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文韵盎然的矗立
——市区文化艺术功用建筑物速写
    宝鸡市文化艺术中心鸟瞰图

    宝鸡市工人文化宫

    宝鸡市群众艺术馆建筑别具一格

    青铜器博物院外观

    夜幕下的石鼓阁金碧辉煌

  文/本报记者麻雪图/谢克强
  魏晋时期,嵇康、阮籍等七人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常雅聚于一方竹林之中,赋诗、纵歌,留下一段风韵佳话;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等四十多位文人,雅集兰亭,曲水流觞、饮酒作诗,留下冠绝千古的《兰亭序》……文人集合的魅力,不可小觑。同样,承载一系列文化艺术功用的建筑物,集合在一起时,它们共同散溢出的典雅风韵,便呈现出磅礴之势,让人惊艳、令人惊叹!
  没错!您一定猜到了,我说的就是新落成的宝鸡市文化艺术中心!
  宝鸡市文化艺术中心集合了科技馆、音乐厅、群众艺术馆、美术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它们从南至北,呈往返曲折的线形分布。这些艺术化的“曲折”啊,俯瞰它们,仿佛是谁用如椽大笔,在汤汤渭水之畔,画下了一串串灵动、弯曲的音符……
  静静细听,那是谁在金色梦幻式的音乐厅里,演奏小提琴吗?还是谁在图书馆中,捧着一本墨香满溢的书,轻声朗诵起《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细细一想,其实很是绝妙:宝鸡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建筑群,不仅如雅聚的古代文人们一般,这里,更是如今喜爱文化艺术的人们雅聚的地方,大家在此“足以畅叙幽情”。
  从这里,沿着渭河向东而行,步履悠然地走过东岭廊桥,一座秦汉建筑风格的高阁——石鼓阁矗立眼前,飞檐斗拱,红、黑、白三种主色的调和运用,不仅让这座古风建筑气势雄伟,更显古韵古香。
  尤其是夜晚的石鼓阁,璀璨的灯光将它环绕,俯视仰望,恍若夜幕中凌空的阁楼。一片片灯霞、一抹抹霓虹,闪闪烁烁、浮光跃金,这些斑斓的灯光裹挟着石鼓阁周风秦韵的梦幻,一股脑注入了石鼓山下纯净清澈的渭河中,把这里的一湾水,也洇染成一首悠长的古诗……
  “吾车既同,吾马既工……”是谁,伴着石鼓阁飞檐上悠扬的铜铃声,念起了古老的《石鼓歌》?
  陶醉在灯影勾勒的古风建筑中,一缕暖意萦怀,一缕情思悠悠,一起朗诵这首古老的诗歌吧!这,或许便是一座古风建筑,为我们撑起一片可以共鸣的梦幻!
  还有,宝鸡群众艺术馆、宝鸡市工人文化宫等,它们的建筑风格都有着独特的文化艺术韵味,如同装着珠宝的金丝楠木盒,实际功用和外表的美相得益彰。
  在这座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看中国,来宝鸡”,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不仅看到青铜器、石鼓的古韵悠远,更观赏到这些承载文化艺术功用的建筑物,彰显在外的文韵盎然!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