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基层绽放文艺花
本报记者 王卉
  新中国成立后,凤县群众文艺创作逐步发展。1950年,凤县文化馆成立,它组织、辅导全县群众业余文化,在挖掘、传承富有凤县特色传统文化和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972年至1976年,县文化馆为配合两年一届的省、市故事调讲活动,收集创作故事脚本,举办文艺创作学习班和笔会等活动,培训故事员赴省、市演讲,屡有创作故事获奖,并在省刊发表。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促进了文艺创作队伍的发展。县文化馆还创办了内部文艺刊物《凤岭山花》,刊发本县业余作者的小说、诗歌、散文、曲艺等,每期印500至800本,全部赠阅交流,获得广泛赞誉。1956年10月,凤县县委成立凤县报社,《凤县报》创刊,报纸每周三期,其文艺副刊发表散文、诗歌、快板等,成为文学爱好者发表作品的园地。
  随着群众文艺创作发展,写作骨干也不断涌现。1953年,双石铺镇农民张克勤创作的农村小戏、唱词《雨夜救渠》和《半斤粮票》,先后由长安书店出版、在甘肃的《陇花》上发表。1958年,崔仰乾创作的中篇小说《在瓦解敌人的战线上》,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后其文艺通讯《巧取三星洞》由《解放军报》连载。翟天运、张革风、岳迪航等人在文学创作中也收获颇多,除了作品发表在各大报刊外,还对文友予以指导帮助。
  1964年至1970年,县剧团创作人员和业余作者创作的现代剧《河池寨》《谁说不光荣》《赶粮车》《卖果记》先后搬上舞台。蓬勃发展的凤县戏剧创作,呈现出“三结合”,即戏剧创作人员由三个层面组成:一是文化馆创作干部为代表的宁克忠,二是知识青年为代表的李广汉,三是公社社员(农民)为代表的张克勤。这种文化馆创作干部理论指导创作实践,知识青年有文化基础,来自基层的创作人员有丰富的生活素材,戏剧创作的三结合催生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剧目。1972年5月,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举行全县文艺会演,18个业余演出队演出了41个原创节目。凤州大队创作的对口剧《打靶之前》等,颇受好评。1976年,业余作者创作的小戏《心红果艳》《护路》,以及小歌舞《新苗》《兄弟炮手》《插秧舞》等,由县剧团演出并参加市创作会演。知青李广汉创作的《新苗》还被选送省上演出,反响不俗。
  凤县地处陕甘川三省交会处,民歌、传说等民间文学地域特点鲜明,具有独特的韵味和价值。县文化馆召集民间歌手和业余作者开展搜集整理,在挖掘整理民间文学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凤县风物传说》《凤县民歌集成》等资料,对丰富我市民俗文化和音乐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