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听说家乡人来到北京了,兰妮儿早早就起了床,驱车数十公里赶到民族文化宫。按她当天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话说,就是“家乡亲人来京,心情激动,脚都快伸进油箱里了”。
那一天,北京天气很好,太阳照在行道树上,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就投在人的身上,光影中,兰妮儿那双漂亮的大眼睛闪着光,见到我们,她伸出双手,一个一个握过去,口中不停地说:“娘家来人了,这感觉真好!”
作为一位青年歌唱演员,兰妮儿的名字被许多民歌爱好者所熟知,这些年,她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登上无数个大大小小的舞台,为全国人民带去美丽动听的歌声。她还专门为宝鸡创作了新歌《梦里流过渭河水》,受到了宝鸡人的热烈追捧。记者采访时,她坦诚地告诉记者,有一座小小的舞台,她从不曾忘记;有一首唱了多年的歌,她却在家乡怎么也唱不好……让我们随着兰妮儿的歌声,一同感受她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不甘平庸立志走出去实现梦想
兰妮儿是个土生土长的宝鸡人。上世纪80年代初,兰妮儿在蟠龙镇大槐树村出生,然而不到两个月大时,兰妮儿就被不远的晓光村村民张军、胡金凤夫妇抱养。勤劳朴实的张军夫妇对兰妮儿视如己出,不但省吃俭用供她上学,还从小教她做人的道理。当时,在村上许多人眼里,像兰妮儿这样的女娃娃,不惹是生非、懂得孝敬父母,长大后在相邻村中找个好人家嫁了,平平安安过一生,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但兰妮儿自己不这么认为。
从小,兰妮儿就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时候,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方式,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古庙会,就是兰妮儿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因为这一天会唱大戏。每到唱大戏的时候,兰妮儿就会在晓光村的戏台前跑来跑去,看着戏台上穿着各色戏服的演员,兰妮儿一边跟着唱,一边在想,什么时候她能跟着戏班子出去,走出农村,就是最精彩的人生。戏台上演员们优美的唱腔,戏台下观众们如痴如醉的表情,无一不令兰妮儿心动。她想,能在戏台上唱戏、表演,应该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了。除了秦腔,从大喇叭里和收音机里传来的民歌也让兰妮儿深深迷恋,每个深夜,那些婉转的旋律就化作一个个有着莫大魔力的音符,在兰妮儿脑海里回荡不已,久久不能消散。
兰妮儿对戏曲的领悟力也是非同寻常的,只要她听过一遍的戏,就能跟着哼唱起来,一来二去之间,兰妮儿甚至能把整本整本的戏记下来、唱下来。而且兰妮儿喜欢在亲人和村民面前演唱,每次唱过之后,大家都会惊讶地说:“小小姑娘,可是有一副好嗓子啊。”是的,兰妮儿的嗓音清澈动人,就像啾啾的鸟鸣,让人听后如沐春风,沉醉不已。
小小的兰妮儿想走出去,想让更多的人听自己唱的歌。
女儿的心愿,父母岂能不知?可是在那个缺乏交流的年代,想从村里走出去,谈何容易。一次,兰妮儿的养父无奈地对她说:“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你不要梦想着能够走出去,太难太难。”可是兰妮儿并不服输,她执拗地一遍遍唱着戏,一首首记着歌。她总是在闲暇时一个人来到塬边,看着东去的滔滔渭水,心想:总有一天,我要离开这里,去追寻更大的舞台。
勤学苦练山村飞出一只金凤凰
初中毕业后,兰妮儿考进了宝鸡市前进艺术学校。在当时,能进艺校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兰妮儿也很高兴,但一想到那些对家中而言不算便宜的学费和生活费,兰妮儿总是会深深叹气。
天底下最无私的莫过于父母的爱。虽然嘴上说着不要妄想离开乡村,可兰妮儿的养父母怎能忍心亲手扼杀女儿的梦想。看着兰妮儿满含希望的大眼睛,养父母咬咬牙,拿出家中为数不多的积蓄,让她去接受更加专业的艺术教育。
上了艺校,即便懂事的兰妮儿一省再省,有些钱还是必须要投入的,眼瞅着家里就要无以为继,兰妮儿的追梦之旅受挫,她的生母赶了过来。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怎能不心疼?从此,两家人共同出力,一起为女儿的艺术梦想保驾护航。为此,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组专程到晓光村录制了《两块蓝花布》并在夕阳红节目中播出。
私下里,兰妮儿不知流了多少泪,但她深知,只有更认真学习、更刻苦训练,才能真正不辜负两个妈妈的爱。从此,她比以往更加勤奋,不论何时何地都能看到她刻苦学习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兰妮儿又以优异的成绩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先后进入西安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留京发展。
“山村里飞出了一只金凤凰!”熟知兰妮儿情况的晓光村村民,无不奔走相告。这只金凤凰带着父老乡亲的殷殷期盼,飞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多年乡村生活的历练,再加上多年专业声乐的训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兰妮儿。在她身上,既有西府女子的朴实和爽朗,又有经过艺术浸润的优雅和自信。这种独特的气质,再加上出众的嗓音和精准的唱功,让兰妮儿很快就俘获了观众的耳朵和心灵,在国内外各种声乐比赛中,兰妮儿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几年内,兰妮儿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头衔,与此同时,央视和各大卫视、晚会的邀请函如雪花般飞来,兰妮儿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歌唱给更多的人听了。
歌唱宝鸡用实际行动宣传家乡
兰妮儿成名了,每月、每周甚至每天,她都奔波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舞台之间,将甜美的歌声带给观众,但不论走到哪里,她都喜欢穿一件朴素的蓝花花袄,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陕西姑娘。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兰妮儿说,在外漂泊的时间越长,对家乡的思念就越重。她想念故乡的渭河,想念故乡的父老乡亲,想念故乡的美食,想念故乡的戏台。“村里那座小小的戏台,曾是我心中最美的舞台。”兰妮儿对记者说,从2008年开始,每年过年回家,她都要站在小时候心心念念的村中戏台上,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唱唱歌。她要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心情,也是自己常年在外演出后,回到村子给乡亲们的汇报。兰妮儿说,这样的演出,也是支撑她在外努力拼搏的源动力。
但有一首歌,兰妮儿在家乡总也唱不好。这首歌的名字叫《父老乡亲》。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兰妮儿每年不知要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多少遍。可是每当她站在晓光村那个小小的戏台上,当唱到“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时,就会看到台下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那是她的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大妈大婶,还有同学玩伴,每到这时,她就忍不住哽咽,唱不下去。兰妮儿说,这首歌的每一个字,都是从心里摘出来的,很疼。但这种疼是一种幸福的疼,这就是兰妮儿的乡情。
浓厚的乡情,让兰妮儿不满足于每年一次的回家探亲,她想歌唱故乡,宣传故乡,让宝鸡的名字能够被所有人熟悉。于是,不管去哪儿,兰妮儿都会告诉别人:“我的故乡在陕西宝鸡。”她邀请身边的朋友到宝鸡旅游,看青铜器,吃臊子面;她参加演出时,向观众介绍宝鸡的历史文化。前段时间她参加央视的《回家吃饭》节目,还在全国观众面前大方地介绍岐山农家醋和油泼辣子,并现场制作了正宗的岐山面皮。她甚至还自己印了明信片,上面印有宝鸡的美景和特色产品,还有“看中国,来宝鸡”的宣传名片……点开她的微信朋友圈,有一大半都是和宝鸡有关的内容,有宝鸡的文化历史知识,有宝鸡的美景美食介绍,还有宝鸡的各项荣誉。在去年举办的宝鸡发展大会开幕式上,兰妮儿特意演唱了为宝鸡创作的歌曲《梦里流过渭河水》。歌词和曲调中饱含着兰妮儿对故乡的一片深情,和着她婉转动人的嗓音,听来令人感动不已。这首歌后来被评为“最受群众欢迎歌曲”。
兰妮儿说,离开家乡多年,每一次回来,她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过去泥泞的小径,如今变成宽阔的大道;过去漆黑的夜晚,如今有路灯相伴;过去出行靠双脚,现在去哪儿都有车……望着村中气派的广场,村民幸福的笑脸,处处都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唯一不变的,仍是塬下的滔滔渭水和远方的巍巍秦岭。每次回乡,兰妮儿站在渭河旁,望着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水面,总是要痴醉很久。尽管她总是在不遗余力地宣传家乡,可她明白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于是她就把家乡的粉丝组织起来成立了兰妮儿合唱团,为宣传宝鸡、歌唱宝鸡扩大队伍,但兰妮儿并不满足,她仍想为家乡做更多的事情。
兰妮儿说,接下来,她想再为家乡创作一首歌,说说蟠龙塬,说说晓光村,说说塬上那些令人欣喜的变化,让更多的人知道宝鸡;她想继续带着红歌进校园、进社区,把红歌中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给更多人;她还想继续在公益事业中投入更多的力量,尽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家乡人过上幸福生活。
兰妮儿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她想通过歌剧、舞台剧等更多的艺术形式,把宝鸡的人文历史、旅游、美食等文化元素融入进去,通过一种自然亲切的方式展示给全国观众。今年,她还想在家乡举办自己的第一场个人音乐会。
想做的实在太多,兰妮儿对故乡的爱,怎么也说不完。采访的最后,记者问兰妮儿:“此时此刻,你最想干什么?”兰妮儿几乎没有思考,瞬间用标准的西府方言说:“吼一声秦腔!”