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文广村 学生为王子清立的德教碑 王子清 王伯直 王自贤展示家人留下的资料 村中的小花园 父亲清廉为官心系教育
5月21日,陈仓区周原镇文广村,当记者提起王子清、王伯直父子俩时,村民们赞不绝口。
1881年,王子清生于文广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受父母的教育熏陶,品行端正;1903年参加“县试”,考取“生员”(也就是常说的秀才),这也是清政府举办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后来王子清回家,先后在“宝鸡县劝学”“省立二中”任职多年,因工作突出被推荐到县财政局任职。他办事公正,刚正不阿,引起了不少贪污者的不满与刁难。王子清毅然弃官,回家务农。
后来他又被村民推选为宝鸡县十三区区长和联保主任。在此期间,他负责周原、慕仪、汧水三乡田赋稽征工作。有一次,粮库管理员因事找王子清,见其全家吃的都是高粱面,便说:“不承想你管粮万石,居然吃的还是高粱面。我让粮库先送一车白面给你吃着,日后再还。”王子清听罢,严肃地说:“我王家祖训,人有权,不能胡作非为,做官清廉,方为正理。仓库的小麦是国家的,我个人一粒也不能动。”这名管理员深受教育,连连点头。
有一年秋,千河地区发洪水,良田被毁,颗粒未收,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更别说还要上交田赋。王子清将实际情况上呈后,豁免了田赋,当地百姓十分感激。
在走访中,王子清发现周原地区无一所完全的小学,孩子们要走很远的路到虢镇等地读书,很不方便;于是他就辞去官职办学,经过两年时间筹备,创办了“俱家村小学”。他担任俱家村小学校长时,国民党四十二师遣兵在周原第三村催逼草料,借此敲诈勒索民众,并绑去了乡长张子康严刑拷打,县政府出面调处,四十二师拒不放人。王子清不畏强暴,联合社会各界人士,向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省分会控告,终使张子康得释,四十二师调离本县后,好几个官员被撤职查办。
由于王子清教学有方,对待学生和蔼可亲,不仅周围的学生来上课,很多远一点的学生也慕名前来。随着“俱小”学生逐渐增多,加上距东西两边距离太远,学生上学有诸多不便,王子清又倡议再办两所学校。他四处奔走,各方求助,筹措经费,亲自组织施工,历时一年多时间,两所学校正式成立。
正是他一心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出了很多优秀学子。
1938年,王子清的学生为他立了一通德教碑,正面写着“前清郡庠生员子清翁王老夫子德教碑”,背面是王子清的生平简介,以及他在教学期间孜孜不倦培养学生的事迹。
新中国成立后,王子清当选为宝鸡县副县长。千河东西两岸的村子常常因为打坝筑堤、漫滩争地发生争斗,甚至伤及人命。1950年矛盾再次激化,两岸聚众千余人发生械斗。王子清到达现场后,他仔细观察地形,调查了解情况,恳请双方座谈,耐心调解,明辨是非;经多次协商,成功化解了东西两岸多年来的矛盾积怨。
王子清心系家国、勤政爱民、克己奉公,深受当地群众的尊敬。
儿子投身革命参加抗日
王子清的儿子王伯直,受父亲影响,从小爱学习,192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政法系;1927年毕业后,在陕西靖国军岳西峰部田玉杰师任副官。后来,岳西峰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南路军第五方面军,参加北伐,王伯直随部队一起出发,到军政处工作。北伐失败后,他回家到虢镇省立二中任教务主任。
1929年,二中迁凤翔后,王伯直担任训育主任。在这里,他碰到了甄寿珊,一番交谈,甄寿珊被他的才华所吸引,当天就将他从凤翔带到西安,在西北民军任交际处处长。他帮甄寿珊处理各类复杂事务。第二年,甄寿珊遇害,西北民军随之瓦解,他再次回到家乡。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伯直和凤翔张应坤(张老九)组织“抗日爱国志士团”,开赴山西中条山,担任支队副队长。中条山战役打得非常惨烈,他们这支2000多人组成的“抗日爱国志士团”,只有1000多条枪,面对日本军队的飞机大炮,战士们用大刀与他们死拼,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还打赢了四场仗。由于双方力量悬殊,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从战场返回时,只剩不到400人,王伯直受伤被战友们背下战场。
1939年,王伯直再次返回家乡,因为父亲的缘故,他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成为一名地下党员。
1946年,原本赵伯经打算安排他们6个人出发去延安。临走前一天,王伯直在路上碰见了大学同学,这位同学当时是周至县政府主任,他知道王伯直学习好,很有才华,便带他去了周至给自己当秘书。其间,王伯直被选为“国大代表”,并到南京参加了制宪和行宪会议,而他多次利用自己的身份,营救掩护中共地下党员。
父子多次帮助地下党
王子清和王伯直父子俩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热爱祖国,支持抗日救亡运动,并多次掩护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
王子清在担任俱家村小学校长时,他的外甥付执中是一名地下党员,向他推荐了凤师毕业生焦世雄来学校任教,王子清欣然允诺。焦世雄后来又带来两名同学,可当时学校老师名额已经满了,王子清看到这两名同学年轻有为、思想进步,就拿出自己的工资解决他们的薪酬问题。王子清明知道这三个人都是地下党员,还是将他们留在学校,让他们安心发展革命事业。
1942年7月,焦世雄等人的地下革命活动被反动当局发觉,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派委员米志忠(王伯直的大学同学)秘密缉捕。有一天下午,米志忠隐藏身份,来到王伯直家中,两个人相谈甚欢,酒过三巡之后,王伯直得知米志忠这次来是为了抓焦世雄等人,于是乘上厕所之机,将这个消息告知了父亲。王子清立即通知他们转移。面对国民党省部官员的盘问,王子清说,焦世雄等年轻人好事,影响学校工作,学校已于一星期前解聘他们了;加上自己如今身体欠佳,一直在家休息,更不知道他们去哪了。没有抓到人,加上又没有证据,这些人只能离开。
1948年12月,宝鸡县地下游击队与县自卫团在清溪乡任家山发生激战。王伯直托人暗地从凤翔找来三位以前在西北民军中熟识的神枪手,欲让其秘密协助游击队作战。后来,游击队奉命撤退到北山。其间,王伯直同游击队负责人研究和安排撤退事宜。游击队撤到北山后,他又在人员、物资及联络方面给予周济帮助。
王伯直的侄子王自贤,今年已75岁高龄,他说:“我九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一直跟着伯父(王伯直)生活,伯父和爷爷的行事风格很让我钦佩。”他记得5岁那年,解放战争马上取得胜利,伯父的身份已经被发现。那天国民党当局派了两个人来抓伯父,伯父费了好大的劲才逃走。随后地下县委将王伯直接到凤翔保护起来,一直到宝鸡解放才回到家。
王子清和王伯直父子俩,心系家国、勤政爱民、参加抗日救国的崇高品格和事迹,不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王家人,还感染了整个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