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琼
《流浪地球》是今年春节档最火的一部科幻电影。看到电影中的酷炫场景,多年从事航天导航设备制造的刘湘宾感触颇深,他从专业角度,向家人和朋友讲解了行星发动机、空间站和引力弹弓等航天知识。
其实,我国航天事业建设队伍中有一批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特级技师刘湘宾就是其中之一。他和团队研发的高精尖产品,在我国重点型号防务装备、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及二代导航卫星研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一名普通铣工成为“三秦工匠”
1983年,20岁的刘湘宾退伍后,到7107厂(现名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子承父业,当了一名铣工。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但刘湘宾一进厂就立下了“航天报国”的宏愿。刘湘宾说:“保家卫国,不能敲边鼓。虽然我不扛枪了,但军人本色要求自己冲在第一线,做航天事业发展的参与者。”
7107厂是我国航天导航设备的专业科研生产单位,承担着防务装备、运载火箭制导系统惯性器件的研制生产任务。刘湘宾深知,要在这里立足,必须要有真本事,手上要出好东西。于是,他把别人休息的时间全用在学习上,军挎包里装满了技术书籍,每天读书到深夜,看不懂就记下来,白天再向老师傅请教。
功到自然成。不断拼搏的刘湘宾作出了一番成绩:解决了铝基复合材料难加工、精度难保证等系列技术难题;改进了国家重点型号和某大件的传统加工方案,提高效率3倍以上;出色完成了国家防务装备的重要件、关键件的生产……在刘湘宾创新工作室里,记者看到了一套金刚石刀具。刘湘宾介绍,铝基复合材料难以加工,刀具损耗大,精度要求高;以往厂里购买进口刀具,一把刀要2000多元,加工一件产品要损耗十几把刀。他当时就萌生了改进刀具的想法,后来他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展复合材料立铣刀的国产化研究,用一年多时间,经过74次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研制出金刚石刀具。这套刀具硬度更高、更耐磨,一把刀可抵四把瑞典刀具,而且一把刀只有几百元,大大降低了成本。加工精度达头发丝直径的七十分之一
要想走在国内精密铣加工技术的最前沿,就得精细,容不得丝毫失误。刘湘宾说:“我们的手不是扛麻袋的手,而是捏绣花针的手,手上松紧快慢的节奏,以及力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航天人口中有一个专业产品叫“惯性器件”,普通人听着有点陌生,但它很关键,决定了运载精度,犹如飞行器的“千里眼”,又如枪手射击的“瞄准器”。它在茫茫太空中测量飞行数据,提高入轨精度,控制飞行姿势和方向。而这个产品的核心就在超精密加工的零组件。“我们生产的每一个零件都要上天,丝毫马虎不得。如果说零件加工差之毫厘,飞出去以后就是几公里、十几公里的差距,那就差得很远了。”刘湘宾说。
刘湘宾所在的班组是机加车间数控组,能加工微米级、亚微米级的高精度精密零件。刘湘宾担任数控组组长,他加工的动压马达上的半球球碗,圆度和圆柱度可达0.1微米,这只是形位精度,尺寸精度可达到1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七十分之一,令人惊叹。
在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前夕,刘湘宾和团队接到任务——完成某型导航卫星用太阳帆板驱动机构“上、下刷架盘”“密封罩”“基座”“主板”等零件加工。这些零件都属于大型薄壁盘类铝合金钛合金精密产品加工范围,难度高、风险大、技术要求严。对此,厂里组建攻关小组,刘湘宾带领同事连续12天每晚加班至凌晨,经过多次讨论和加工验证,最终采用非常规的装夹定位方式,提前完成任务,解决了此类产品的精密加工难题。带出一流的技术团队
凭借过硬技术,近年来,刘湘宾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航天贡献奖、三秦工匠等荣誉称号,成为厂里精密数控加工技术的引路者和带头人。工匠精神是什么?对于刘湘宾来说,就是心无旁骛、志如磐石、锲而不舍的技术追求。
独木不成林。刘湘宾带领的数控组占全车间人数的18%,却担负着全车间近60%的车、铣加工任务,靠的就是一支技术过硬的团队。他带领的班组有54人,平均年龄38岁。具有军人情结的刘湘宾挖掘出“狼群文化”“亮剑精神”,作为创新工作室的特色文化,他常对组员说:“团队没有狼性的执行力,就没有打败对手的竞争力!”在他的带领下,成员在任务面前不讲条件、纪律过硬、执行力强。刘湘宾组织大伙签订《师徒协议书》,规定带徒时间、目标、责任、义务以及考核标准、奖励办法。近年来,入厂平均不到四年的一批青工,在班组老带新、师带徒的培育下,成为精密加工生产线上的主力军,其中国家高级技师3人、国家技师8人、高级工6人。
如今,刘湘宾带领的技术团队成为公司的先锋号和突击队,先后获航天科技集团“金牌班组”、陕西省“工人先锋号”等殊荣。
当有人高薪聘请他时,刘湘宾拒绝了,他说:“为航天强国事业作贡献,是我的骄傲和荣誉,也是我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