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3版:本市新闻
第04版:本市新闻
第05版: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第06版:交警之窗
第07版:西秦视点
第08版:专版
标题导航
|
集中打造传感器科技产业链基地
把宝鸡的智能制造做得更好
教您守好钱袋子
巩固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
紧盯细节死角强化整改措施
小平台架起连心桥
扶风槐花 吸引八方游客
三防设施差工地拆除清理不彻底
宝鸡借力发展增效二十多亿元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两地三方』 实施合作共建项目一百五十多个——
宝鸡借力发展增效二十多亿元
本报讯科研项目“助我发展”、科研人才“为我所用”、科研成果“让我受惠”……记者近日获悉,自我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开展“两地三方”农业科技战略合作以来,共实施150多个合作共建项目,累计新增经济效益20多亿元。
2008年11月,我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签订《深化农业科技合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框架协议》,启动实施“两地三方”农业科技战略合作,有效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每年落实共建经费1500多万元,支持新优品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示范推广、职业农民培训认定等,引进与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40多项。
如今,“两地三方”合作持续深化,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2个,100多名西农大专家和杨凌示范区技术骨干常年深入田间地头做指导、抓培训。“两地三方”战略合作之前,眉县猕猴桃仅有8万亩,作务和管理水平都不高。自猕猴桃试验站建立以来,在西农大知名专家刘占德等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眉县猕猴桃产量和品质节节攀升,品牌越做越亮。
“两地三方”在全省率先建立奶山羊、中蜂、小麦、水果、蔬菜等8个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成立宝鸡市农业科技创新攻关同盟,开展协同攻关、技术集成、人才培养等,为我市农业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本报记者秦玮玮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