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邮电大楼传来 响彻市区的悠扬钟声
■本报记者韩正强







  作为市区经二路曾经最亮眼的建筑——邮电大楼,带给无数市民难忘的记忆。第一封令人牵挂的“两地书”、第一个加急电报、第一个心潮澎湃的长途电话,乃至第一个“大哥大”“传呼机”等,都是在这里办理的;而邮电大楼上的大钟表,则陪伴几代人成长,那
  悠扬的钟声响彻整个市区,也敲响在无数游子的梦里。
  第一位受访者叫王英,今年68岁,是土生土长的“老宝鸡”。
  王英说,1959年之前,市邮电局在市区中山路上,当时他的哥哥在外地工作,家里平常寄信、打电报都要去邮局,所以很小的时候他就经常往那里跑。当时的市邮电局前面是楼房,只有两层高;后面院子里是平房,老百姓办业务主要在前面的楼里。1959年,经二路邮电大楼建好,那是当时经二路上最漂亮的建筑,也成了市民逛街的必去之处,有事的办事,没事的进去看新鲜。那时,电话还是个稀罕物,公家单位才有。
  上世纪80年代末,新的邮电大厦在经二路东段盖起,又成了经二路一景。新大厦非常漂亮,最吸引人的是楼顶的大钟表和钟声,站在几里外都能看见听见。这时候,王英在经二路的一家单位上班,每天早晚骑自行车经过邮电大厦时,总要扭头看一看时间。没过几年,他家搬到了金陵桥西,大厦楼顶的钟声或音乐声能穿过玻璃窗传进家里。之后,他同邮电大厦的联系更加密切,买传呼机、给家里装电话、购置第一部手机,给新家装宽带……在一次次进出邮电大厦的过程中,他和市民一起“耳聪”了、“目明”了,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现在,他每次经过经二路,仍忍不住要看一下大楼上的表,这是习惯,也是记忆。
  遇见宝鸡电信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市区桥南电信家属院小区,记者碰到了80岁高龄的刘远志和71岁的杨继军。他们两人曾分别担任原市邮电局副局长和科长,遇见了不同时期的邮电大楼,也遇见了宝鸡电信事业的蓬勃发展。
  刘远志说,他1958年从重庆电信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宝鸡市邮电局。刚来时单位在中山路,当年底,邮电大楼在经二路渭河滩开工修建,次年竣工投用。大楼共有三层,一楼是营业厅、配线房,二楼是自动机房、载波机房、电报房,三楼是长途话务台、无线报房。当时用的是国产步进制交换机,电话容量达1000门,市内转盘拨号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后的几十年里,邮电行业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市经济飞速发展,邮电大楼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于是,1986年在经二路东段修建邮电大厦,1989年建成。新的邮电大厦有七层,非常时尚,楼顶的大钟表是在西安专门制作的,到几点钟声响几声,音乐有《东方红》《梁祝》等。那时,局里从加拿大引进了程控电话交换机,电话容量变成了7000门,市民都排队给家里装电话。
  杨继军是1970年调到市邮电局的。新的邮电大厦盖好后,他跟随刘远志等筹建移动通信业务;1992年10月,800兆移动电话开通,这在全国也是领先的。那时,前来购买“大哥大”的人,可谓人山人海。随后,邮电与移动分家、电信与邮政分家,刘远志、杨继军都不同程度参与分营,但“故土难离”的两人留在了电信公司,一直到退休。
  杨继军说,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市各运营商共有手机用户约310万户、宽带用户约120万户,这些都是“邮电大楼”发展起来的,便捷的通信手段,使人们的距离更近了。
  结缘递送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报喜鸟”
  记者找到的最后一位受访者叫贺西超,38岁,现在是市邮政公司金台分公司寄递部的一名快递员。这些年,他递送高考录取通知书100多份,是大家喜爱的“报喜鸟”。
  贺西超说,他的姑姑、姑父和哥哥都在邮电部门工作,他从小就与“邮电”结缘。工作后,他被分配到市邮政局邮政转运科,主要在宝鸡火车站把邮包搬到火车上,发送到外地。不久,他转到投递部门,每天骑着自行车送包裹、汇款单等,后来,交通工具渐渐换成了电动车、汽车。到“邮政快递”后,工作非常繁忙,每天早上六点半上班,晚上九十点才下班,一天要送五六十件货。去年“双十一”,贺西超一天就送了470件快递,三部手机都打得快没电了,忙到晚上十点半才把货送完。贺西超说,每年高考后,邮政公司担负投递高考录取通知书的任务,从打电话到送录取通知书,双方都很喜气,每当他把通知书送到时,被大学录取的学生一家全站在门外等着,拿到通知书后,他们总要往自己手里塞些好吃的。这个时候,贺西超很开心,为能分享到这份喜悦而高兴,也为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而自豪。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