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厨子的汤,唱戏的腔。”丁良生的嗓音高亢清亮,行腔圆润流畅,韵味醇厚;他的表演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细腻传神,感情充沛。从艺40多载,丁良生坚守戏坛,活跃梨园,凭借着一副“金嗓子”,声震三秦。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当代秦腔须生之首”,丁良生早已把秦腔融入自己的生命里,挚爱着、痴迷着、铭记着!
勤奋好学
一门心思苦练内功
“秦腔是我们陕西乃至西北人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精神食粮,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秦腔早已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心里、刻在了骨子里。”这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他的长篇小说《秦腔》里的一段描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秦腔就是这片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是三秦儿女千百年的精神依托,只要铿锵的鼓乐声响起,那苍凉古朴的唱腔,那高亢激昂的旋律,就会沁骨入髓地融入秦人的血液之中。
丁良生是听着秦腔“乱弹”长大的。1956年,丁良生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在他两岁时父亲不幸去世。后来老家遭受水灾,为了糊口,母亲带着他一路西行,最后落脚到了现在的岐山县青化镇童峪村,善良的村民接纳了这对母子。从那时起,西府大地上的人和事,逐渐装满丁良生的童年记忆。
小时候,丁良生常常被村里戏台上的板胡声、梆子声、锣鼓声所吸引,听得入神时有时会忘记回家吃饭。虽然没有生长在艺术世家,但丁良生却极具艺术天赋,再复杂的旋律只要听上几遍,他就会哼唱。因为嗓子好,初中毕业后,丁良生在村里的人民公社当起了播音员。18岁的时候,他机缘凑巧地闯入了戏曲艺术的大门,在岐山县剧团开始接受正规的学习。
相较于其他师兄弟,18岁的丁良生已经算是“高龄”艺徒。所以从进入剧团那一天起,他就下定了决心:“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学戏,一定要学出点名堂。”
入了梨园门,就不能怕吃苦。天刚亮,丁良生就开始练功,拿顶、虎跳、旋子、腿功、腰功、跑圆场等基本功,一样都不落下。师傅说,不管哪行的角色都要学得扎实,基本动作都没有练好,怎么演得了大戏?
所以就算再苦再累,丁良生也从不抱怨,他只是一门心思地苦练内功。连着3个月,他腿疼得连楼都上不去。为了练好唱功,他每天天刚麻麻亮就起床出门,对着空荡的田野练声。剧团演戏时,丁良生总是躲在幕后“偷师”,揣摩师傅们的每一个眼神,琢磨他们的每一段唱腔。
师傅见丁良生练功能吃苦,又有不错的悟性,就对他格外青睐,练功要求也严于他人。不到一年工夫,在师傅的悉心传授下,丁良生终于学会了自如地运气、吐纳、行腔、共鸣,练就了一副好嗓子。
上世纪70年代末,丁良生初挑大梁,在剧团排演的革命历史剧《八一风暴》中饰演贺龙。说没压力是假话,因为全剧就他一个新演员,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从形体动作、对话台词,到传统唱腔,丁良生一直反复练习。
老艺人说:“一个演员出台,只要一露腿,一迈步,不用看戏,就知道他有多大本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导演的悉心指导,以及在排练场的反复排练,等到演出那天,丁良生一开嗓便引得全场掌声雷动,念白声腔、一招一式将自己的功力展露无遗。
初尝成功的喜悦,丁良生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依旧勤加练功,用心把每一出戏演好。1983年,经人牵线,丁良生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名家贠宗汉先生为师,专心学习须生表演艺术。在名师的指点下,丁良生将秦腔经典折子戏《打镇台》中的县令王震表演得收放自如,将他的刚烈表现得荡气回肠。后来,他还参加了陕西省青年演员调演,得到了越来越多戏迷的喜爱。
专心致志
用心演绎人物形象
《沙家浜》中的郭建光、《海港》中的韩小强、《海瑞驯虎》中的海瑞、《赵氏孤儿》中的程婴……久练出功,多年来,丁良生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
在业内人士看来,丁良生不但有一副好嗓子,而且会塑造人物,尤其他在刻画人物方面把内心体验与程式表演融为一体,使角色的创造和演绎有较高的艺术品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用在丁良生身上恰如其分。为了达到满意的演出效果,丁良生一日接一日、一出接一出地排练。1994年,丁良生从岐山县剧团调到西安五一剧团工作。2000年,凭借精湛演技,他一举获得省广播电台举办的首届“西凤杯”秦腔青年演员广播大赛一等奖,名扬三秦。戏迷们都说,岐山走出了有着一副“金嗓子”的丁良生。
面对荣誉,丁良生非常清醒,他说,做一名老百姓喜欢的演员,才是他终生不变的追求,观众的口碑胜过金杯银杯,在台上要端着架子,在台下要放下架子。一个演员的真正舞台,是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成名前还是成名后,丁良生始终坚持给基层老百姓唱戏。这些年,不管多忙多累,他不是在戏台上唱戏,就是在去基层演出的路上。
在农村演戏,多是临时搭建的露天舞台,条件简陋不说,在风霜雨雪、严寒酷暑里演出,是常有的事。只要每次听到丁良生要来演出的消息,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总会早早地围坐在戏台前。丁良生的戏迷自称“丁丝”,有时他们还会开着车,追着来看丁良生的戏。
用心唱戏,一唱就是40多年。丁良生一直在做有心人。下乡演出时,他常常与乡亲们聊天,问他们爱看什么样的戏。在演《村官郭秀明》时,丁良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农村干部情况,深入挖掘剧中人物感情,戏演到动情处,他的膝盖被碰破、鲜血直流都浑然不觉,他的表演让不少观众潸然泪下。2006年冬季,丁良生应邀为宝鸡市人民剧团导演了秦腔传统戏《清风亭》,公演后好评如潮,这出唱响孝道的好戏后来成了剧团下乡演出的保留剧目。
正是老百姓爱看他演的戏,丁良生从没有想过放弃。他说,老百姓喜欢你,更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持续不断地出新作品,才对得起广大戏迷的期望,才能更好地为基层观众服务。
精益求精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从艺多年,不论走得多远,丁良生始终忘不了这片黄土地的滋养,忘不了那碗臊子面的酸辣香。每次回宝鸡演出,他总是用实际行动感谢家乡父老乡亲的支持。
1998年,丁良生所在的西安五一剧团到凤翔县演出三天,热情的乡亲们把县体育场挤得水泄不通,当他演唱结束后,请他返场的掌声经久不息。在演出的最后一天,一位古稀老者来到后台找丁良生,二话不说就要拉他去家里吃饭,老者说,自己特别喜欢他的戏,唱腔好,功力深。言谈间,老者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游西湖》等戏曲老剧本交到了丁良生的手上,并说,自己年纪大了,把这些老剧本送给爱戏懂戏的人,才能体现它真正的价值。后来,丁良生和这位老者成了忘年交,他也一直铭记着家乡父老的厚爱。
“现在是戏曲发展最好的时代。”谈到戏曲艺术发展的话题,丁良生感慨良多。秦腔是陕西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也是陕西人生活中的一部分。2006年,秦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彰显了这种优秀的地方戏曲在中华民族艺术殿堂的重要地位。丁良生认为,秦腔的传承发展任重道远,首先要继承传统,传统戏曲经典剧目之所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绵延几百年而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承载和延续了一代代中国人最朴素的价值观、道德观。
谈到宝鸡的文化事业发展,丁良生特别提到了“周礼文化”。他记得,自己在演《赵氏孤儿》中的程婴时,就在琢磨和研究这个角色,“程婴以‘忠义’至上,他懂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为保全赵氏后代,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忍辱负重独自承担艰辛困苦。这种舍生取义的壮举,也是周礼文化的一种体现。”丁良生说,自己在体悟程婴这个角色时,感到虽然他只是一名门客,却是一个非常忠诚守信的人,在周礼文化熏陶下成长的丁良生,能理解程婴内心的矛盾,更能明白程婴最终的选择。
在他看来,宝鸡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应打造一张属于宝鸡的历史文化名片,让外地人一提到宝鸡,就想起这张文化名片,将历史文化融入现代发展之中,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作为一名戏曲工作者、一名宝鸡人,丁良生决心要传承好戏曲传统,而且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戏曲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