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宝鸡市公共交通从无到有,从最初10辆车到现在1000多辆,从人工售票到手机“扫一扫”,市民出行越来越便捷——
宝鸡公交改革发展惠市民
本报记者李小玮

    上世纪90年代的公交车票

    宝鸡最早的小“道奇”公交车刘俊成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公交车刘宏岐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铰接公交车

    21世纪初的公交调度站刘俊成摄

    公交专用道本报记者孙海摄

    智能电子站牌

    公交智能调度监控指挥中心

    混合动力公交车

  科技进步从上车买票到手机“云闪付”
  如今,刷手机乘公交车已成为宝鸡人的习惯。听着“扫码成功”的声音,市民是否还记得曾经的“上车请买票,月票请出示”?
  公交月票,曾是众多市民出行的第一选择。
  这则《公共汽车月票变了》的消息,刊登在1990年8月29日《宝鸡日报》头版的重要位置。正文只有47个字,却是当天报纸最吸引读者眼球的消息,因为它关系到群众的日常出行。
  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市公交公司)总经济师韩小明介绍,自1956年我市有了公交车,40多年里一直是人工售票。根据路程远近分段计价,1956年的票价是2分钱起步。1963年,开始发行板式月票,一个月2.5元,不限次数。这是一种专人专线月票,职工拿单位介绍信才能办理。1987年,改为本式月票,分52张和104张两种,坐一次车撕一张。1990年,又改回板式月票。这则消息报道的就是这件事。
  1996年,我市进行公交票制改革,改为5角一票制,试行准无人售票。2001年,改为1元一票制,延续至今。2003年,全面推行公交IC卡,真正实现无人售票。目前已累计发行公交IC卡100多万张。
  “公交看似小事,却关系民生,关乎群众幸福感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韩小明说,近年来,我市以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2013年,我市公交车用上了智能调度系统,运行更加安全、高效。2016年10月,我市公交IC卡升级为交通联合卡,与全国241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宝鸡公交自此融入全国大交通。2018年7月,市区所有线路公交车完成收费系统改造升级,支持支付宝扫码乘车。截至目前,已有90多万支付宝“宝鸡电子公交卡”用户。2019年,“宝鸡公交”APP、银联“云闪付”APP也先后实现扫码乘车。
  60多年宝鸡公交车增长了100多倍
  宝鸡市的公共交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
  市公交公司总经理杨儆说,1956年,省政府决定在省运输公司成立宝鸡市公共汽车站,开通东西、南北2条公交线路,调拨10辆小“道奇”作为公交车。那时没有公交站台,在单位、企业门口竖个手工制作的铁皮板,就算是站牌。此后,市公共汽车站4次更名,直到2009年更名为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几十年间,我市公交事业不断发展,1996年,市区有14条公交线路139辆公交车;2000年发展到24条公交线路260辆公交车;2005年,公交年客运量突破1亿人次。近年来,我市实施“东扩南移北上”战略,公交线网也紧跟城市发展步伐快速扩大,目前已有53条公交线路1067辆公交车,线路总长度725公里,基本满足市民出行需求。2018年,我市公交年客运量2.34亿人次,每天有超过64万人次选择公交出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公交专用道、港湾式站台、公交场站、枢纽站、首末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市区已有公交站点1250个、候车亭682座、港湾式站台150处、公交专用道12.7公里。高峰车、区间车、大站快车、延点车、校园公交、定制公交、网约公交等新型公交运营形式相继出现,提高市民出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公交都市让宝鸡更加时尚宜居
  汽车尾气在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破坏生态环境。“我市很早就重视公交节能环保。”杨儆介绍,以前的公交车基本都是汽油车,随着车辆增多,尾气排放问题引起他们重视。早在2002年,市公交公司就全面推广油改气,带头使用环保燃料,车辆更新换代也不再购买汽油车,而是双燃料车、天然气车等。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改善生态环境、保卫蓝天具有重要意义。我市也大力发展“绿色公交”,积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先后投用154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165辆纯电动车,努力打造绿色低碳环保公交。
  2017年,我市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十三五”时期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之一。2018年到2020年,我市将通过实施“八大工程”,完善公交场站,优化交通线网,提升公交服务质量,改善市民出行环境,强力推进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治理交通拥堵、促进节能减排、提升城市形象,让宝鸡更加宜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宝鸡公交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好,城市发展到哪里,公交就开到哪里,服务群众出行,承载市民记忆,见证城市发展与时代变迁。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