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日前,我市七部门共同印发《宝鸡市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启动新一轮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行动——
宝鸡对大洋怪重地名说 不
■本报记者李小玮
        
  4年来处理不规范地名80余个
  “海南将清理不规范地名”“杭州公布479个不规范地名”“厦门清理整治‘大、洋、怪、重’地名”……近日,全国多地对辖区内“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一时间,“改地名”成了群众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按照民政部、公安部等六部门的统一部署,4月底,我市已全面启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目前,各县区正在加紧摸底排查,确定拟清理整治清单。
  为什么要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峰科介绍,宝鸡是炎帝故里和周秦文化发祥地,地名文化浩如烟海,“中国”一词最早就出现在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石鼓园、益门堡、马道巷……众多朴素的地名,反映了宝鸡灿烂的历史文化,饱含宝鸡人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寄托着人们的美好记忆与情感。目前,宝鸡正加快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但是近年来出现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既割裂了宝鸡的历史文脉,又损害了地名文化的传承。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也是助力宝鸡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更是完善地名信息、拓展地名社会化服务的有效方式。
  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除了表示地理位置外,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城市管理工作,他指出,要规范地名管理,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地名文化。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地名工作,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建立了市县地名地址库,摸清了全市地名历史和现状,同时修订出版了市县行政区划图,编纂了地名志和地名文化系列丛书,广泛宣传地名政策和地名文化。相关部门开展地名执法巡查行动,四年来标准化处理“地中海小区”等不规范地名80余个,有效净化了地名环境。
  “但是,目前我市仍然存在一些‘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市民政局党组成员、调研员叶涛表示,为有效解决不规范地名现象,按照中省关于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的要求,由市民政局牵头,联合市公安、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交通、市场监管和行政审批部门,制定印发了《宝鸡市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新一轮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行动。截至6月20日,我市初步摸排出68个需要甄别研判和治理的不规范地名,其中涉及住宅小区47个、商业区3个、建筑物8个、道路7条、景区1个、村庄2个。
  重点整治“大洋怪重”地名
  “这次清理整治工作,包括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理变更不规范地名信息、规范使用标准地名三方面任务。”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负责人王辉介绍,清理整治的重点对象是城市建成区和各级政府所在镇街的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违反《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规,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同时对有地无名、一地多名、一名多写、擅自命名的地名进行清理规范。《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以前命名、已经约定俗成且不违背公序良俗的老地名,原则上不列
  入本次治理范围。
  那么,如何界定不规范地名呢?地名管理部门对其认定原则和标准进行了明确。如随意使用“宇宙、天下、世界、环球、欧洲、万国、首府”等词语的“大”地名,其专名或通名的含义远远超出地理实体实际地域、地位、规模、功能等特征。“马可波罗大厦”“曼哈顿社区”“威尼斯花园”式包含外国人名、地名,或用外语词及音译命名的,属于“洋”地名,但历史上已经存在、具有纪念意义或反映中外友谊的地名,以及地名用词含义符合汉语用词习惯、符合有关规定的除外。“怪”地名包括用字不规范、含义怪诞离奇、低级庸俗、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地名,如“99大厦”“8哩岛”“皇庭御景”等。“重”地名,即一个城镇内的居民区、建筑物和道路、街巷名称重名或同音。
  退休教师王萍从小就生活在宝鸡,她对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表示支持。“这些年,旧城改造和新开发的楼盘涌现出好多洋地名、怪地名,已经丧失了地名最基本的指位功能。说起老地名,我们很熟悉,也很有感情。洋地名、怪地名既拗口又难记,我们老年人出行都搞不清楚地方。”王萍说。
  “刻意夸大、崇洋媚外、怪诞离奇的住宅小区和楼宇名字,就是想追求洋气、高档,为自己的楼盘提升知名度制造噱头,吸引购房者的眼球。”市民张雪认为,现在人们的文化层次和心理需求都在提高,这类名字看起来唬人,实际上感觉非常别扭,徒增笑柄。
  陕西省社科院宝鸡分院副院长王宏波感慨,神农镇、姜城堡等地名,承载着炎帝神农遍尝百草、教民稼穑的历史;岐山、京当这些地名,蕴含着周人自豳迁岐、经营周原的故事;扶风县绛帐镇,与东汉大儒马融绛帐传薪有关;听到“大散关”,人们会想起“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这些地名是宝鸡古老历史和文化的印迹,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近年来,由于部分干部群众对保护传统地名文化认识不足、地名命名审核监管把关不严、部分开发商出于商业目的扩大自身影响等原因,我市出现了一批不规范地名。这些地名割舍了历史文化,有损宝鸡文明城市的形象,进行规范清理非常及时、很有必要。
  对于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有人支持,也有少数人反对。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坚持依法实施、便民利民、传承文脉、标本兼治的原则,严格遵照认定标准,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科学合理确定清单,依法稳妥组织实施。不随意扩大治理范围,对于可改可不改的不予更改,防止乱改老地名,确保地名总体稳定。
  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
  记者了解到,我市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将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这次集中整治工作将于9月底前结束。
  根据时间安排,6月底前,我市将完成摸底排查工作,初审确定拟清理整治的不规范地名清单。7月底前,按照审核、论证、认定公示、规范更名等程序,充分征询群众意见,依法稳妥推进。8月底前,分门别类进行标准化处理,向社会公布命名更名结果,完成地名标志、道路交通标志及户外广告标牌、地图领域中的不规范地名信息清理任务,推进相关证照上的地名地址信息变更工作。9月底前完成检查考评、建章立制等工作。
  为便民利民,市民政局等七部门联合决定,对因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而产生的有关单位证照和个人信息变更,相关部门将安排业务窗口和专门时段免费办理更改业务。
  据了解,公安部门将对居民身份户籍上的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采取集中变更或逐步变更的方式予以更换,并确保变更期间相关证照正常使用。行政审批服务部门将对工商注册登记等新划转的行政审批服务环节及相关证照上的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自然资源和规划(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将督促本系统及时更改网络电子地图,监督出版单位在新版地图中使用标准地名。交通运输部门也将对道路交通标志等公共标志牌中的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
  做好地名管理工作,弘扬传承好地名文化,既需要政府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更需要社会各界群策群力、长效管理。记者了解到,我市将以这次集中整治为契机,健全完善地名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地名规划,严格命名更名审核把关,畅通群众举报通道,开展执法巡查,杜绝新的不规范地名产生,不断提升地名文化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漫画陈亮 
  

声音
地名要彰显文化自信
马庆昆

  地名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好的地名就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体现文化自信。“大、洋、怪、重”地名媚俗、生硬,多数让人看不懂,看似高大上,其实没品位,背离了我们的文化属性,不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取向,必须加以整治。
  《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是拟取地名的依据,各相关部门要联手协作,在土地审批、工程验收等方面,让地名不合格者不能通过。好的地名要彰显文化自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符合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