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影院刻在记忆深处的视听空间
本报记者王星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露天到院线,从窄银幕到宽银幕,从胶卷时代到数字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看电影已不再是难事,数十年间,观影环境、设备以及观影理念和服务都发生了改变,宝鸡的电影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4年,经过公私合营改革,宝鸡有了第一家人民电影院。随后,为活跃市民的娱乐文化生活,我市相继建成了解放电影院、清姜影剧院、斗鸡影剧院、铁路俱乐部电影院,同时工人文化宫配套修建了电影院。上世纪70年代末,河滨影剧院也建成并投入使用。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乡村,人们还是习惯于在露天的广场上坐着小板凳,看放映员播放电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方式的升级,电影院从早先的露天广场逐步发展成影院影城。2009年,由企业投资的百合影城建成,一下子激活了我市电影市场。随后,奥斯卡、首映、大地等影城相继建成,各县区的影院也遍地开花。
  在那个娱乐文化生活相对简单的年代,电影院是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在上世纪80年代,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可那时,国家电影局给陕西省只投放了该片13套拷贝,这已算是当时拷贝量最多的一部电影,我市的解放、人民、河滨、文化宫四家影院仅仅分到了一套,如何在同一天放映一部电影?
  “这多亏了串片员,要不就乱套了。”宝鸡老一代电影人回忆,一部电影播下来,串片员要骑着自行车来来回回跑上好几趟。遇到特殊情况串片不能及时送达,就只能用幻灯片打出“请稍候”的字幕,让观众稍作休息。
  现如今,“串片”已退出历史舞台,观众可一边享受舒适的座椅,一边品味甜蜜的爆米花可乐,随时随地挑选各类影片观看,在城市中体会高品质生活的乐趣。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