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第04版:市场监督管理
第05版:金融之窗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副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时序光影下的民情与世情
王洁《风过留痕》在京研讨
李国瑞入围甘肃网络文学八骏
徐斌会《掬情热土》面世
祁军平小小说集出版
张江丽散文集付梓
赵炜漫画(扶贫系列八)
爱上东坡词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爱上东坡词
◎高振华
我去扶风县杏林镇西坡村,见到了那里的涝池,池中碧水荡漾,池岸绿树环绕,花红草绿,燕子低飞。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岸边的杏树上挂满了乒乓球大小的青杏。此情此景,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北宋大词人苏东坡那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难道这首词作所描写的就是今天西坡涝池的春景?东坡点赞西坡景,如果时光穿越也不失为一美谈。
初知苏东坡,还是孩提时代。我的家乡紧临凤翔东湖,放学之后,小伙伴们常常相约去望苏亭玩,从亭子西边的圆窗,手脚并用攀爬进去,沿盘旋的楼梯上到二台上,聚集在一起打扑克。亭台的墙壁上有一首粉笔写的打油诗,时近四十年我依然记忆犹新:“听说东湖很美观,千里迢迢来参观。枯杨老柳死水潭,看了让人心发酸。”那时候的东湖的确是很破败的。我不知这位无名诗者今天是否健在,如果在的话,我盛情邀请他到现在的东湖去转转看看,相信会颠覆他的看法。望苏亭是为纪念苏东坡所建,所以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凤翔是苏东坡初仕之地,东湖也是在他的倡导下由古饮凤池疏浚扩建而成,且与他二十年后远在江南杭州任职时的西湖是姊妹湖。东湖和西湖就像镶嵌在华夏大地上的两颗明珠,交相辉映,璀璨夺目。
中学,抑或是读中专时学了苏东坡的两首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时我对脍炙人口的唐诗非常喜爱,而对晦涩难懂、典故连篇的宋词是敬而远之,但唯独对这两首苏东坡的词却是情有独钟、牢记于心的。每每临河临江场所,必会大声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诵着诵着,便觉自己豪气干云,有种舍我其谁的气概;当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时,就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望月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种乡愁乡思飘然而至,萦绕心间,挥之不去。
工作以后的时光充满了忙碌和应酬,与诗词的距离渐行渐远。时光如梭,风雨如晦,一晃便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却重新爱上了东坡词,而且爱不释手,几近痴迷。
苏东坡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大多是在贬谪的岁月里度过,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身处逆境,不改初衷,“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时刻保持着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他洁身自好,卓然特立,即使如缥缈孤鸿,依然“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不随波逐流。他有超脱的心胸,安然自若,“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热爱生活,发明了人间美食东坡肉,也喜欢食野菜,“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面对官场,他徒叹无奈,“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也曾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感悟人生,“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人生如逆旅,我也是行人”。他感念亲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关爱百姓,“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可以说,正是逆境不沉沦,苦难尝人生,善思考,常感悟,勤动笔,成就了他一代词宗的崇高地位。
东坡词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瑰宝,宛如佳酿,历久弥香,于今天的现实生活也颇有教益。闲暇之余,泡一杯淡茶,读一首东坡词,也不失生活的惬意。我是真的爱上了东坡词,从内心深处。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