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近几年,微视频越来越流行,相较于传统视频,微视频的时长更短、内容更精练、主题更突出,当然,成本与规模也更小,制作也更方便容易,因此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在各类微视频题材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微视频格外引人关注,这类微视频将镜头对准基层,挖掘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普通人背后的不普通,为观众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
用微视频讲好宝鸡故事
本报记者祝嘉

     
  以微见长,高质量作品频出
  日前,由中共宝鸡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教育局共同出品的党史影片《星火燎原》(第3-5集)正在我市多地取景拍摄。该片由陕西蒙太奇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拍摄制作,系统地再现了宝鸡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创建党的组织、开展群众运动,进行武装斗争、获取解放新生的历史画卷。
  据悉,《星火燎原》旨在激励全市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在加快追赶超越、“四城”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砥砺奋进、担当作为;旨在引导全市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全面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勤奋学习、茁壮成长。这是我市第一部全面反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宝鸡地方组织革命活动的影片,也是我市党史教育工作的一次大胆尝试,与以往的书本类党史教材相比,此次以视频的形式讲述党史,更直观、更生动、更准确,也更易于观众理解和接受。
  如今,像《星火燎原》这样的微视频在我市层出不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文字和图片所传达的信息,而倾向于观看微视频获取资讯和知识,进行娱乐。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微视频制作,越来越多的微视频见诸网络。微视频以“微”见长,时长短、制作快、内容精,在题材方面,除了网友的“随手拍”外,还有微电影、纪录短片、宣传短片等。
  近年来,我市各行业系统、机关单位推出了许多高质量的微视频作品:凤翔县陈村镇第一中学制作的影视教学片《灰姑娘》获得第十一届中国中小学校园影视最高奖“金犊奖”提名并最终荣膺“银犊奖”;市公安局制作的微电影《在路上》、微视频《心中的平安最美的记录》分获全省首届平安陕西微电影微视频大赛二、三等奖;千阳县纪委、太白县纪委、眉县纪委分别制作的廉政微视频《我的土地我做主》《失去底线的代价》《在希望的田野上》入选全省第三批优秀廉洁微视频展播;市人民检察院出品的微电影《妈妈去哪儿了》荣获第三届平安中国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比赛优秀微电影奖……
  用心制作,于平凡中见不凡
  提到宝鸡微视频,就不得不提一部名为《我不让你走》的我市原创公益微电影。这部讲述青年教师与留守儿童故事的影片自2014年在我市首映以来,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原创网络视听节目优秀作品奖、第四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十佳公益影片奖、四川大爱微电影艺术节——首届爱之链电影奖最佳影片奖等全国大奖。影片虽然只有短短30分钟,但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引发了全社会的共同思考与探讨。正如四川大爱微电影艺术节主席田万良所说,《我不让你走》是一部支教题材的影片,却没有拘泥于支教本身,而是剑走偏锋,为农村留守儿童实现梦想鼓与呼。
  《我不让你走》出品人、宝鸡“海棠梦想”公益项目负责人王韦超表示,如今,微视频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由于门槛低、难度小,人人都能“随手拍”,但讴歌时代、反映民生的微视频绝不是“随手一拍”就能完成的。除了《我不让你走》外,王韦超和他的团队还曾拍摄《第一书记》《猪状元的创业梦》《拐里村的聚宝盆》《古驿道上凿开脱贫路》《头雁带飞乡村游》等脱贫攻坚题材的微视频。在拍摄前,他们都要做资料搜集、场景安排、脚本撰写等大量前期工作;在拍摄中,他们与拍摄对象同吃、同住、同工作,尽可能地捕捉更多真实细节;而在拍摄后,他们还要进行剪辑、整理、增加旁白和字幕等后期工作,一般每部微视频制作周期短则两个星期,长则一个多月。“虽然我们资金和技术有限,但都是全力以赴、用心用情制作。”王韦超说,“也正因此,我们制作的微视频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平凡、真实、用心用情是优秀微视频的普遍特点。如前文提到的市公安局制作的微电影《在路上》,是以眉县交警大队民警苏毅为原型,讲述主人公虽身患重病,仍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最终战胜病魔的感人故事;市人民检察院出品的微电影《妈妈去哪儿了》,是根据渭滨区检察院检察官帮扶刑事案件被害人的真实事件进行编剧,多名检察干警参与演出;而眉县纪委制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讲述的则是眉县地税局干部张斌、李玲、王明、梁原等人帮扶贫困户王翠花开设农家乐、种植猕猴桃,使其全家走上脱贫之路的故事。
  主题鲜明,传播社会正能量
  “我们邢氏家族始终承袭懂大礼、勤耕作,和待人、善行事,知章法、听政令,孝宗长、亲幼下的家规家风,千百年来从无更改……”在微视频《正身当在立业先》中,岐山县蒲村镇邢家村村民邢文忠如实介绍家规家风。
  《正身当在立业先》是市纪委历时半年精心打造的文化养廉专题片,以“明心守矩”眉县张载、“见贤思齐”千阳燕伋、“遵规求正”岐山邢氏、“德行为重”麟游甄氏等为内容,介绍了厚植于宝鸡民间的优秀家风、家规和家训,是市纪委以微视频的形式进行廉政教育的一项创举。参与该片制作的工作人员说:“微视频主题鲜明、节奏明快,比‘长篇大论’更具吸引力、亲和力、传播力,将廉政文化融于故事情节,容易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不仅是廉政教育,如今,微视频已成为宝鸡各行各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载体。2017年9月8日,我市举办首届中国·宝鸡英模事迹微电影节闭幕式暨海棠奖颁奖典礼,《守》《秦岭山上的望远镜》《彩色女人》三部影片从全国713部优秀影片中脱颖而出,荣获本次微电影节最高奖——评委会特别奖。
  当天,参加闭幕式的嘉宾评委都对宝鸡的微视频创作环境给予高度评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竹子表示,宝鸡的微电影创作实力明显优于全省其他地市,包括《我不让你走》等许多作品很有想法,在制作方面也很专业;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张阿利则认为,在网络时代,微电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讲故事方式,有剧情、有人物、有画面和声音的表现表达,在网络上非常受欢迎,如果加上英模故事,对于微电影传播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观,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如竹子、张阿利等业内人士所言,宝鸡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有许多做出过不平凡事迹的平凡人,这些都可以尝试以微视频的形式予以呈现。用微视频讲好宝鸡故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接受习惯,也能让更多的外地人了解宝鸡、让更多的宝鸡人爱上宝鸡。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