果天天特卖
凤凰涅槃音更清
紧盯任务不放松 坚定信心抓发展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凤凰涅槃音更清
——凤县推进生态建设与转型发展纪实
刘亚媚 田俊雅
传说有一只神鸟扑向熊熊燃烧的大火,经历烈火的考验重获新生,之后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聚,这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凤凰涅槃”的故事。
地处秦岭深处的凤县,面对一轮轮生态环保督察的高压态势,全县工矿业发展严重受限,县域经济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阵痛。面对考验,凤县人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革故鼎新、砥砺前行,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盛夏时节,走进凤县,只见山岭间氤氲着浓郁的绿和醉人的美,嘉陵江水波荡漾,更带来了一份诗意与柔情。高达80.04%的森林覆盖率、一年340天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这些既是该县守护绿水青山的成果,也是蓄势腾飞的底气。
取舍之间谋转型
凤县作为全国五大铅锌基地之一,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80%以上。刀刃向内、不留情面地整治矿产企业,对地区GDP、税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凤县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权衡中,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县委书记张帆向全县干部群众庄严承诺:“我们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淘汰夕阳产业,走出一条适合凤县的绿色发展之路,不折不扣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
为保护秦岭生态,县上将生态环保作为工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先后关停了工业总产值超过30亿元的5吨黄金冶炼、5.5万吨铅冶炼等6个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压缩矿山开采规模,将全县130多户小型铅锌采矿企业整合为29户,对整合关闭的矿山企业全部进行生态恢复。
有“压”也有“扶”。县上在关停落后产能的同时,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重点企业技改项目15个,10家矿山企业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全县所有工业企业全面完成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建设。
7月9日,在凤县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区的陕西汉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轰鸣的机器正源源不断地生产出6微米到12微米不同规格的高档动力锂电池负极专用铜箔。“这种产品技术含量高,原材料从外地引进,生产过程实现了‘零排放’。”凤县生态环境局局长李军旺说,类似这种环保型工业项目,是凤县发展生态工业的方向。全县通过改造升级传统工业,一大批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项目正陆续投入使用,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增绿添美与治污减排齐头并进。凤县近年来累计投资34.6亿元,实施道路堤防、移民搬迁、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680多个;(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推进生态家园建设、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脆弱区修复三大工程,实现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覆盖,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55.5%,全县9个镇全部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镇,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向城镇社区集中,享受到同质化的城镇公共服务。
开拓思路挖潜能
既要把生态守护好,又要把生态利用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凤县最响亮的品牌、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县长张扬对记者说。
凤县大打生态牌,让蓝天、青山、绿水为农业、旅游业、康养业等产业“加持”,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韧性。
“生态+农业”,蹚出新路子。凤县的生态高效农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花椒目前已进入收获季,在凤县双石铺镇十里店村,村民简九成最忙的时候一天雇了十多名采摘工人,虽然忙得连饭都按时吃不上,可他心里却乐滋滋的,“今年保守估计花椒销售收入接近20万元!”在双石铺镇兴隆场村,观光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村上成立了公司和合作社,吸纳农户98户,在田里种植核桃、苹果、花椒,在大棚里种蔬菜,还养殖林麝、中蜂、獭兔,拓宽了增收渠道。近年来,凤县精心打造大红袍花椒、高山无公害蔬菜、中药材、中蜂养殖和林麝养殖“五大特色产业基地”,坚持“绿色、健康、无公害”理念,凤县农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
“生态+旅游”,引得游人来。凤县依托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以康养旅游、红色旅游为重点,加快打造全域旅游体系,并荣获全国康养旅游名县称号,入选陕西省十大旅游强县榜单。全县先后建成3个国家4A级景区和3个3A级景区,建成了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羌文化主题园区,建设了红花铺镇等特色旅游主题镇和23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投资30亿元的常青国际康养旅游项目正在加快实施。
生态惠民促双赢
每一个到过凤县乡村的“城里人”,都有变回“村里人”的冲动。
在凤县的农村,走的是水泥路、跳的是广场舞、烧的是天然气,还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得益于凤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全县共组织2.4万名农村群众进行了生态搬迁,并建成7个镇级垃圾填埋场和45个村庄人工湿地,形成了“组收集、村运转、集中处理、常态化管理”的农村环卫长效机制。
随着环境美起来,凤县的一个个小乡村成了“网红村”。“以前的永生村可不是这样,臭水沟垃圾成堆,村民住的是土房烂院,下雨天污水横流。”有着岭南长寿村美誉的红花铺镇永生村党支部书记吴玉林说,经过连续几年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如今他们村变成了小桥流水、如诗如画的美丽家园,来村子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游客的增加带火了旅游餐饮业。永生村农家乐“桃园小院”的主人吴文说,随着村子环境越来越美,他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一年大概能挣到10万元。“每年5月到10月是旺季,我最多的一天要接待七八桌客人,得雇上三四个人帮忙。”
村庄成为景点,催生致富门路。东河桥村的岭南豆腐宴经营户任丽茹说:“客人能停车就意味着咱们能赚钱。很多人经过我们村子,都会停下来一起吃顿地道的农家饭。”
围绕游客在凤县的吃、住、游寻找商机,凤县农家宾馆发展到44家、农家乐有300余家,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带动了农村5000余人就业。唇齿留香的干脚棒、鲜嫩水灵的时令蔬菜、麻香四溢的大红袍花椒等凤县特色农副产品,既让游客的胃口满足,也让农民的腰包鼓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资源优势为凤县城乡群众创收增收带来无限商机,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路子正孕育着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刘亚媚田俊雅
传说有一只神鸟扑向熊熊燃烧的大火,经历烈火的考验重获新生,之后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聚,这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凤凰涅槃”的故事。
地处秦岭深处的凤县,面对一轮轮生态环保督察的高压态势,全县工矿业发展严重受限,县域经济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阵痛。面对考验,凤县人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革故鼎新、砥砺前行,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盛夏时节,走进凤县,只见山岭间氤氲着浓郁的绿和醉人的美,嘉陵江水波荡漾,更带来了一份诗意与柔情。高达80.04%的森林覆盖率、一年340天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这些既是该县守护绿水青山的成果,也是蓄势腾飞的底气。
取舍之间谋转型
凤县作为全国五大铅锌基地之一,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80%以上。刀刃向内、不留情面地整治矿产企业,对地区GDP、税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凤县加快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权衡中,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县委书记张帆向全县干部群众庄严承诺:“我们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淘汰夕阳产业,走出一条适合凤县的绿色发展之路,不折不扣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
为保护秦岭生态,县上将生态环保作为工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先后关停了工业总产值超过30亿元的5吨黄金冶炼、5.5万吨铅冶炼等6个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压缩矿山开采规模,将全县130多户小型铅锌采矿企业整合为29户,对整合关闭的矿山企业全部进行生态恢复。
有“压”也有“扶”。县上在关停落后产能的同时,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重点企业技改项目15个,10家矿山企业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全县所有工业企业全面完成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建设。
7月9日,在凤县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区的陕西汉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轰鸣的机器正源源不断地生产出6微米到12微米不同规格的高档动力锂电池负极专用铜箔。“这种产品技术含量高,原材料从外地引进,生产过程实现了‘零排放’。”凤县生态环境局局长李军旺说,类似这种环保型工业项目,是凤县发展生态工业的方向。全县通过改造升级传统工业,一大批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项目正陆续投入使用,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增绿添美与治污减排齐头并进。凤县近年来累计投资34.6亿元,实施道路堤防、移民搬迁、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680多个;(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推进生态家园建设、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脆弱区修复三大工程,实现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覆盖,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55.5%,全县9个镇全部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镇,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向城镇社区集中,享受到同质化的城镇公共服务。
开拓思路挖潜能
既要把生态守护好,又要把生态利用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凤县最响亮的品牌、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县长张扬对记者说。
凤县大打生态牌,让蓝天、青山、绿水为农业、旅游业、康养业等产业“加持”,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韧性。
“生态+农业”,蹚出新路子。凤县的生态高效农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花椒目前已进入收获季,在凤县双石铺镇十里店村,村民简九成最忙的时候一天雇了十多名采摘工人,虽然忙得连饭都按时吃不上,可他心里却乐滋滋的,“今年保守估计花椒销售收入接近20万元!”在双石铺镇兴隆场村,观光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村上成立了公司和合作社,吸纳农户98户,在田里种植核桃、苹果、花椒,在大棚里种蔬菜,还养殖林麝、中蜂、獭兔,拓宽了增收渠道。近年来,凤县精心打造大红袍花椒、高山无公害蔬菜、中药材、中蜂养殖和林麝养殖“五大特色产业基地”,坚持“绿色、健康、无公害”理念,凤县农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
“生态+旅游”,引得游人来。凤县依托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以康养旅游、红色旅游为重点,加快打造全域旅游体系,并荣获全国康养旅游名县称号,入选陕西省十大旅游强县榜单。全县先后建成3个国家4A级景区和3个3A级景区,建成了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羌文化主题园区,建设了红花铺镇等特色旅游主题镇和23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投资30亿元的常青国际康养旅游项目正在加快实施。
生态惠民促双赢
每一个到过凤县乡村的“城里人”,都有变回“村里人”的冲动。
在凤县的农村,走的是水泥路、跳的是广场舞、烧的是天然气,还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得益于凤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全县共组织2.4万名农村群众进行了生态搬迁,并建成7个镇级垃圾填埋场和45个村庄人工湿地,形成了“组收集、村运转、集中处理、常态化管理”的农村环卫长效机制。
随着环境美起来,凤县的一个个小乡村成了“网红村”。“以前的永生村可不是这样,臭水沟垃圾成堆,村民住的是土房烂院,下雨天污水横流。”有着岭南长寿村美誉的红花铺镇永生村党支部书记吴玉林说,经过连续几年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如今他们村变成了小桥流水、如诗如画的美丽家园,来村子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游客的增加带火了旅游餐饮业。永生村农家乐“桃园小院”的主人吴文说,随着村子环境越来越美,他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一年大概能挣到10万元。“每年5月到10月是旺季,我最多的一天要接待七八桌客人,得雇上三四个人帮忙。”
村庄成为景点,催生致富门路。东河桥村的岭南豆腐宴经营户任丽茹说:“客人能停车就意味着咱们能赚钱。很多人经过我们村子,都会停下来一起吃顿地道的农家饭。”
围绕游客在凤县的吃、住、游寻找商机,凤县农家宾馆发展到44家、农家乐有300余家,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带动了农村5000余人就业。唇齿留香的干脚棒、鲜嫩水灵的时令蔬菜、麻香四溢的大红袍花椒等凤县特色农副产品,既让游客的胃口满足,也让农民的腰包鼓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资源优势为凤县城乡群众创收增收带来无限商机,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路子正孕育着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