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农业专刊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广告
第08版:文化周刊•广告
标题导航
|
陇县人抬担架、做布鞋,支援解放大西北、大西南
麟游人收草料、运粮食,支前队伍获锦旗
千阳两位烈士谋求起义,为迎接解放献出生命
太白村民绘制地图、变卖家产,用行动支援革命事业
山区乡亲为王震将军当向导,带领队伍躲过危险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麟游人收草料、运粮食,支前队伍获锦旗
本报记者于虹
《麟游县志》里有一段关于支前的记载:“1949年7月间,关中解放,马继援部向甘肃、青海败退,胡宗南部向汉中、四川逃跑,人民解放军向西南追击。为了支援西北和西南的解放大军,麟游县成立支前机构,全县人民开展支前活动,计支援面粉63280斤、小麦13600斤,做军鞋8000双。由王功、赵裕龄任正副大队长,率民工450名、担架25副、驮骡82头的支前队随军南下。”
在支援大军中,剌克强就是其中一个。1922年,剌克强出生于麟游招贤一户富裕人家,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他,从凤翔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招贤乡中心小学任教。1949年5月剌克强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同年7月,剌克强参加麟游组织的支前活动,他在农村组织村民做军鞋、收草料,并随支前大军南下运送粮食。这一路上,国民党军队闻讯逃跑,没有大的战斗,支前队伍也没有人员受伤,只是走到嘉陵江时,一头驮着物资的牲畜失足掉入水中。所有人到宁强后安全返回,驮骡队到四川德阳后返回,牲畜草料、民工生活全由解放军按军需供应。剌克强因此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解放军赠麟游县支前机构“远征两千里,光荣完成任务”锦旗一面。
除此之外,革命党人刘耀庭、赵伯经等人,为革命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927年麟游人刘耀庭加入中国共产党,受组织委派回麟游工作,在县立高小任职,他在学校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为了能在学校开展党的工作,刘耀庭将部分宅基地捐给学校。在他的努力下,党组织从县立高小选拔了一批青年学生,输送到延安抗大、中央党校,为革命工作培养了人才。出生于麟游书香之家的赵伯经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变卖了部分家产,购买了一些枪支弹药,建立了一支由共产党员、青年学生、贫苦农民组成的武装力量,在中共麟游支部领导下,驱逐了麟游伪县长邵攀桂,收缴了一些武器。从普通百姓到地下党员,麟游人以热情有力的双手,支援了解放战争。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